分卷阅读103

事,也正是这次让我明白,凡事讲个机缘巧合,也讲究命定。”
  若是没得这番冲动,谁又会知将会如何呢,谁也无从求证那些或许与可能。
  出了帐,蓝色夜空下的雪地亦是散发着幽蓝的光,四边的盆里烯着碳火。
  白允沫于茫茫一片中转过身来,望着她,小小的脸蛋上露出令人暖心的笑意:“我在等你。”
  “我知。”
  找了人将信管送出后,子桑看四下旷静,便牵了白允沫的手:“你是真要一直留在军中陪我了?”
  “真的。”
  “吃不好,睡不好的。”
  “吃你,还有睡……。“
  “嗯?”
  “子桑,你看它们俩。”
  “别管它们,我们回帐。”
  银狼乃罕见之物,不过亦有七情六欲。
  比如就在景玄关守的这两只,正是夜黑风高时,一上一下,光亮的绒毛抖擞着。


第四十九章 有卿如此罢。
  好不容易晴了两三日不到, 景玄关内外便又开始大肆下雪,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
  因大雪, 操练不便,只能小休,甲士们各自在营内休息, 整个景玄关的白天难得的安静下来。
  唯有主将军帐内则齐集了一干部将面色沉凝地看着况旬。
  “两个抓到的俘兵,死了一个。”况旬眼内满是红血丝, 为了铐问昨夜一晚上都没闭眼。
  在座的人本身都异常关心东池囤兵信息, 好些人昨夜都有到场, 大抵都知道情况。
  从两个士兵死扛这些天可以看出东池内部军规严明,连日的刑问效果也不甚理想。
  其中一个咬口不说, 最后终是受不住蹬了腿。
  剩下一个眼见如此,狠下心说,反正我家里也已无父小,即使不忠, 也不连累家人,只求能一刀求了。
  于是这才略是松了口。
  东池于秋时便已开始大量运粮纠兵,因着连年收成镜好,速度极快, 于起桐关出, 扎营于先民冢北面。
  据说那一带近年因冰雪之势,自成一山形地脉, 极为开阔避风,囤兵极是有利。
  兵力方面, 那个士兵亦是摇头说不尽详,东池军内连伍分明,互不走动,而且行军方略都不尽详传,只知道不断有兵从起桐关增调,实际并不清楚总数。.
  当时况旬就急了,一鞭子下去:“总能大抵有个数罢。”
  犹是那个东池兵才约摸想了想说,应有二十几万数。
  北昌此次出兵量也大,亦有七万之数。
  再多问其它士兵也都说不知了,他是负责巡防的,先民冢一带丛林中布兵无数,正是用来布计抓陷南凉侦巡兵的。
  东池军内士兵都皆知南凉此次带兵为统御大将军周载,同时也知道领兵数还不到十万,士气一直很高。
  再又问,究竟冬季早早囤兵是何目的,那士兵起先不大愿意说,后来拨了两个指甲盖,鲜血直流,痛得全身冷汗涔涔才松口。
  只这问询结果让南凉诸将备感忧虑。
  自囤兵扎营后,东池便有一队日夜负责赶制攻城器械,至于是怎样,是如何的,那个是病连声说自己也只是远远看见,并不知详情。
  比起此前的一无所知,现在只有心更惶惶,军帐内周载坐在榻上剑眉紧拧。
  形势一目了然,东池现有兵力二十万往上,这是他们之前便料到的,再加上北昌七万之数,怕能虚增到三十万左右 。
  而这次领军,除满达外,还有一位是东池的平川,也算是一员老将,排兵布阵多与常人不同,喜欢出奇不意。
  秋时便纠兵前往,不畏严寒,不在意冬时忌用兵的原则扎于选先民冢地,必不是真等春是再战。
  特地日夜赶制攻城器械应是有所图的。
  周载当即便提高了警惕说:“崖境线一带,岗哨增加两部,巡防次数由原本的三次加到五次。”
  于是有部将立即着手下去传令。
  周载又看着满是忧色的一众将领说:“我已上书请增缓兵,景玄关乃天下第一险关,易守难攻,此战虽看似悬殊,倒也不至于毫无胜算。”
  话是这般说,实际遣退众将后,在况旬面前,周载挺正的背一下子就矮下来半截:“难。”
  况旬仍是那番主见:“死守罢,不迎战。”
  周载摇头:“这次不是迎不迎战的问题,池羽定然有想过我们死守的可能性,战甲簇新,器械完备,军律严明,他已然和十年前的池正完全不同。”
  子桑护着周载斜躺回榻上,亦是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可景玄关无论是楼墙还是崖境线一带,都高有三十丈,如果把城门封起来的话,死守岂不容易?”
  况旬点头:“没错,立马就可以叫人把城门砌起来。”
  “景玄关的城门本身便小,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封,以免无从应变,我想东池军也不会打算从正面来攻。”
  周载的这番话让子桑想起崖境线上那日看到的情形,有一处正是谷风回旋,崖壁有内凹的情况,从谷地往上正好是一处斜坡往里,使得崖高实际不到十丈,如果有攻城械的话,怕是轻易可上。
  周载正是这个意思所以才会特地加人往崖境线上去,他开口说:“把关守图纸拿来与我。”
  把图纸递与周载后子桑便出了来,将军想事情的时候一般不喜旁人在侧。
  回到隔帐没看到白允沫,心下觉怪,于是又转出来找人。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