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11
(第十章)
「好了,下课。」
晨歌放下教鞭,合上书本,对学生们说道。
「起立!」
「老师再见!」
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教室里迅速活跃起来,立刻有人抢先跑出去,朝着厕
所狂奔。其他不着急的学生们,则大多都是闲聊,慢慢收拾书本,准备参加社团
活动。只有少数格外好学的人,才会跑到讲台前,希望晨歌再说些内容。
窗外浓雾笼罩,可见度不超过十米。
「晨曦,第一次参加咱们社团,要记得早点来哦。」
「知道,我先回趟寝室,然后跟你们会合。」
晨曦坐在靠窗位置,悠然望着讲台前的兄长,并慢慢收拾书本。窗外浓雾经
久不散,压根看不到操场情况,甚至连笑闹喧哗都隔绝了。空气变得潮湿,校服
经常凝结露珠,倘若穿着夏季衬衫,很容易就会浸透,但几乎所有人都习惯了。
毒品检测风波已经结束,警方已经离校,一切都很平安,并未导致严重后果。
只是封校期间执行的全体住宿政策,就这样延续了下来。据说是校领导亲自带队,
依次家访解释,最终获得了全体家长同意。
很多人都很好奇,校领导究竟是怎么劝说的,竟能让全校上千名师生的家属,
都同意孩子/家庭伴侣长期住校?但校方并没有给予解释,学生们给家里挂电话时,
父母也都是清一色的赞同,似乎这件事就这样很简单地确定了。
警方离校之后,大家的手机信号也都恢复了,重新获得跟外界联系的能力。
只是根据校领导要求,大家都没有泄露校园里的秘密,最多就是定期给父母挂电
话。
毕竟这涉及很多情况。
比如很多同学都好奇,这昼夜不消的浓雾,究竟覆盖了多大范围?
至少整个学校都被覆盖了,通过围墙向外眺望,也是白茫茫一片。
给父母挂电话,他们说几乎整个城市都被浓雾笼罩了。
那究竟覆盖了多远?
不知道,父母朝九晚五,暂时还没空出远门。并且互联网上,也没有任何相
关消息泄露,哪怕这浓雾在江南富庶地区,笼罩了一整座城市,甚至波及更远。
学生们知晓情况后,也没有再私下讨论,就这样继续着他们的校园生活。
一切就在这奇妙的违和感笼罩下继续着。
晨歌离开教室,穿过走廊,回到办公室。
「哟,晨老师,下课啦。」
程冬老师仍坐在他的对面,正品着咖啡。
「程老师很悠闲啊,一会儿去放松放松?」晨歌悠然落座。
「今天是你妹妹加入社团的日子?」程冬老师放下咖啡杯,瞥了眼桌旁的一
沓硬纸卡片。
「是啊,她很乐意呢。」晨歌叹息道。
历史教研室变得空荡很多。新的封校政策执行后,很多老师悄无声息的不见
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乎都是中年妇女教师,以及阿姨辈的清洁工等。晨歌
程冬所在的历史教研室,自然也受到波及,永久性消失了几位同事。
因为按照校领导的说法,这些年老色衰的女性,用不上。
这其实很性别歧视,因为那些中年大叔老师,乃至爷爷辈的清洁工,全都保
留了下来。但学生们又没有权力,教师们也只是员工,自然无法违背校方规定。
只是那些消失的中年妇女们,究竟哪里去了,每个人都很默契地没有询问。
「我也有段时间没到社团潇洒啦。」
程冬拿起桌前一张卡片,乐滋滋道:「间隔多久……两星期?」
「嗯,差不多。」
晨歌喝着茶水,「我妹妹两周后才打算加入,也算慢了。」
「那就走?」程冬递给晨歌一张招待券。
「走。」
晨歌微微一笑,接了过来。
*********
浓雾笼罩下的校园,很多学生活动都被限制住了。
比如室外活动,受限于可怕的能见度,几乎全取消了。
体育馆变得热闹起来,篮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都迎来扩招,原先的更衣
室瞬间就不够用了。何况体育馆面积有限,迎来大量学生后,也根本容纳不下。
很多人隶属于这些社团,但都没能参与活动,只得另寻其他娱乐手段。
再就是原先的一些室内社团,比如音乐类、推理类、计算机类等,迎来新的
扩招。但它们也面临同样的情况,没有足够场地,没有足够设施,无法解决大量
的「待加入人群。」
毕竟,封校政策之下,原先没有参加社团活动的很多走读生,也都要长期留
校了。这就是一股急剧膨胀的人群。下午两点半到六点钟,是最主要的社团活动
时间,难道就这么闲着?
于
(第十章)
「好了,下课。」
晨歌放下教鞭,合上书本,对学生们说道。
「起立!」
「老师再见!」
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教室里迅速活跃起来,立刻有人抢先跑出去,朝着厕
所狂奔。其他不着急的学生们,则大多都是闲聊,慢慢收拾书本,准备参加社团
活动。只有少数格外好学的人,才会跑到讲台前,希望晨歌再说些内容。
窗外浓雾笼罩,可见度不超过十米。
「晨曦,第一次参加咱们社团,要记得早点来哦。」
「知道,我先回趟寝室,然后跟你们会合。」
晨曦坐在靠窗位置,悠然望着讲台前的兄长,并慢慢收拾书本。窗外浓雾经
久不散,压根看不到操场情况,甚至连笑闹喧哗都隔绝了。空气变得潮湿,校服
经常凝结露珠,倘若穿着夏季衬衫,很容易就会浸透,但几乎所有人都习惯了。
毒品检测风波已经结束,警方已经离校,一切都很平安,并未导致严重后果。
只是封校期间执行的全体住宿政策,就这样延续了下来。据说是校领导亲自带队,
依次家访解释,最终获得了全体家长同意。
很多人都很好奇,校领导究竟是怎么劝说的,竟能让全校上千名师生的家属,
都同意孩子/家庭伴侣长期住校?但校方并没有给予解释,学生们给家里挂电话时,
父母也都是清一色的赞同,似乎这件事就这样很简单地确定了。
警方离校之后,大家的手机信号也都恢复了,重新获得跟外界联系的能力。
只是根据校领导要求,大家都没有泄露校园里的秘密,最多就是定期给父母挂电
话。
毕竟这涉及很多情况。
比如很多同学都好奇,这昼夜不消的浓雾,究竟覆盖了多大范围?
至少整个学校都被覆盖了,通过围墙向外眺望,也是白茫茫一片。
给父母挂电话,他们说几乎整个城市都被浓雾笼罩了。
那究竟覆盖了多远?
不知道,父母朝九晚五,暂时还没空出远门。并且互联网上,也没有任何相
关消息泄露,哪怕这浓雾在江南富庶地区,笼罩了一整座城市,甚至波及更远。
学生们知晓情况后,也没有再私下讨论,就这样继续着他们的校园生活。
一切就在这奇妙的违和感笼罩下继续着。
晨歌离开教室,穿过走廊,回到办公室。
「哟,晨老师,下课啦。」
程冬老师仍坐在他的对面,正品着咖啡。
「程老师很悠闲啊,一会儿去放松放松?」晨歌悠然落座。
「今天是你妹妹加入社团的日子?」程冬老师放下咖啡杯,瞥了眼桌旁的一
沓硬纸卡片。
「是啊,她很乐意呢。」晨歌叹息道。
历史教研室变得空荡很多。新的封校政策执行后,很多老师悄无声息的不见
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乎都是中年妇女教师,以及阿姨辈的清洁工等。晨歌
程冬所在的历史教研室,自然也受到波及,永久性消失了几位同事。
因为按照校领导的说法,这些年老色衰的女性,用不上。
这其实很性别歧视,因为那些中年大叔老师,乃至爷爷辈的清洁工,全都保
留了下来。但学生们又没有权力,教师们也只是员工,自然无法违背校方规定。
只是那些消失的中年妇女们,究竟哪里去了,每个人都很默契地没有询问。
「我也有段时间没到社团潇洒啦。」
程冬拿起桌前一张卡片,乐滋滋道:「间隔多久……两星期?」
「嗯,差不多。」
晨歌喝着茶水,「我妹妹两周后才打算加入,也算慢了。」
「那就走?」程冬递给晨歌一张招待券。
「走。」
晨歌微微一笑,接了过来。
*********
浓雾笼罩下的校园,很多学生活动都被限制住了。
比如室外活动,受限于可怕的能见度,几乎全取消了。
体育馆变得热闹起来,篮球队、排球队、羽毛球队都迎来扩招,原先的更衣
室瞬间就不够用了。何况体育馆面积有限,迎来大量学生后,也根本容纳不下。
很多人隶属于这些社团,但都没能参与活动,只得另寻其他娱乐手段。
再就是原先的一些室内社团,比如音乐类、推理类、计算机类等,迎来新的
扩招。但它们也面临同样的情况,没有足够场地,没有足够设施,无法解决大量
的「待加入人群。」
毕竟,封校政策之下,原先没有参加社团活动的很多走读生,也都要长期留
校了。这就是一股急剧膨胀的人群。下午两点半到六点钟,是最主要的社团活动
时间,难道就这么闲着?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