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一年,玉妃给皇上引荐了一个人——道士方守敬。
一开始方守敬只是偶尔来宫中,给皇帝和玉妃宣讲道家理法,而后开始将炼丹成仙、长生不老的邪魅之说灌输给皇帝。
世人都想长生不老,皇帝尤其,没过多久,方守敬便住进了广明殿,皇帝专门在此兴建了炼丹炉和丹房,每日下了早朝便长待于此。
丹丸服用下去,皇帝开始变得面色苍白,却时有潮红燥热,一时汗如雨下,一时却又畏寒畏风,皮肤渐渐穿不得普通的龙袍,只能日日穿着极顺滑丝质的宽袍大袖。
春晖娘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然而皇帝自己却似精神极佳,每吃下一颗丹丸,便觉自己离成仙近了一步。
某日,春晖娘娘穿着皇家大典才用的礼服,跪在广明殿前,请求皇帝回朝处理政务,皇帝却在殿内避而不见,并怒火攻心破口大骂,甚至说出来“恃宠生娇胁迫朕,朕要废了她”这样的话。
春晖娘娘这一跪便是一天一夜,直至昏倒在地。
醒来之后一切并没有任何改变,皇帝仍旧日日流连广明殿,后宫之中只有玉妃因为一同炼丹服丹,而被皇帝留在了身边。
后来便是宁熙十年,皇帝已经不去春晖娘娘的霜华宫很久了,那一天正逢春晖娘娘生辰,皇帝想了很久,还是去了霜华宫。
春晖娘娘自然是高兴的,在那一天,她好像又看见了沉迷方术丹药之前的皇帝,还是那个年轻有为,心系天下的少年君主。
而后的夜里却出了大事。
皇帝留宿霜华宫,与春晖娘娘同塌而眠,却在夜间被一个宫女用绫绸勒住了脖子,宫女力有不逮,皇帝半夜惊醒后奋力反抗,宫女被随之而来的侍卫乱仗中当场打死。
此事至今仍是一个谜,为何一个宫女会如此大胆行刺皇帝,而在当时,惊魂未定的皇帝不由分说便认定了幕后主使就是皇后春晖娘娘,是她的近身宫女,除了是她授意主使,还能有谁。
然而此事实在太过蹊跷,其中疑点重重,且并不光彩,皇帝吩咐宫中所有人不得宣扬,也并未因此而废除皇后打入冷宫,然而,行刺事件发生不出一个月,春晖娘娘便得了暴病离奇去世。
艾公公讲完这段陈年往事,殷涔听得眼睛都不敢眨,末了问道,“行刺事件和娘娘去世之时,你都不在宫中?”
艾公公点了点头,似乎犹豫了一番才开口,“说起来,都是老奴的过错,最关键的当口没能看着娘娘。”
“公公干什么去了?”
“那时我有一个相好的宫女,也是娘娘身边的人,她家里出了事儿需要回去一趟,但她不能出宫,娘娘身边的人,就只有我有资格出宫,于是我便替她回了趟家,等帮她家人处理完事情回到宫中,发现娘娘前一天晚上已经没了。”
艾公公说起此事时万分后悔,殷涔却又想起件事,“听说,春晖娘娘下葬时,身边所有宫女都要陪葬?”
此时艾公公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是的,本朝并没有这规矩,这是皇上当时下的旨意,可能因为此前被娘娘身边的宫女行刺,一怒之下便命所有人殉葬。”
殷涔没放过那抹犹豫之色,问道,“公公,如今可不不必再有任何隐瞒吧?”
艾公公转头,又低声叹了口气,“如今我也老了,估摸着也活不了几天,当年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平山啊,你知道了这些,要怎么做,自个儿拿主意吧。”
跟着他看着殷涔继续说道,“当年与我相好的那个小宫女,在要殉葬之时来求我救她一命,磕头磕得满脸都是血……我哪能见死不救呢,散尽了家财才救了她出宫,只有她,才知道当年娘娘到底怎么死的,但这么些年过去,她出宫后便无半点消息,是死是活,我一概不知了……”
听得殷涔也锁紧了眉头,“公公可还记得那个宫女的名字?家住何处?她又是什么相貌?”
艾公公眼前似浮现出多年前那张娇俏浅笑的脸,“她叫濯香,家在杭州府钱塘县,那时候长得肤白杏眼,右边耳垂有一个小小的豁口,天生的,如果她还活着,如今差不多也三十多了。”
殷涔道了谢,他知道,如果不是艾公公已经活到了这把岁数,如果不是如今陈佶的太子遭受觊觎,艾公公断不会将这足可再卷起一阵腥风血雨的后宫秘闻说出。
他心里祈祷一千遍一万遍希望那个宫女还活着,关西惨案皇后通敌和茶税分赃一案还未拿到实证,春晖娘娘一事若也断了证据,这种知道一切去不能掀翻一切的感受,已经让殷涔要憋疯了。
第59章 行刺
谁去找宫女濯香,殷涔心中的最佳人选自然是沈沧。
于是便希望春猎快点结束。
算算日子,他们出发也十来日了,差不多再过五六日就该往回,然而,一点动静消息也没传回来。
殷涔心中有些不安,没有消息,要么是好消息,要么是坏消息。
他不相信秋忆人不趁机做点什么,云渐青的抗旨拒婚,把情势逼成了拉满弓的箭,秋忆人的一腔恼怒只会化为杀机。
他和陈佶等着,云渐青和沈沧等着,看秋忆人出招,他们逼得她出招。
三天以后,翠山猎场传来急递,皇帝陈泽和太子陈佶班师回京,抚南王云渐青涉嫌行刺皇帝,被禁军统领辛尚允拦截,云渐青和侍卫沈沧,以及行刺人员皆被逮捕,押送回京
一开始方守敬只是偶尔来宫中,给皇帝和玉妃宣讲道家理法,而后开始将炼丹成仙、长生不老的邪魅之说灌输给皇帝。
世人都想长生不老,皇帝尤其,没过多久,方守敬便住进了广明殿,皇帝专门在此兴建了炼丹炉和丹房,每日下了早朝便长待于此。
丹丸服用下去,皇帝开始变得面色苍白,却时有潮红燥热,一时汗如雨下,一时却又畏寒畏风,皮肤渐渐穿不得普通的龙袍,只能日日穿着极顺滑丝质的宽袍大袖。
春晖娘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然而皇帝自己却似精神极佳,每吃下一颗丹丸,便觉自己离成仙近了一步。
某日,春晖娘娘穿着皇家大典才用的礼服,跪在广明殿前,请求皇帝回朝处理政务,皇帝却在殿内避而不见,并怒火攻心破口大骂,甚至说出来“恃宠生娇胁迫朕,朕要废了她”这样的话。
春晖娘娘这一跪便是一天一夜,直至昏倒在地。
醒来之后一切并没有任何改变,皇帝仍旧日日流连广明殿,后宫之中只有玉妃因为一同炼丹服丹,而被皇帝留在了身边。
后来便是宁熙十年,皇帝已经不去春晖娘娘的霜华宫很久了,那一天正逢春晖娘娘生辰,皇帝想了很久,还是去了霜华宫。
春晖娘娘自然是高兴的,在那一天,她好像又看见了沉迷方术丹药之前的皇帝,还是那个年轻有为,心系天下的少年君主。
而后的夜里却出了大事。
皇帝留宿霜华宫,与春晖娘娘同塌而眠,却在夜间被一个宫女用绫绸勒住了脖子,宫女力有不逮,皇帝半夜惊醒后奋力反抗,宫女被随之而来的侍卫乱仗中当场打死。
此事至今仍是一个谜,为何一个宫女会如此大胆行刺皇帝,而在当时,惊魂未定的皇帝不由分说便认定了幕后主使就是皇后春晖娘娘,是她的近身宫女,除了是她授意主使,还能有谁。
然而此事实在太过蹊跷,其中疑点重重,且并不光彩,皇帝吩咐宫中所有人不得宣扬,也并未因此而废除皇后打入冷宫,然而,行刺事件发生不出一个月,春晖娘娘便得了暴病离奇去世。
艾公公讲完这段陈年往事,殷涔听得眼睛都不敢眨,末了问道,“行刺事件和娘娘去世之时,你都不在宫中?”
艾公公点了点头,似乎犹豫了一番才开口,“说起来,都是老奴的过错,最关键的当口没能看着娘娘。”
“公公干什么去了?”
“那时我有一个相好的宫女,也是娘娘身边的人,她家里出了事儿需要回去一趟,但她不能出宫,娘娘身边的人,就只有我有资格出宫,于是我便替她回了趟家,等帮她家人处理完事情回到宫中,发现娘娘前一天晚上已经没了。”
艾公公说起此事时万分后悔,殷涔却又想起件事,“听说,春晖娘娘下葬时,身边所有宫女都要陪葬?”
此时艾公公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是的,本朝并没有这规矩,这是皇上当时下的旨意,可能因为此前被娘娘身边的宫女行刺,一怒之下便命所有人殉葬。”
殷涔没放过那抹犹豫之色,问道,“公公,如今可不不必再有任何隐瞒吧?”
艾公公转头,又低声叹了口气,“如今我也老了,估摸着也活不了几天,当年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平山啊,你知道了这些,要怎么做,自个儿拿主意吧。”
跟着他看着殷涔继续说道,“当年与我相好的那个小宫女,在要殉葬之时来求我救她一命,磕头磕得满脸都是血……我哪能见死不救呢,散尽了家财才救了她出宫,只有她,才知道当年娘娘到底怎么死的,但这么些年过去,她出宫后便无半点消息,是死是活,我一概不知了……”
听得殷涔也锁紧了眉头,“公公可还记得那个宫女的名字?家住何处?她又是什么相貌?”
艾公公眼前似浮现出多年前那张娇俏浅笑的脸,“她叫濯香,家在杭州府钱塘县,那时候长得肤白杏眼,右边耳垂有一个小小的豁口,天生的,如果她还活着,如今差不多也三十多了。”
殷涔道了谢,他知道,如果不是艾公公已经活到了这把岁数,如果不是如今陈佶的太子遭受觊觎,艾公公断不会将这足可再卷起一阵腥风血雨的后宫秘闻说出。
他心里祈祷一千遍一万遍希望那个宫女还活着,关西惨案皇后通敌和茶税分赃一案还未拿到实证,春晖娘娘一事若也断了证据,这种知道一切去不能掀翻一切的感受,已经让殷涔要憋疯了。
第59章 行刺
谁去找宫女濯香,殷涔心中的最佳人选自然是沈沧。
于是便希望春猎快点结束。
算算日子,他们出发也十来日了,差不多再过五六日就该往回,然而,一点动静消息也没传回来。
殷涔心中有些不安,没有消息,要么是好消息,要么是坏消息。
他不相信秋忆人不趁机做点什么,云渐青的抗旨拒婚,把情势逼成了拉满弓的箭,秋忆人的一腔恼怒只会化为杀机。
他和陈佶等着,云渐青和沈沧等着,看秋忆人出招,他们逼得她出招。
三天以后,翠山猎场传来急递,皇帝陈泽和太子陈佶班师回京,抚南王云渐青涉嫌行刺皇帝,被禁军统领辛尚允拦截,云渐青和侍卫沈沧,以及行刺人员皆被逮捕,押送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