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速度,原用于守城的近一半士兵,都被他调到粮仓。等襄阳城破,刘备率军急匆匆赶往城内粮仓时,数万石的粮食都已被烧成了灰。怒极的敌军与举着火把的兵士厮打在一起,第二日天明时,火光熊熊未熄,城内血流成河。
无论如何,于当下局势,这是个好消息。
“于禁与庞德可有消息?”
“回禀魏王,据派入刘备军中的探子来报,刘备围攻援军多日不下后,迫于军粮匮乏,转而率主力进攻襄阳,仅留下几千人继续自大船射箭岸上。目前还未有二位将军降敌或战死的消息传到军中。”
这又是一个好消息。原本七军被淹,众人都认为于禁庞德凶多吉少,却没想到竟能支撑到今日。眼下雨季已过大半,若他们能支撑到汉水退去的一日,这步死棋瞬间就可变成刺往敌军咽喉的致命一击。
“魏王,”此时,钟繇出列开口道,“无论二位将军现下境况如何,刘备新破襄阳,若乘胜再攻下樊城,则荆州将彻底落入敌寇之手。臣以为,为今之计,还是要尽快命大将领重兵驻守雒阳,随势应变,救援樊城。”
“相国此言甚是。”夏侯惇突然接话让钟繇一愣,失了先机,“末将愿担此任,还请魏王恩准!”
眼下襄樊局势复杂,瞬息万变,而邺城却远在冀州,军报一来一回,会耽误太多的时间。所以现在急需一个既得曹操信任,又能统摄全局之人坐镇雒阳,临阵制策调动兵士。钟繇经营关中数年,于这些事皆得心应手。他本想向曹操请命,却没想被夏侯惇抢先一步。
倒也无妨。他心想。此事事关重大,本也不可能只派一个人前往雒阳。由夏侯将军为主将,他从旁协助,再加上几名将领文士,这同样是稳妥的安排。
于是,等夏侯惇话音落下,他刚想开口——
“此事孤已有了决断。”曹操沉声道,“孤决定亲自领兵前往雒阳。”
“魏王!”人群中传来一阵惊呼,连同刘协都露出了些许惊讶的神情。
陈群瞥了眼始终浅笑而沉默着的郭嘉,疑惑在眼中一闪而过,随即被不可名状的复杂情绪填满。
“孟德,区区刘备,根本不必劳动你,惇自去把他的头砍——”
“夏侯将军说的对,魏王亲临雒阳,区区刘备小贼,定难挡王师锋锐。繇以为,此计可行。”
“钟相国?!”
夏侯惇惊讶的看向突然倒戈的钟繇,可后者却避开了他的目光。
襄樊形势莫测,各方蠢蠢欲动,因此坐镇雒阳者,一要有足够的威势震慑,二要有过人的兵法谋略,三要得曹操充足的信任。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最合适的人选,最好的人选,就是曹操自己。
可很多时候,最好的选择并不能说出来,因为总有其他不可言说的顾虑。而曹操亲口说出的那一刻,就说明纵使有其他顾虑,他也决定奋此一搏。
想到从始至终一直安静无比的郭嘉,钟繇暗暗叹口气。
定下主将的人选,余下的点兵调将之事便简单了许多。夏侯惇夏侯渊等将自是要随曹操同去,至于邺城,则和之前一样由世子曹丕监国,相国钟繇辅督南北二军以备不测。
“如今许都不安,烦请陛下与殿下暂留住邺城,待臣出征归来,再奉二尊回皇都。”
“国事为重,朕分得清,魏王放心。”
“子桓留下,其余人都散了吧。”
众人行礼叩拜,待刘协离开后,才三三两两的起身,往屋外走去。
“仲达。”
司马懿下意识回头,却只看见去往内室的曹丕,以即曹操发红的额角。
“仲达?”
他这才发现,唤他的人是郭嘉。
“郭先生有何事?”
“啧,几年不见,仲达怎对嘉这么生疏?”
“懿不知先生的意思。”
他其实知道,郭嘉指的是“先生”二字。可若让他如其他与郭嘉相熟的人一样喊他“奉孝”,莫说别的,他自己都觉得别扭。说来,在“如何称呼郭嘉”这个问题上,不仅是他,许多邺城的官吏都曾发过愁。曹操晋位魏王,邺城大小官员皆升领魏职,独没有提到郭嘉。后来又因为他随曹操远游,原本的官职另授他人,连同爵位也上书给了他的独子郭奕。无官无职,无党无族,偏偏又不能真当成一介布衣来看,真是让一群通达于人情世故的新官吏愁煞了神。到最后,既不涉官爵,又显得尊重的称呼,也就只剩下“先生”二字了。
司马懿始终不懂,郭嘉在这件事上究竟在打什么算盘。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日郭嘉大可以凭着曹操的情义不在乎爵禄,可等曹操百年之后呢?他又该如何自处?
郭嘉的所作所为,就好像从未想过后路。
想到刚才曹操泛红的额角,司马懿心头不安大盛,郭嘉却先一步止住了他。
“先出去,嘉慢慢和你说。”
司马懿看了看已经快走空的屋子,点点头。这里的确不是个说话的好地方。
屋外细雨已经停了多时。日光穿过白云,清风徐徐,在凹凸的水洼间吹起金色的波澜。郭嘉走得很慢,慢到让司马懿竟觉出几分雨过天晴之后,闲庭信步的岁月静好。他们穿过中院,走过廊阁,最后驻足于一处小亭。
“三年前在邺城,主公头疾发作,正巧元化也在邺城,嘉便请他来为主公诊治。诊治的结果是,主公病根已深,若不早日开颅祛
无论如何,于当下局势,这是个好消息。
“于禁与庞德可有消息?”
“回禀魏王,据派入刘备军中的探子来报,刘备围攻援军多日不下后,迫于军粮匮乏,转而率主力进攻襄阳,仅留下几千人继续自大船射箭岸上。目前还未有二位将军降敌或战死的消息传到军中。”
这又是一个好消息。原本七军被淹,众人都认为于禁庞德凶多吉少,却没想到竟能支撑到今日。眼下雨季已过大半,若他们能支撑到汉水退去的一日,这步死棋瞬间就可变成刺往敌军咽喉的致命一击。
“魏王,”此时,钟繇出列开口道,“无论二位将军现下境况如何,刘备新破襄阳,若乘胜再攻下樊城,则荆州将彻底落入敌寇之手。臣以为,为今之计,还是要尽快命大将领重兵驻守雒阳,随势应变,救援樊城。”
“相国此言甚是。”夏侯惇突然接话让钟繇一愣,失了先机,“末将愿担此任,还请魏王恩准!”
眼下襄樊局势复杂,瞬息万变,而邺城却远在冀州,军报一来一回,会耽误太多的时间。所以现在急需一个既得曹操信任,又能统摄全局之人坐镇雒阳,临阵制策调动兵士。钟繇经营关中数年,于这些事皆得心应手。他本想向曹操请命,却没想被夏侯惇抢先一步。
倒也无妨。他心想。此事事关重大,本也不可能只派一个人前往雒阳。由夏侯将军为主将,他从旁协助,再加上几名将领文士,这同样是稳妥的安排。
于是,等夏侯惇话音落下,他刚想开口——
“此事孤已有了决断。”曹操沉声道,“孤决定亲自领兵前往雒阳。”
“魏王!”人群中传来一阵惊呼,连同刘协都露出了些许惊讶的神情。
陈群瞥了眼始终浅笑而沉默着的郭嘉,疑惑在眼中一闪而过,随即被不可名状的复杂情绪填满。
“孟德,区区刘备,根本不必劳动你,惇自去把他的头砍——”
“夏侯将军说的对,魏王亲临雒阳,区区刘备小贼,定难挡王师锋锐。繇以为,此计可行。”
“钟相国?!”
夏侯惇惊讶的看向突然倒戈的钟繇,可后者却避开了他的目光。
襄樊形势莫测,各方蠢蠢欲动,因此坐镇雒阳者,一要有足够的威势震慑,二要有过人的兵法谋略,三要得曹操充足的信任。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最合适的人选,最好的人选,就是曹操自己。
可很多时候,最好的选择并不能说出来,因为总有其他不可言说的顾虑。而曹操亲口说出的那一刻,就说明纵使有其他顾虑,他也决定奋此一搏。
想到从始至终一直安静无比的郭嘉,钟繇暗暗叹口气。
定下主将的人选,余下的点兵调将之事便简单了许多。夏侯惇夏侯渊等将自是要随曹操同去,至于邺城,则和之前一样由世子曹丕监国,相国钟繇辅督南北二军以备不测。
“如今许都不安,烦请陛下与殿下暂留住邺城,待臣出征归来,再奉二尊回皇都。”
“国事为重,朕分得清,魏王放心。”
“子桓留下,其余人都散了吧。”
众人行礼叩拜,待刘协离开后,才三三两两的起身,往屋外走去。
“仲达。”
司马懿下意识回头,却只看见去往内室的曹丕,以即曹操发红的额角。
“仲达?”
他这才发现,唤他的人是郭嘉。
“郭先生有何事?”
“啧,几年不见,仲达怎对嘉这么生疏?”
“懿不知先生的意思。”
他其实知道,郭嘉指的是“先生”二字。可若让他如其他与郭嘉相熟的人一样喊他“奉孝”,莫说别的,他自己都觉得别扭。说来,在“如何称呼郭嘉”这个问题上,不仅是他,许多邺城的官吏都曾发过愁。曹操晋位魏王,邺城大小官员皆升领魏职,独没有提到郭嘉。后来又因为他随曹操远游,原本的官职另授他人,连同爵位也上书给了他的独子郭奕。无官无职,无党无族,偏偏又不能真当成一介布衣来看,真是让一群通达于人情世故的新官吏愁煞了神。到最后,既不涉官爵,又显得尊重的称呼,也就只剩下“先生”二字了。
司马懿始终不懂,郭嘉在这件事上究竟在打什么算盘。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日郭嘉大可以凭着曹操的情义不在乎爵禄,可等曹操百年之后呢?他又该如何自处?
郭嘉的所作所为,就好像从未想过后路。
想到刚才曹操泛红的额角,司马懿心头不安大盛,郭嘉却先一步止住了他。
“先出去,嘉慢慢和你说。”
司马懿看了看已经快走空的屋子,点点头。这里的确不是个说话的好地方。
屋外细雨已经停了多时。日光穿过白云,清风徐徐,在凹凸的水洼间吹起金色的波澜。郭嘉走得很慢,慢到让司马懿竟觉出几分雨过天晴之后,闲庭信步的岁月静好。他们穿过中院,走过廊阁,最后驻足于一处小亭。
“三年前在邺城,主公头疾发作,正巧元化也在邺城,嘉便请他来为主公诊治。诊治的结果是,主公病根已深,若不早日开颅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