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

,颠沛流离,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他似乎是想到当时情景,越说嗓音越哑,像哮喘患者拼命的呼吸,“每夜都能听到孩哭、娘叫、狗咬、鸡鸣,声声凄惨,听都不敢听,下官夜夜不敢寐……”
  身后的县令继续道:“举目望去,一片肮脏汪洋,水上漂浮着不知是谁家的衣物、家具、牛羊、尸体,真是看也不敢看,这才缓过来三个月,水季就又要来了……”
  一时间,随行的人尽数叹气。
  太子问道:“现在开始浇筑堤坝来得及吗?”
  “来得及,之前只是担心物资不足,怕筑到一半搁置着,做了无用功。”知州苍老的脸堆起笑纹,毕恭毕敬的鞠了一躬,“现在太子殿下来了,行事一路打开便捷通道,明日起就开始装沙,应当是来得及的。”
  县令们也一齐道:“殿下真是如及时雨一般啊!”
  脚下的路崎岖不平,上山的路曲折望不到尽头。
  太子忘了一眼山顶处。
  知州以为他累了,解释道:“近年天气怪异,怕住在山下突然发了洪水,因此一并都住的高,也有个反应时间。”
  太子随意一点头,问道:“若真是突发洪水,那岂不是将人都困在山上了?”
  “这倒是……”知州“嘶”了一声,倒吸一口凉气,他思考片刻,道:“也总比淹死人要好些,一时间,也只有这么个法子了。”
  他倒耿直,许是见的多了,因此并不把死活列为禁忌语。
  太子丝毫不在意这些‘忌讳’,面无表情的看着前方,脚下放慢了些速度,“可赶时间做几个大木筏子,架上蓬,摆在离山近的地上,一旦发水可以借势飘起来,也可以提前将一些物资放在上头,以备不时之需。”
  “之前做了些,倒是没想到要将物资放在筏子上保存……”知州啊呀一声,似乎是在考虑可行性。
  他年纪虽然大,爬起山来倒是丝毫不费力。
  “若是水来了,飘的四处都是,灾民难免一哄而上,这该如何?”知州问。
  “果腹尚可不追究,若是有人趁乱世私吞,杀了即可。”太子道。
  跟在身旁的乌达同几个近身侍卫都习以为常,面色不改,知州与本地人却都有点欲言又止,似乎觉得他有点杀伐果断,太不将人命当一回事了。
  太子走在前头,稳步前行。
  知州还在犹豫,眉头耸的老高。
  “必要时刻,杀鸡儆猴最见效果。”太子道。
  知州终于吁一口气,点头钦佩道:“殿下妙计。”
  众人一齐点头。
  太子听恭维话听的太多了,并没往心里去,仍旧是不见喜怒的脸。
  路行过半,他突然扭头,看了一眼乌达。
  乌达想了想,似乎是懂了。
  飞快的向后头去了。
  宋春景背着药箱,看着四周慢慢溜达,乌达从前方汹汹而来,几步到了他面前。
  未等人反应过来,一把夺过来药箱,抗到了自己肩上,“宋太医伤还没好,若是累了,属下可以同你一起背着上山顶。”
  “……”
  宋春景:“不必了。”
  虽然给他背着药箱,他速度也没有提上来多少。
  乌达耐心走在他旁边,疾走几步便停下来等等他。
  他走走停停,看得人头晕,宋春景自顾走自己的,话也不多说,眼皮也不再多抬。
  山顶到了。
  是几栋尖顶小房子。
  虽然不大,胜在新奇可爱,四周打扫的干净非常。
  太子站在山边,整个人稳如泰山,风将他衣摆吹着飘飘荡荡,四处飞扬,衣袍间猎猎作响。
  像雄狮高高在上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宋春景走过去,望了望下面,只觉头晕眼花。
  “站远些。”太子提醒道。
  宋春景果然退了两步,抬起头,同他一起看着远方。
  远处群山磅礴,层层叠叠环绕着,远近错落有致,自成一幅画。
  仙气缭绕的云似乎伸手可触,这情景在北方难得一见,宋春景一时看呆。
  太子扭头看他,发现他眼皮撩起,眼睫清清楚楚向上挑着,弧度难得一见。整张脸如软玉雕刻而成,叫水汽浸湿了些,显得湿漉漉的。
  束在脑后的发丝被风扬起些,扫过白壁脸庞,像上好的玉石里头埋着的纹路,有着惊心动魄的美感。
  这动静对比构成了一副难得一见的画。
  太子也一时看呆了。
  片刻后,宋春景转过头,看了一眼太子。
  太子将锁在他身上的视线移开,望着远处清了清嗓子。
  有些恐高不敢上前的乌达站在不远处,自豪的说道:“宋太医,看,这是太子殿下将要继承的江山。”
  太子:“……”
  太子要说的话叫他一打岔给噎了回去。
  宋春景身形不动,嘴角微微一挑,“……那下官提前恭喜殿下了。”


第41章
  乌达刚要搭话,太子打断他,吐出来一个字:“滚。”
  乌达摸了摸鼻子,灰溜溜滚远了些。
  风太大了,宋春景微笑着做了告辞的手势,垂下眼走了。
  强劲的狂风也没能留住他的脚步。
  他路过乌达身旁,将手一伸,手指舒展放松。
  乌达往太子方向看了一眼,没有收到任何指令,只好将药箱还给了宋春景。
  太子又站了一会儿,也转过身,准备去小房子里看看。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