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5

一点小难度,居然认认真真做了两种性格的人设吗?第二种人设还是如此带感的,特别能吸粉的类型。
  ‘不愧是夏月明。’陆远对曾经对手蜜汁信任。
  导演不由得有点懊悔,连一个男四的反派角色,人家都认认真真做了功课,写了那么仔细的小传,剧本也是翻旧了,做了无数标注。那么他这个导演,有什么理由在这里自怨自艾?
  没想到正式拍摄第一天,就被人好好上了一课。
  想到这,导演忍不住拍拍青川的肩膀:“你现在这个人设就不错,继续保持。”
  虽然和整个故事线的甜甜蜜蜜画风不太一样,可是这就跟吃甜吃齁了一样,突然来一杯冰爽柠檬汁,反而提神醒脑,顺便给整部剧加点深度。
  没错,他就爱拍有深度的。
  文艺片是每个导演的白月光,就像很多写无脑爽文的做梦梦见自己写了流传千古的鸿篇巨著一样。
  哪怕做不到,不妨碍我爱啊。
  就冲这份敬业和这种实力,青川在剧组的人缘一下好了不少。几个圈子里演了一辈子配角的老前辈都愿意和他说说剧本的事。至少作为演员,他合格了,被认可了。
  编剧决心好好修一下剧本,同样傻白甜,精修的和粗糙的,质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漂泊在外’的陆远心情复杂:都是腰间盘,为啥你这么凸出?
  不过他没多少时间感慨,因为青川逮着他对戏了。以往的剧组,只要没戏,陆远就回酒店睡觉,现在不行,因为有个超级严格的同桌逮着预习功课。
  他逮着陆远对戏不算,还特别请教了几位老演员,请他们指点一下哪里不对的。
  好为人师是人性,老演员们指点的多了,不知不觉就融洽了,并且认可了两人的努力和成果。尤其认可青川作为演员的天赋和后天的学习能力。
  让老演员认可可真是太难了,这些老前辈都固执得很,他们也不靠流量吃饭,有戏拍就拍,没戏拍回家带孙子。无欲则刚,所以对于那些流量,一直是避而远之。
  我不怕你,我也不蹭你。
  就是这么群固执死板的老头老太太,如今对着青川可亲切了,一口一个‘小夏’,没事儿就招呼着他过去,聊天还是其次,还会好心指导一下关于情绪收放和表现手法的问题。
  青川明显是体验派的,这点大家看出来了,拍戏的时候就跟人格替换了一样,但依旧保留着他自己本身的习惯。
  体验派的风格就是,提取自己一部分特点,把自己代入其中,沉浸式去体会。
  但是这个流派有一点,出戏难,还容易进入自我陶醉的误区。
  学院派的问题是表演流于痕迹。
  体验派的问题是表演过于日常。
  最好是两种流派的优势结合起来,一半在戏里,一半在戏外。
  很多人以为把自己完全变成另一个人,就能演好戏。其实不然,以为影视剧,它是一个作品,它有特别的表现形式。
  观众想看的,和你觉得观众想看的,其实隔着海沟。
  这其中有些表现手法、节奏、走位等等问题。想要表现好一个人物,方方面面都要处理好,因为,这是演出来给别人看的,而不是演出来给自己看的。
  老人们教青川的,就是具体表现手法,怎么把自己‘演’给别人看。
  第一幕青川做得很好,像是那个舔刀的动作,在剧场里,就很有戏剧性和故事性,很带感,观众爱看,还能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某方面特质。
  但是你要现实中来那么一下,别人不会觉得酷炫,只会觉得:这人脑子有病。
  老人们因为这个,觉得青川很有天赋,加上他为人谦逊,一边听一边做笔记,还带班里差生一块儿学习,看着就是好孩子的样子,大家也愿意教一点自己的经验。
  反正他们之间也没什么竞争性,对自己的饭碗毫无威胁。
  万一以后青川走上国际舞台,如今这点滴恩情,日后就可能是一次机会。
  其实新人们才是最震惊的,他们一直以为青川的演技也就是那种小生及格线——勉强能看,骗骗小姑娘没问题。
  因为之前夏月明主演的电视剧和电影,一水都在说他演技不咋样,消费粉丝,虽然叫座,但是不叫好。他们中间还真有去看过的,剧也追过,电影也看过。
  还真是,就那样,尬苏尬爽,帅就够了,要脑子干什么?
  莫非这两年,痛定思痛之后,他去了什么不知道的演技圣地或者拜了扫地僧为师,苦学出师终于重出江湖?
  之后的拍摄一直很顺利,ng当然有,毕竟这么多的新人,都是纯新手,没有经过任何系统的教学,都是赶鸭子上架现学现卖。好在至少他们肯学,老人看在态度还不错的份上,也愿意带。
  青川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他善于调动别人情绪。情绪雷达的天赋让他从小知道如何对他人的情绪进行操纵——这是很可怕的天赋,但是放在对戏上就显得特别有用了。
  但是只要一下戏,新人们宁可远远看着青川,也不愿意凑近了。青川再怎么热心和蔼都不行。
  “因为太恐怖了啊。吓都吓死了。”陆远一下戏就跑过来蹭演技教学小课堂。
  老演员的经验之谈对他这种迷茫期的科班生有醍醐灌顶的效果,加上和青川对戏的实践和练习,他的演技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
  具体效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