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依山而建奇怪形状的房子,古城墙下石梯一坡接一坡。红姐翻窗逃跑时摔倒的尾椎骨似乎也没有那么疼了。
她进了纱厂工作,看到的是一个并不可爱的城市。春天来临,离雾期结束还有一段平安日子。雾气慢悠悠地在这座城市飘移,在山脊线上结成浓云,山脊以北的上半城朦朦胧胧,山脊以南的下半城若有若无。街道凌乱狭小,弯曲起伏,贫民区的码头与沿江坡地区,吊脚楼一边靠道路一边靠崖,像一群攀附在山坡上的灰色蜥蜴。
大姐说的事发生在二十年前,但我并不陌生,这座城市令人不寒而栗,有股让人弄不清的困惑,时时隐含着危险埋藏着秘密,这些都不会随着时间流逝改变。
大姐坐着的礁石面上有许多蜂窝似的蚀坑,她与我肩挨肩,说的事离我却遥远。远程的客轮驶过码头,拉响汽笛,听起来像个廉价雇来的吹打队在奏丧曲。太阳退到北区山后,一层淡淡的红晕浮于山头。渔船上点上灯,固执地挽留白昼。江里零散的几个游泳者,顶着衣裤往自家岸边游。这个城市的历史太喧嚣,红姐只是其中的一滴水,她的故事传入我的耳朵极其杂乱,单凭耳朵难以听清,我用心去听大姐说过的每一句话。
那天上午,纱厂的公子哥走过门口,听见了一点奇怪的声音,探了一下头,看见了一个女人。女人跌坐在地上,头发早已散开,衣领破碎,露出半边丰腴的胸/脯。棚顶漏进的光线故意落在她身上,照清她洁白的皮肤,黑而长的睫毛,傲气紧抿的嘴唇,脸颊在挣扎中红润,妩媚中带着狂野劲。
公子哥这一伸头,改变了红姐的命运。她从一个被逼着做工头的姘头的女人,一跃成为了工头的老板娘。红姐和公子哥举行了婚礼,婚宴办了七十桌,老式的婚礼,红烛摆了一条街,彻夜未熄。
大姐站了起来,我也跟着站了起来。夜色使两山一江变得更加温柔,一轮淡淡的月亮升起在天空。行驶的船打着一束束白光,洒在江水波浪的一片黑色上。山坡上有人吹口琴,被风吹到我耳边,缠绵悱恻,像小情侣之间暧昧的情话。
“后来那个混账男人夜不归宿,还带小三回家,打红姐,骂她生不出儿子,”大姐随手扔掉早已熄灭的烟头,“红姐偷了钱,偷跑了出来,租了这条船。”
故事至此结尾。我看向大姐,大姐没看向我,而是看着江对岸北区的万家灯火,发出唏嘘的感叹。
“幺弟,你怪妈也没用,她苦惯了,现在做事总想着自己,”大姐收回视线看向我,“我身不由己,帮不了你,但你要像红姐一样,妈不让你读书,你就自己想办法读,想办法逃,逆来顺受是没用的,”她顿了顿,“红姐如果没有逃婚,那她就一辈子困在村里给老男人生娃儿;如果她没有逃里纱厂的公子哥,一辈子都是在取辱打骂中生活。”
4
我亦步亦趋地在河滩上前行,时不时回头,大姐站在原地,或抽烟,或眺望。
“红姐火锅鱼”五个字在视线里越来越大,我心里的恐惧随着步伐的迟缓加重。这是大姐指给我的一条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母亲不给我钱,我就自己赚,去洗碗,去端盘子,想尽一切办法为未来逃离牢笼做铺垫。
与人打交道的恐慌是我的天性。我的手不受控制地发着抖,左手使劲握住右手,单薄的皮肤下罩住粗大的骨头,硌得我发疼。我才知道自己是瘦弱的,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我。
船上灯火通明,我走上甲板,人群的嘈杂声瞬间充盈在我的耳朵里。我低着头,又惊慌地抬起头打量四周的人,端菜的服务员举着一个巨大的托盘,上面放着切好的生鱼片,还带着血丝。她长得矮,托盘遮住了视线,差点撞在我的身上。我飞快地伸手扶住即将落下的盘子,然后快速地缩回手交握在一起。她看清我,骂了一句:“日/你妈不要挡路嘛。”
我畏畏缩缩地道歉,站在一边,茫然地看着人群,大姐的叮嘱全部抛在脑后,脚尖不自觉地挪向下船的地方。
隔了好久,有人注意到我:“你几位?”
我摇摇头,声音细如蚊呐,说:“我不是来吃饭的。”
“那你在这杵这半天,干啥子?”
我支吾半天,回答不上来,满脑子都是逃离的声音。服务员也不耐烦了,招呼另一个人:“把红姐喊来,这有个哑巴。”
红姐,对,红姐。这个名字触动我的记忆,我猛地抬起头,看向服务员,说:“我要找红姐。”
“你找红姐有啥子事?”
“我要找红姐。”
服务员似乎觉得我不可沟通,骂了一声“哈儿”继续去厨房端菜。我站在原地有些疑惑,心想明明我说了要找红姐,她为什么还是要骂我。
隔了一会,一个穿着豹纹,踩着红色塑料拖鞋的女人朝我走过来。“小妹——”她看到我的脖子,迅速换了称呼,“小弟弟,你要干啥子?”
我固执地重复着:“我要找红姐。”
女人说:“我就是红姐,你找我干啥子?”
我看着她不肯说话,她看了看甲板上来来往往的嘈杂的客人,说“你跟我来”,转身往船舱里走。我紧紧跟在她后面,进了一间屋子。
她让我坐在床上,给我倒了一杯水,端了一把凳子坐在我的对面:“这是我卧室,只有你和我,现在可以说了噻?”
她进了纱厂工作,看到的是一个并不可爱的城市。春天来临,离雾期结束还有一段平安日子。雾气慢悠悠地在这座城市飘移,在山脊线上结成浓云,山脊以北的上半城朦朦胧胧,山脊以南的下半城若有若无。街道凌乱狭小,弯曲起伏,贫民区的码头与沿江坡地区,吊脚楼一边靠道路一边靠崖,像一群攀附在山坡上的灰色蜥蜴。
大姐说的事发生在二十年前,但我并不陌生,这座城市令人不寒而栗,有股让人弄不清的困惑,时时隐含着危险埋藏着秘密,这些都不会随着时间流逝改变。
大姐坐着的礁石面上有许多蜂窝似的蚀坑,她与我肩挨肩,说的事离我却遥远。远程的客轮驶过码头,拉响汽笛,听起来像个廉价雇来的吹打队在奏丧曲。太阳退到北区山后,一层淡淡的红晕浮于山头。渔船上点上灯,固执地挽留白昼。江里零散的几个游泳者,顶着衣裤往自家岸边游。这个城市的历史太喧嚣,红姐只是其中的一滴水,她的故事传入我的耳朵极其杂乱,单凭耳朵难以听清,我用心去听大姐说过的每一句话。
那天上午,纱厂的公子哥走过门口,听见了一点奇怪的声音,探了一下头,看见了一个女人。女人跌坐在地上,头发早已散开,衣领破碎,露出半边丰腴的胸/脯。棚顶漏进的光线故意落在她身上,照清她洁白的皮肤,黑而长的睫毛,傲气紧抿的嘴唇,脸颊在挣扎中红润,妩媚中带着狂野劲。
公子哥这一伸头,改变了红姐的命运。她从一个被逼着做工头的姘头的女人,一跃成为了工头的老板娘。红姐和公子哥举行了婚礼,婚宴办了七十桌,老式的婚礼,红烛摆了一条街,彻夜未熄。
大姐站了起来,我也跟着站了起来。夜色使两山一江变得更加温柔,一轮淡淡的月亮升起在天空。行驶的船打着一束束白光,洒在江水波浪的一片黑色上。山坡上有人吹口琴,被风吹到我耳边,缠绵悱恻,像小情侣之间暧昧的情话。
“后来那个混账男人夜不归宿,还带小三回家,打红姐,骂她生不出儿子,”大姐随手扔掉早已熄灭的烟头,“红姐偷了钱,偷跑了出来,租了这条船。”
故事至此结尾。我看向大姐,大姐没看向我,而是看着江对岸北区的万家灯火,发出唏嘘的感叹。
“幺弟,你怪妈也没用,她苦惯了,现在做事总想着自己,”大姐收回视线看向我,“我身不由己,帮不了你,但你要像红姐一样,妈不让你读书,你就自己想办法读,想办法逃,逆来顺受是没用的,”她顿了顿,“红姐如果没有逃婚,那她就一辈子困在村里给老男人生娃儿;如果她没有逃里纱厂的公子哥,一辈子都是在取辱打骂中生活。”
4
我亦步亦趋地在河滩上前行,时不时回头,大姐站在原地,或抽烟,或眺望。
“红姐火锅鱼”五个字在视线里越来越大,我心里的恐惧随着步伐的迟缓加重。这是大姐指给我的一条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母亲不给我钱,我就自己赚,去洗碗,去端盘子,想尽一切办法为未来逃离牢笼做铺垫。
与人打交道的恐慌是我的天性。我的手不受控制地发着抖,左手使劲握住右手,单薄的皮肤下罩住粗大的骨头,硌得我发疼。我才知道自己是瘦弱的,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我。
船上灯火通明,我走上甲板,人群的嘈杂声瞬间充盈在我的耳朵里。我低着头,又惊慌地抬起头打量四周的人,端菜的服务员举着一个巨大的托盘,上面放着切好的生鱼片,还带着血丝。她长得矮,托盘遮住了视线,差点撞在我的身上。我飞快地伸手扶住即将落下的盘子,然后快速地缩回手交握在一起。她看清我,骂了一句:“日/你妈不要挡路嘛。”
我畏畏缩缩地道歉,站在一边,茫然地看着人群,大姐的叮嘱全部抛在脑后,脚尖不自觉地挪向下船的地方。
隔了好久,有人注意到我:“你几位?”
我摇摇头,声音细如蚊呐,说:“我不是来吃饭的。”
“那你在这杵这半天,干啥子?”
我支吾半天,回答不上来,满脑子都是逃离的声音。服务员也不耐烦了,招呼另一个人:“把红姐喊来,这有个哑巴。”
红姐,对,红姐。这个名字触动我的记忆,我猛地抬起头,看向服务员,说:“我要找红姐。”
“你找红姐有啥子事?”
“我要找红姐。”
服务员似乎觉得我不可沟通,骂了一声“哈儿”继续去厨房端菜。我站在原地有些疑惑,心想明明我说了要找红姐,她为什么还是要骂我。
隔了一会,一个穿着豹纹,踩着红色塑料拖鞋的女人朝我走过来。“小妹——”她看到我的脖子,迅速换了称呼,“小弟弟,你要干啥子?”
我固执地重复着:“我要找红姐。”
女人说:“我就是红姐,你找我干啥子?”
我看着她不肯说话,她看了看甲板上来来往往的嘈杂的客人,说“你跟我来”,转身往船舱里走。我紧紧跟在她后面,进了一间屋子。
她让我坐在床上,给我倒了一杯水,端了一把凳子坐在我的对面:“这是我卧室,只有你和我,现在可以说了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