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君凌不当老大好多年,但也没弱到要别人罩,莫名有些受宠若惊。
不过,有人说要罩他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不让他每天当跟班拍马屁就行——他感觉得出来,傅延悦看他的眼神是欣赏的、认可的,对方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他才会接受这种好意。
之后的日子,傅延悦果然依照承诺“罩”着他,体育课打球踢球主动拉他跟自己一队伍,化学课做实验跟他搭档,连打扫校园卫生,他俩也是一组。
傅延悦也很能说,但他的“能说”和薛子问那种话痨不一样,傅延悦爱好广泛,懂很多东西,什么星球太空、前沿科技、金融信息,各种领域的知识,他都能跟你讲一些。
邵君凌之前几年都没有碰到过这么博学又好玩的人,不免对他有些钦佩。
第一次期中考试,他考得没有傅延悦好,傅延悦还开玩笑调侃他:“不应该啊,你这么厉害,是不是故意让着我啊。”
邵君凌特别认真地回答:“没有,我尽力了。”
这种小考试如果说放水,那是对傅延悦的侮辱,就像他和于剑在道馆切磋,如果真把对方当朋友,就会全力以赴。邵君凌觉得,只有在学习上打败傅延悦,才配当对方的朋友。
那年的期末考试,邵君凌比傅延悦考得好了,傅延悦就很高兴:“你果然很厉害!”
可成绩再好,邵君凌也不觉得自己比傅延悦优秀,一个人的魅力不是单纯通过成绩来衡量的。
德音开展的是多元化素质教育,学校里有各种各样出色的人,会演奏乐器的、会画画的、会载歌载舞的……还有像傅延悦这样博学多知的。接触的人越多,邵君凌越觉得自己只有学习成绩好完全不够看,何况,他之前跳级也只是在追赶同龄人的步伐,毕竟他十岁才念一年级。
初三寒假的时候,傅延悦邀请邵君凌去家里作客,邵君凌见到了傅延悦的大哥。
傅延悦的大哥戴一副细边的金框眼镜,个子比哥哥还高,看上去书生气十足。当时,傅延悦他大哥的男朋友也在,那个大哥哥长得很帅。
他们在饭桌上聊了会儿天,傅延悦的大哥说话慢条斯理,但也见多识广、幽默风趣。邵君凌听他说了会儿,才明白傅延悦身上那种优秀的气质源自何处,成天和这样的精英哥哥相处,也难怪傅延悦在同龄人里会那么受欢迎。
而且,邵君凌感觉,那两个哥哥的思维方式和大脑运转速度跟他差不多——他一直觉得身边大部分人的脑回路比较长,想事情总是慢一拍,甚至很简单的问题总想不清楚,包括他哥——和他们交流就好像接上了信号满格的wifi,让人徜徉在知识和谘询的海洋里,特别舒服。
不过,傅延悦似乎不大喜欢他大哥的男朋友,因为那个帅哥哥嘴巴有点坏,老喜欢逗傅延悦,比如刚见他俩时,他就问傅延悦:“这是你男朋友?”
傅延悦急得满脸通红,拚命跟对方解释自己只是他的同学。
那人又笑眯眯地说:“同学就同学,你脸红什么?”
邵君凌第一次看到傅延悦被两句话惹得炸毛,不过,他当时还沉浸在“男人能和男人谈恋爱”的震惊中(在车库门口目睹了两人接吻),没说上话。倒是傅延悦的大哥无奈地说了那人一句:“不要开小朋友玩笑。”
邵君凌和傅延悦只当了一年同桌,两人后来一起上了德音的高中部,傅延悦去了留英班,打算毕业后去英国念大学,而他想留在国内,便去了综合班……他还不知道,自己很快也会被哥哥赶出国。
两年后,邵君凌去了美国,又过了一年就听说傅延悦申请上了ucl。
他们一直有联系,不过,大部分时候是傅延悦找邵君凌解决学业上的问题。
邵君凌自己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还要抽空帮老同学研究金融数学……他有时候也会怀疑,傅延悦当年说“罩他”,对他这么好,是不是算准了日后能无偿请自己当苦力?毕竟那家伙有这么一个老谋深算的大哥……
作者有话要说:
和同样聪明的哥嫂。
第126章 番外05
(3)于剑
于剑是邵君凌在跆拳道馆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比邵君凌大了一岁。
综艺热播那年,邵君凌不但在德音有了不少关注者,在道馆也遇上了不少“挑战者”,谁让节目组当初这么大肆地宣传他有多厉害呢。
道馆里大都是好胜心极强的男生,尽管道馆有教练,但教练不会无时无刻看着他们,每当自由训练时间,那些人就会打着“切磋”的名义找上邵君凌,想方设法地要挫挫这个上过电视的小明星的锐气。
邵君凌当然知道他们的目的,可纵是他的性格再不服输,面对前赴后继的挑衅者,也会有疲于应战的一天。
有一次,他早上跑了五公里,上了一天课,晚上到道馆又练了两个小时,累得筋疲力尽。正打算提早回家休息,一个男生找上他,说要跟他耍耍。
那人叫葛浩,练习跆拳道已经三年了,在同龄人里很强,私底下也特别嚣张。
以邵君凌当时的状态,跟他打一场必然会输。不止如此,他可能又会受伤,当然这个受伤不是明伤。道馆禁止他们在切磋期间对对手造成故意伤害,可规定是规定,他们这些会武的人想在别人身上弄出一点淤青之类的暗伤却是轻而易举的。
邵君凌不当老大好多年,但也没弱到要别人罩,莫名有些受宠若惊。
不过,有人说要罩他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不让他每天当跟班拍马屁就行——他感觉得出来,傅延悦看他的眼神是欣赏的、认可的,对方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他才会接受这种好意。
之后的日子,傅延悦果然依照承诺“罩”着他,体育课打球踢球主动拉他跟自己一队伍,化学课做实验跟他搭档,连打扫校园卫生,他俩也是一组。
傅延悦也很能说,但他的“能说”和薛子问那种话痨不一样,傅延悦爱好广泛,懂很多东西,什么星球太空、前沿科技、金融信息,各种领域的知识,他都能跟你讲一些。
邵君凌之前几年都没有碰到过这么博学又好玩的人,不免对他有些钦佩。
第一次期中考试,他考得没有傅延悦好,傅延悦还开玩笑调侃他:“不应该啊,你这么厉害,是不是故意让着我啊。”
邵君凌特别认真地回答:“没有,我尽力了。”
这种小考试如果说放水,那是对傅延悦的侮辱,就像他和于剑在道馆切磋,如果真把对方当朋友,就会全力以赴。邵君凌觉得,只有在学习上打败傅延悦,才配当对方的朋友。
那年的期末考试,邵君凌比傅延悦考得好了,傅延悦就很高兴:“你果然很厉害!”
可成绩再好,邵君凌也不觉得自己比傅延悦优秀,一个人的魅力不是单纯通过成绩来衡量的。
德音开展的是多元化素质教育,学校里有各种各样出色的人,会演奏乐器的、会画画的、会载歌载舞的……还有像傅延悦这样博学多知的。接触的人越多,邵君凌越觉得自己只有学习成绩好完全不够看,何况,他之前跳级也只是在追赶同龄人的步伐,毕竟他十岁才念一年级。
初三寒假的时候,傅延悦邀请邵君凌去家里作客,邵君凌见到了傅延悦的大哥。
傅延悦的大哥戴一副细边的金框眼镜,个子比哥哥还高,看上去书生气十足。当时,傅延悦他大哥的男朋友也在,那个大哥哥长得很帅。
他们在饭桌上聊了会儿天,傅延悦的大哥说话慢条斯理,但也见多识广、幽默风趣。邵君凌听他说了会儿,才明白傅延悦身上那种优秀的气质源自何处,成天和这样的精英哥哥相处,也难怪傅延悦在同龄人里会那么受欢迎。
而且,邵君凌感觉,那两个哥哥的思维方式和大脑运转速度跟他差不多——他一直觉得身边大部分人的脑回路比较长,想事情总是慢一拍,甚至很简单的问题总想不清楚,包括他哥——和他们交流就好像接上了信号满格的wifi,让人徜徉在知识和谘询的海洋里,特别舒服。
不过,傅延悦似乎不大喜欢他大哥的男朋友,因为那个帅哥哥嘴巴有点坏,老喜欢逗傅延悦,比如刚见他俩时,他就问傅延悦:“这是你男朋友?”
傅延悦急得满脸通红,拚命跟对方解释自己只是他的同学。
那人又笑眯眯地说:“同学就同学,你脸红什么?”
邵君凌第一次看到傅延悦被两句话惹得炸毛,不过,他当时还沉浸在“男人能和男人谈恋爱”的震惊中(在车库门口目睹了两人接吻),没说上话。倒是傅延悦的大哥无奈地说了那人一句:“不要开小朋友玩笑。”
邵君凌和傅延悦只当了一年同桌,两人后来一起上了德音的高中部,傅延悦去了留英班,打算毕业后去英国念大学,而他想留在国内,便去了综合班……他还不知道,自己很快也会被哥哥赶出国。
两年后,邵君凌去了美国,又过了一年就听说傅延悦申请上了ucl。
他们一直有联系,不过,大部分时候是傅延悦找邵君凌解决学业上的问题。
邵君凌自己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还要抽空帮老同学研究金融数学……他有时候也会怀疑,傅延悦当年说“罩他”,对他这么好,是不是算准了日后能无偿请自己当苦力?毕竟那家伙有这么一个老谋深算的大哥……
作者有话要说:
和同样聪明的哥嫂。
第126章 番外05
(3)于剑
于剑是邵君凌在跆拳道馆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比邵君凌大了一岁。
综艺热播那年,邵君凌不但在德音有了不少关注者,在道馆也遇上了不少“挑战者”,谁让节目组当初这么大肆地宣传他有多厉害呢。
道馆里大都是好胜心极强的男生,尽管道馆有教练,但教练不会无时无刻看着他们,每当自由训练时间,那些人就会打着“切磋”的名义找上邵君凌,想方设法地要挫挫这个上过电视的小明星的锐气。
邵君凌当然知道他们的目的,可纵是他的性格再不服输,面对前赴后继的挑衅者,也会有疲于应战的一天。
有一次,他早上跑了五公里,上了一天课,晚上到道馆又练了两个小时,累得筋疲力尽。正打算提早回家休息,一个男生找上他,说要跟他耍耍。
那人叫葛浩,练习跆拳道已经三年了,在同龄人里很强,私底下也特别嚣张。
以邵君凌当时的状态,跟他打一场必然会输。不止如此,他可能又会受伤,当然这个受伤不是明伤。道馆禁止他们在切磋期间对对手造成故意伤害,可规定是规定,他们这些会武的人想在别人身上弄出一点淤青之类的暗伤却是轻而易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