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有些懊恼。”
祁襄拍了拍他的手,“我没不高兴,就是在想我们要怎么防备才能保得万一。他们舅甥俩若真对付你一个,吃亏的还是你。”
“边关主将铁河将军是父亲故交,到了边关他们想算计我也没那么容易。”白君瑜说。
“这倒好些。皇后杀了彭良,左相又在调查,彭济不知道是否知晓此事。若知晓,三皇子这就等于给自己挖坑,太冒险。完全可以换个更保险的人与他同去,为什么偏偏是彭济?而且舅甥两人一同上战场,皇上不多想还好,但凡多想一分,加上左相的势力,都必定更忌惮一分,并不合适。”祁襄分析道。
“也是。除非三皇子另有计划。”
祁襄想了一阵,说:“兮择,我有个想法,需要你配合。”
白君瑜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理由,“你说,我听着。”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歧歧 2个;巧克力、紫月阁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kathy412 10瓶;九月初晓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3章
白君瑜要出征, 各方面的打点自然不能马虎。祁襄不方便露面,可该给白君瑜准备的也一样不落。郤十舟也看在祁襄的面子上,给准备了不少外伤药,还有一些基础的解毒药,以防万一。
另外, 在祁襄的建议下,白君瑜带了几个自己人。这些自己人不光是像白如这种近身伺候的, 还有通过奉北将军的关系插在军中的人。这些人只是借用了奉北将军军营的关系, 对外不会说是奉北将军军营出来的,只说是其他军营集结的兵。而这些人正是祁襄手下的那些探路兵。
这些探路兵对于隐匿自己和打探军中消息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让他们混进军中,一方面是帮白君瑜打探消息, 以免三皇子做手脚。另一方面祁襄有重用。而且关键时刻, 说不定还能保护白君瑜。
祁襄对白君瑜说的是这些人都是师父手下的人, 算是江湖人。并没提及父亲的事,更没提起探路兵这一队人马。只说这些人功夫不错,又擅探听, 与他通信往来也方便,还能帮着办事。
白君瑜自是信任祁襄的, 只是把人塞进军中麻烦点,不过走父亲的关系也不难办。
奉北将军知道这些人是祁襄用来保护白君瑜的,也是二话没说就帮着办了,说实话,这次白君瑜出征,他也很忧心。
儿子要出征, 白夫人自然忧心。自己刚回京没多久,儿子现在又要去战场。她冬巡时也见识了军营的艰苦和将士们的辛劳,一边心疼儿子去受罪,一边又无可奈何,武将上战场,那是天经地义的。
“母亲多帮我照看阿景一二,我不在京中,他现在又住得偏,怕有事不方便。”白君瑜只能将祁襄暂时托付给自己的母亲。
“娘知道,你放心就是了。反正三皇子也不在京中,过些时日,我找个理由把闻景叫回祁宅继续住着,离得近些也好照应。”白夫人也不欲让儿子知道她的忧心,以免心烦再出疏漏,所以她每每都表现得很镇定,不似一般女子会哭诉自己的不舍。
“母亲自己也保重,您放心,我一定处处小心,不让自己受伤。”母亲不表现出来,不表示他不知道。只是他们都不提,彼此更能心安,也更懂得要自己保重。
白夫人故作轻松地笑道:“我这么大人了,还需要你操心?再说,你父亲还在京中,你不必担心。”
“好。这次我安插了不少自己人,也是为确保无虞。母亲等我归来的好消息便是。”白君瑜觉得这次他准备得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周全。之前是没必要,现在是不得不,毕竟那舅甥俩到底什么情况还不好说。
“知道了。”白夫人拍了拍白君瑜身上不存在的灰尘,说道:“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为了我和你父亲,你要保重。为了闻景,你更要保重,你才是能照顾他一辈子的人,知道吗?”
“儿子明白。”
白夫人点点头,“后天你得从咱们府上出发才行。今天晚上你去陪闻景吧。”
“嗯。”白君瑜应道。
就算白夫人不说,白君瑜今晚也会去的,祁襄不方便送他,只能私下送别了。
不知再见面是多久之后的事,祁襄今晚也格外热情,一句正事没说,只用体温的贴近作为不舍和担忧的宣泄口,似乎累了、睡了,这些就都可以放一放了。
白君瑜出征当天,祁襄立于桌前,提笔写下“平安”二字,笔锋深沉有力,似乎有破纸而出之势,不似之前风骨虽有,但力道不足。
白君瑜也几乎是每天与祁襄通信,信是由专门几个人传送,为的就是不假他手。
经过一段时间,白君瑜和探路兵们也摸清了军中的势力分布。
大皇子的人果然渗在其中,为大
皇子传递消息,至于后续有无其他目的尚不好说。三皇子的人主要是送递给皇后的信件,但并不算频繁。这些都在祁襄的意料之中,也让白君瑜按他们之前说好的去做,尽量让大皇子的人看到。
彭济是个爽快人,作为武将心里的弯弯绕绕也少,又佩服骁勇善战之人,与白君瑜相处得很是愉快。
白君瑜找他喝酒,
祁襄拍了拍他的手,“我没不高兴,就是在想我们要怎么防备才能保得万一。他们舅甥俩若真对付你一个,吃亏的还是你。”
“边关主将铁河将军是父亲故交,到了边关他们想算计我也没那么容易。”白君瑜说。
“这倒好些。皇后杀了彭良,左相又在调查,彭济不知道是否知晓此事。若知晓,三皇子这就等于给自己挖坑,太冒险。完全可以换个更保险的人与他同去,为什么偏偏是彭济?而且舅甥两人一同上战场,皇上不多想还好,但凡多想一分,加上左相的势力,都必定更忌惮一分,并不合适。”祁襄分析道。
“也是。除非三皇子另有计划。”
祁襄想了一阵,说:“兮择,我有个想法,需要你配合。”
白君瑜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理由,“你说,我听着。”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歧歧 2个;巧克力、紫月阁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kathy412 10瓶;九月初晓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3章
白君瑜要出征, 各方面的打点自然不能马虎。祁襄不方便露面,可该给白君瑜准备的也一样不落。郤十舟也看在祁襄的面子上,给准备了不少外伤药,还有一些基础的解毒药,以防万一。
另外, 在祁襄的建议下,白君瑜带了几个自己人。这些自己人不光是像白如这种近身伺候的, 还有通过奉北将军的关系插在军中的人。这些人只是借用了奉北将军军营的关系, 对外不会说是奉北将军军营出来的,只说是其他军营集结的兵。而这些人正是祁襄手下的那些探路兵。
这些探路兵对于隐匿自己和打探军中消息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让他们混进军中,一方面是帮白君瑜打探消息, 以免三皇子做手脚。另一方面祁襄有重用。而且关键时刻, 说不定还能保护白君瑜。
祁襄对白君瑜说的是这些人都是师父手下的人, 算是江湖人。并没提及父亲的事,更没提起探路兵这一队人马。只说这些人功夫不错,又擅探听, 与他通信往来也方便,还能帮着办事。
白君瑜自是信任祁襄的, 只是把人塞进军中麻烦点,不过走父亲的关系也不难办。
奉北将军知道这些人是祁襄用来保护白君瑜的,也是二话没说就帮着办了,说实话,这次白君瑜出征,他也很忧心。
儿子要出征, 白夫人自然忧心。自己刚回京没多久,儿子现在又要去战场。她冬巡时也见识了军营的艰苦和将士们的辛劳,一边心疼儿子去受罪,一边又无可奈何,武将上战场,那是天经地义的。
“母亲多帮我照看阿景一二,我不在京中,他现在又住得偏,怕有事不方便。”白君瑜只能将祁襄暂时托付给自己的母亲。
“娘知道,你放心就是了。反正三皇子也不在京中,过些时日,我找个理由把闻景叫回祁宅继续住着,离得近些也好照应。”白夫人也不欲让儿子知道她的忧心,以免心烦再出疏漏,所以她每每都表现得很镇定,不似一般女子会哭诉自己的不舍。
“母亲自己也保重,您放心,我一定处处小心,不让自己受伤。”母亲不表现出来,不表示他不知道。只是他们都不提,彼此更能心安,也更懂得要自己保重。
白夫人故作轻松地笑道:“我这么大人了,还需要你操心?再说,你父亲还在京中,你不必担心。”
“好。这次我安插了不少自己人,也是为确保无虞。母亲等我归来的好消息便是。”白君瑜觉得这次他准备得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周全。之前是没必要,现在是不得不,毕竟那舅甥俩到底什么情况还不好说。
“知道了。”白夫人拍了拍白君瑜身上不存在的灰尘,说道:“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为了我和你父亲,你要保重。为了闻景,你更要保重,你才是能照顾他一辈子的人,知道吗?”
“儿子明白。”
白夫人点点头,“后天你得从咱们府上出发才行。今天晚上你去陪闻景吧。”
“嗯。”白君瑜应道。
就算白夫人不说,白君瑜今晚也会去的,祁襄不方便送他,只能私下送别了。
不知再见面是多久之后的事,祁襄今晚也格外热情,一句正事没说,只用体温的贴近作为不舍和担忧的宣泄口,似乎累了、睡了,这些就都可以放一放了。
白君瑜出征当天,祁襄立于桌前,提笔写下“平安”二字,笔锋深沉有力,似乎有破纸而出之势,不似之前风骨虽有,但力道不足。
白君瑜也几乎是每天与祁襄通信,信是由专门几个人传送,为的就是不假他手。
经过一段时间,白君瑜和探路兵们也摸清了军中的势力分布。
大皇子的人果然渗在其中,为大
皇子传递消息,至于后续有无其他目的尚不好说。三皇子的人主要是送递给皇后的信件,但并不算频繁。这些都在祁襄的意料之中,也让白君瑜按他们之前说好的去做,尽量让大皇子的人看到。
彭济是个爽快人,作为武将心里的弯弯绕绕也少,又佩服骁勇善战之人,与白君瑜相处得很是愉快。
白君瑜找他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