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不禁有点酸溜溜的,‘那么你打算陪他演多久?’
  ‘那得看他坚持多久咯。’
  随口一说的白岐跟黑七都未想到,‘舒誉’这一坚持,竟坚持了两年多。
  两年后。
  大魏王朝,天下一统,君明臣忠政通人和,百姓丰衣足食,繁荣昌盛。
  科举分文举和武举,三年一考,替大魏择良臣选悍将,乃一大盛事。
  每年科举,都有大魏皇帝亲自督办,凡是有徇私舞弊者,九族同罪,祸殃三代,以重刑威慑心怀不轨之徒。
  殿试结束后,新科状元一身织金红袍,胸戴红花,骑着白马同榜眼,探花同游京城。
  前有鸣锣开道,后有官兵跟随保护,京内百姓聚在街道两侧,口口相传着新科状元的传奇。
  新科状元钟玉桓,两年前入京,翌年秋闱便中桂榜解元。
  后年三月,春闱,再次夺得杏榜榜首会元。
  同年四月殿试,殿前面圣,钟状元博得皇帝龙颜大悦,金榜高中状元。
  一个乡野僻壤出来的普通书生,连中三元,可谓是前无古人,人都道他:鲤鱼跃上了龙门,脱了凡胎了。
  他曾打工的‘庆雅茶楼’,也因此有了个别名叫——三元状元楼,自此名声大噪,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来此聚会。
  茶楼窗前,庞枢凝望着人群拥簇中身骑白马,意气风发的青年,心口像吞下半斤黄连似的苦的难受。
  察觉到庞枢灼热的视线,白岐抬头望去,冲他微微一笑。
  庞枢也想回以一笑,可扯着嘴角却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
  白岐高中状元,且又连中三元,前途原本是不可限量的,可他却拒绝了皇帝的留朝重用,而是请愿回青郡县。
  借口是槐阳村是养育他的家乡,今朝他高中,想回乡做官为青郡县的百姓们做事。
  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皇帝感动他的‘孝和仁’,便遂了他的愿,还御笔题下‘忠义仁德’四字赠他。
  返乡前,白岐回住处见了‘舒誉’。
  “舒誉大哥若无去处,不如随小弟回青郡县?”白岐问。
  “……不了。”舒誉黯然拒绝。
  “舒誉大哥可是打算留在京中?”
  “我本身是江湖人,今后的归途自然也是江湖。”舒誉目光深邃的盯着白岐。
  “官场不同白衣,规矩多,束缚也多,日后你且谨慎留神,保护好自己。”
  白岐装作看不懂舒誉眼中的情感,面上依旧小白花似的问,“若有朝一日我遇上危险,舒誉大哥可会救我?”
  舒誉盯着白岐看了许久,突然拥他入怀。
  “愿以我之命,唯愿护玉桓你一世安然无忧。”
  入京时,白岐一个行囊,一身粗衣,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一路无人识。
  而两年后,回乡途中。
  身穿锦袍,头戴玉冠,前后有侍卫保护,路上凡是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人来围观三元状元郎。
  回乡只用了一个月,青郡县县门大开,四周乡村村民全都赶来了,守在路边想一睹状元的真容。
  “钟大人。”前青郡县知县段闵出县相迎。
  白岐请命回青郡县任职时,随口向皇帝提了提段闵,因此段闵官升二级,调去了别地。
  段闵感慨无比,他做梦也想不到,两年前自己看不上眼的小白脸,今朝竟跃上龙门,成了三元状元郎。
  若早知今日,当年他定多卖他几个人情,或招为女婿,那样自己闺女也不至于下嫁给一个江湖莽夫。
  时也,命也,千金难买早知道。
  回县衙途中,白岐在人群中看见了一个熟人,原身的青梅竹马许香荷。
  她跟丈夫赵奉站在人群里,怀中抱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表情很平静,眼中虽仍有眷恋,却已无当年的爱意。
  白岐回县衙休息调整一日后,便开始跟段闵交接衙中事宜。
  段闵既是调走,便将段宅和一众仆役赠给了白岐,既是卖个人情,也谢他在殿前替自己美言。
  其实段闵很不理解白岐的,他是三元状元,前途无量,不留在京城却跑回青郡县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简直脑子里有坑。
  “青郡县是中下县,人口不足千户,事不多。”段闵道。
  “新官上任一般都会敲上几声震民钟来震慑下面的人,钟大人可会也敲上一敲?”
  白岐正翻看着卷宗,闻言勾起嘴角,“既然是惯例,本官自然得跟一跟风,随波逐流。”
  “那这震民钟,钟大人打算如何敲?”段闵问。
  “啪!”白岐合上卷宗,强光下的眼睛微微眯起,遮住眼中的精光。
  “剿匪!”
  “!!”段闵。
  说干便干,白上神不顾段闵的百般劝阻,一周后领兵入山,围住百穆寨的寨门。
  段闵绝望了,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若剿匪真那么简单,他会跟他们纠缠那么久还不剿了他们吗?
  而且你一只‘食草’的啃骨头还挑最硬的啃,百穆寨那可是众匪寨之首。
  不忍见白岐的凄惨‘死相’,段闵快速收拾了行李果断撤了。
  匪寨外,官匪两拨人正剑拔弩张的对抗着。
  百穆寨中的山匪曾把‘钟玉桓’掳上山‘折辱’,在得知他高中回来做官时他们便知肯定会有这一日,因此早有准备。
  眼看要开打时,寨门打开,庞枢出来了。
  相隔一个多月再见,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庞枢心中沉闷,酸甜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