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

的很,没有你,我依旧可以找到他。”那人顿了顿,“不过到时候,可没有我现在和你说话的态度了。”
  “他不能死。”
  “我没想他死,莫军医何不明白?”他眼中闪过捉狭,“你很在意他?”
  “朋友而已。”不能在意。
  “我千方百计地骗你出来,哪是和你谈条件?你若帮我,我承诺洛承远不会死,若你撑着你的傲骨,我找到洛承远那一刻起,你们的命运就是一体了,懂”
  面前的男人和洛承远是□□的左右手,洛承远伤后不曾回来,他自然不知洛承远在何处,难为他能找到莫年。
  他的话不完全能信,但也不能置之不顾。
  “……我答应你。”
  莫年上火车前给洛承远拍了封电报过去。
  “我从北京出发,现在是下午二时,明日四时可到你家乡。”
  洛承远接到电报的那一瞬间手都在抖。
  算起来他俩不过半年没见,但洛承远希望早一点,再早一点,与莫年重逢。
  从北京到上海只有一条京沪线,于是他抓了军官牌和钱包一路奔向火车站。
  跑过去的时候他有些喘不过气,不过没关系。他订是站票,于是倚在窗边。伴着老式火车的汽笛声一路向北,手还在抖,心跳不可抑制地一点点加速。
  洛承远觉得自己是没有睡的,看着沿途的风景直到太阳落山,到寥落的星子缀上黑幕,一直精神得很。他在徐州站下车前买了一束快蔫掉的雏菊,趁着火车离站的那短暂间隙横蹿过了铁路线到了对面。
  他穿行之时一辆火车打着刺眼的灯轰隆隆地跑过来,到了安全区才回过身,同刚巧过来的司机鞠了个躬行了个军礼。
  车上人很多,多到他难以找到一节空车厢上车。洛承远最后在列车尾从机车间进去,穿过狭窄的门进了车厢。
  他看得很快,一路说着抱歉找向下一节车厢。莫年的样子他是不会忘的,所以一眼就能看出来在不在。等洛承远在一节车厢里看见莫年的时候,他突然冷静下来了。
  洛承远是国民党高级军官,一直都是。莫年呢,莫年是□□军队的随行军医,物理学高材生,他会一个人乘车吗,那他的附近……一定都是军人了。
  洛承远悄悄地,慢慢地从一些人身边经过,当他站在车厢的正中央的时候,莫年一直低垂着的眼睛,突然抬起了。
  那像是隔了千万年的一眼,施舍般地从他面庞上拂过,再轻描淡写地离开。
  原来一直是恨他的吗,恨到这个地步了,连一个眼神都不愿给他。那又何必打来电报,又何必给他希冀?
  洛承远又向前踏了一步。
  那双古井无波的眼一下子凌厉起来,两道冰芒一般刺进他眼里,搅得他心肺俱疼。莫年双唇微动,吐出的字眼却好比蛇蝎。
  他说,滚。
  一步,竟连靠近他一步,都让他痛苦。
  洛承远一步步地向后退,直到他后背抵上车厢门,冰冷的金属刺得他打了个哆嗦。他打开车窗,听着窗外的风声猎猎。
  下一秒莫年看见了急速消失在他视野的雏菊。
  怎么会不懂。
  洛承远几乎是恶狠狠地盯着莫年,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一丝表情的裂纹。
  可他失败了。
  一败涂地,一塌糊涂。
  九.
  若是他知道那是最后一面,莫年绝不会那样对他。
  他从一九四九年二月开始等,等到新中国成立,等到再一度深秋,才等来洛承远的消息。
  可却是死讯。
  他猩红着眼睛翻着战死将士的名单,没有,没有一个名字是洛承远。
  他不信。
  三个月前□□余党逃往台湾,莫年站在码头上,远远地望着,是没有洛承远的。可说不定是他眨眼的一瞬间,他走进船舱了呢;说不定是人太拥挤,挡住了他的视线?
  他承诺的事还没有完成,又怎么能死。
  又半个月,他收到一封迟到半年的信。
  信封早已破损,黏黏糊糊还泛着黄。
  信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期待,每个字眼都在诉说着情意。字迹略有些乱,大约是在军帐中写的。
  莫年眼前是重新漆过的留园的朱门,眼前一片模糊。
  留园,留缘。                        
作者有话要说:  害,乱七八糟的古早文,是残酷月光里付迢迢的前篇(……)

  ☆、第 2 章

  后记
  一.
  我见过许多朝圣者,独独记住了那一位。
  我踩在上山的石阶,脚底的雪嘎吱作响,山顶隐约能看见一座庙,我是奔着那儿去的,我对寺庙有一些独特的情怀。
  雪下得不大,但我走得极慢,低着头确认每一步踩实了,再走下一步。所以我很容易地发现,石阶的右侧雪上,有一条蜿蜒着的,长长的痕迹。
  我疑心那是膝行的痕迹,终于在路上看见那个人影。别的朝圣者,至少我见过的朝圣者中,皆是五步一叩首,唯他膝行上山,磕头朝圣。我好似已经看见他湿透的裤腿,出血的膝盖与额头。
  远处那个黑影停下了,我喘了口气,向他奔过去,稳住他摇摇晃晃的身子。
  我俯在他耳边,放大了声音问他:“您没事吧——”
  他摆了摆手,身子后转,坐在了石阶上,我陪着坐下来。
  我无法理解他朝圣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