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尘土吹向远方。白云缭绕群山,河水川流不息,古老的彝族谚语回响在耳边:
愿群山变成亲人,
愿峻岭变成朋友。
山与山靠白云相连,
坝与坝靠绿水相依。
夕阳下,陈云旗和三三并肩而行,执手离去,渐渐消失在了小路的尽头。
陈云旗,我也和你一样,从见到你的第一眼起,就深深地爱上了你。
正文完。
谨以此文纪念大山里的朋友李曹贵。
作者有话说:
--- 还以为完结时会有很多话想说,真到此刻又有点语塞。 写文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了很多不曾有过的乐趣,我想我会继续的,也一定会越写越好的。 以下是我的奥斯卡获奖版完结感言: 谢谢泡芙、夕景和芋圆,从开始到完结我都抱着同样的念头——哪怕只有你们三个人在看,我也会认真地写下去。 感谢不认路的扛尸人、六味地煌丸两位太太(看过她们的文我们就是好朋友)。 感谢我的编辑橘子,感谢我的朋友小菜。 感谢我的家人四个月来对我的支持。 感谢每一位订阅、打赏、留言,在长佩和微博陪伴我支持我的读者。 感谢每一个点击,下一本见。
第八十一章 番外1·唐俞韬的婚礼
年刚过半,能源央企迎便来了大规模的“退休潮”。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了大半辈子的老唐同志,掰着指头数着日子盼来了退休。他声称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拒绝了留任外部的机会,风风火火地办妥了退休手续,收拾东西告老还乡了。
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招猫逗狗享受闲暇时光,也不是急着约上老友去湖边垂钓。他翻出了封存在书房多年的笔墨纸砚,画囍字、写喜帖,亲自为儿子操办起终身大事。
不出一个星期,街坊邻居和老同学老同事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唐家那个老大不小还没个正形的儿子,终于要结婚了。
老唐17岁进入能源企业,从基础电工做到技术员、副科长、副局长,再到如今的党委书记,一路可谓是官运亨通,风生水起。
可惜人生总是不能尽善尽美,事业上顺风顺水的他却与妻子感情不睦,早年离婚后妻子主动让出抚养权并很快再婚。老唐年轻时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不知不觉就放任他长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身自恃清高落拓不羁的做派。老唐看儿子,是既不求上进又无事业心,除了满腹用不到点子上的才气,再无半点继承自己。
就在老唐以为自己抱孙无望,退休后只能养只八哥慰藉晚年之际,远赴西藏的儿子却突然跑回家来,向他宣布自己要结婚了。老唐喜出望外,连对方姑娘姓甚名谁、家住何方都没问,不顾自己的党员身份,每日烧香拜佛,只求老天庇佑儿媳千万别改变主意。
手写的请帖发出没多久,家里就陆陆续续收到了外地朋友寄来的贺礼。儿子回来没几天又不见了人影,老唐闲来无事,便美滋滋地替他一一查看。除了一大盒验孕棒令他感到匪夷所思之外,还发现竟有一份写着“唐科长亲启”。
端着沉甸甸的包裹,老唐顿感疑惑——他从科级升到处级已经有些年头了,早已人尽皆知,为何还有人会如此称呼自己?况且贺礼理应是送给儿子的,为何会有一份署名自己?他果断拆开了包装,打算一探究竟。当看见纸盒里装的竟然是一套装帧精美、沉如石砖的《名家大师珍藏版春床七十二式图鉴》时,老唐差点当场晕了过去。
半晌才缓过来的老唐当即断定,敢如此作弄自己的,定是那位与自己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前妻无疑!
好日子定在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由于女方家在外地,按规矩唐俞韬不得不提前三天坐高铁把宋菲菲和她的家人接了过来,安顿在酒店里。
繁琐的婚礼细节令唐俞韬烦不胜烦,他借着接朋友的机会逃了出来,终于得了片刻消停。
陈云旗和三三从机场一路听着唐俞韬的唠叨到了酒店。一进门,唐俞韬就很不见外地倒在了床上。陈云旗走过去踹了他一脚,笑着说:“哥们儿,三年不见,你可真是一点没变。”
唐俞韬猛地坐起来,挤眉弄眼地说:“哥是不是还跟当年一样帅?”
陈云旗皱着眉说:“开什么玩笑,无情的岁月除了我和三三,还饶过谁?”
“我是说,你怎么还是这么啰嗦。”
唐俞韬刚要发作,放好行李的李辉找过来了。进门一见他俩,顿时大呼小叫着扑了上来。
“想死老子啦!”
三三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笑着看三人打闹。9月的H市比他想象的要热,他脱去外衣挽起袖子,转头看见自己映在落地窗上的影子,怎么看怎么像另一个陈云旗。
愈渐沉稳的气质、修长挺拔的身形、白色的衬衣和挽起的袖口——当年所有的爱慕与仰望都随着时间深深地烙在了身上,就像无名指上那枚Bvlgari罗马建筑系列的设计含义——“爱你就是变成你的样子”。
唐俞韬龇牙咧嘴地从陈云旗的钳制中挣脱出来,朝三三求救道:“三娃儿!快管管你老公啊!太暴力了!他以前可不是这样啊!”
三三回过神来,撇撇嘴说:“管不了,没名没分啊。”
唐俞韬想说“拉倒吧你俩明明戴着对戒”,还没来得及张嘴,就被按回到床上,挨了好一顿捶。
三个
愿群山变成亲人,
愿峻岭变成朋友。
山与山靠白云相连,
坝与坝靠绿水相依。
夕阳下,陈云旗和三三并肩而行,执手离去,渐渐消失在了小路的尽头。
陈云旗,我也和你一样,从见到你的第一眼起,就深深地爱上了你。
正文完。
谨以此文纪念大山里的朋友李曹贵。
作者有话说:
--- 还以为完结时会有很多话想说,真到此刻又有点语塞。 写文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了很多不曾有过的乐趣,我想我会继续的,也一定会越写越好的。 以下是我的奥斯卡获奖版完结感言: 谢谢泡芙、夕景和芋圆,从开始到完结我都抱着同样的念头——哪怕只有你们三个人在看,我也会认真地写下去。 感谢不认路的扛尸人、六味地煌丸两位太太(看过她们的文我们就是好朋友)。 感谢我的编辑橘子,感谢我的朋友小菜。 感谢我的家人四个月来对我的支持。 感谢每一位订阅、打赏、留言,在长佩和微博陪伴我支持我的读者。 感谢每一个点击,下一本见。
第八十一章 番外1·唐俞韬的婚礼
年刚过半,能源央企迎便来了大规模的“退休潮”。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了大半辈子的老唐同志,掰着指头数着日子盼来了退休。他声称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拒绝了留任外部的机会,风风火火地办妥了退休手续,收拾东西告老还乡了。
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招猫逗狗享受闲暇时光,也不是急着约上老友去湖边垂钓。他翻出了封存在书房多年的笔墨纸砚,画囍字、写喜帖,亲自为儿子操办起终身大事。
不出一个星期,街坊邻居和老同学老同事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唐家那个老大不小还没个正形的儿子,终于要结婚了。
老唐17岁进入能源企业,从基础电工做到技术员、副科长、副局长,再到如今的党委书记,一路可谓是官运亨通,风生水起。
可惜人生总是不能尽善尽美,事业上顺风顺水的他却与妻子感情不睦,早年离婚后妻子主动让出抚养权并很快再婚。老唐年轻时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不知不觉就放任他长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身自恃清高落拓不羁的做派。老唐看儿子,是既不求上进又无事业心,除了满腹用不到点子上的才气,再无半点继承自己。
就在老唐以为自己抱孙无望,退休后只能养只八哥慰藉晚年之际,远赴西藏的儿子却突然跑回家来,向他宣布自己要结婚了。老唐喜出望外,连对方姑娘姓甚名谁、家住何方都没问,不顾自己的党员身份,每日烧香拜佛,只求老天庇佑儿媳千万别改变主意。
手写的请帖发出没多久,家里就陆陆续续收到了外地朋友寄来的贺礼。儿子回来没几天又不见了人影,老唐闲来无事,便美滋滋地替他一一查看。除了一大盒验孕棒令他感到匪夷所思之外,还发现竟有一份写着“唐科长亲启”。
端着沉甸甸的包裹,老唐顿感疑惑——他从科级升到处级已经有些年头了,早已人尽皆知,为何还有人会如此称呼自己?况且贺礼理应是送给儿子的,为何会有一份署名自己?他果断拆开了包装,打算一探究竟。当看见纸盒里装的竟然是一套装帧精美、沉如石砖的《名家大师珍藏版春床七十二式图鉴》时,老唐差点当场晕了过去。
半晌才缓过来的老唐当即断定,敢如此作弄自己的,定是那位与自己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前妻无疑!
好日子定在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由于女方家在外地,按规矩唐俞韬不得不提前三天坐高铁把宋菲菲和她的家人接了过来,安顿在酒店里。
繁琐的婚礼细节令唐俞韬烦不胜烦,他借着接朋友的机会逃了出来,终于得了片刻消停。
陈云旗和三三从机场一路听着唐俞韬的唠叨到了酒店。一进门,唐俞韬就很不见外地倒在了床上。陈云旗走过去踹了他一脚,笑着说:“哥们儿,三年不见,你可真是一点没变。”
唐俞韬猛地坐起来,挤眉弄眼地说:“哥是不是还跟当年一样帅?”
陈云旗皱着眉说:“开什么玩笑,无情的岁月除了我和三三,还饶过谁?”
“我是说,你怎么还是这么啰嗦。”
唐俞韬刚要发作,放好行李的李辉找过来了。进门一见他俩,顿时大呼小叫着扑了上来。
“想死老子啦!”
三三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笑着看三人打闹。9月的H市比他想象的要热,他脱去外衣挽起袖子,转头看见自己映在落地窗上的影子,怎么看怎么像另一个陈云旗。
愈渐沉稳的气质、修长挺拔的身形、白色的衬衣和挽起的袖口——当年所有的爱慕与仰望都随着时间深深地烙在了身上,就像无名指上那枚Bvlgari罗马建筑系列的设计含义——“爱你就是变成你的样子”。
唐俞韬龇牙咧嘴地从陈云旗的钳制中挣脱出来,朝三三求救道:“三娃儿!快管管你老公啊!太暴力了!他以前可不是这样啊!”
三三回过神来,撇撇嘴说:“管不了,没名没分啊。”
唐俞韬想说“拉倒吧你俩明明戴着对戒”,还没来得及张嘴,就被按回到床上,挨了好一顿捶。
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