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从西佛国回来的佛剑来豁然之境找他,单刀直入说道,“佛牒封布已碎,我感应到它的灵气了。”
剑子看着墓碑上朱砂新填的字迹,那是如血一样的鲜艳,慢慢说道:“你们的仇,我会帮你们讨回。”
-----------------------------------------
龙剑在云上对话的内容翻译过来是这样:
剑:你能不能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龙:你叫我安静,你自己还不是整天跑来跑去,哼,双标。
剑:我修道的宗旨就是要帮助大家。
龙:地球没了谁都会照转。
剑: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龙:你有本事管闲事,你有本事放飞自我和我在一起啊。
剑:我放不下苦境,我要做一个好道士。
龙:呵呵。
为了避免麻烦,下面是龙剑那段清谈的出处,主干都是古人言。
”听然而笑”的“听“,古体字,读音同引,和听话的听除了长得一样没有任何关系。
“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府之明也。”
“命世奇杰,时时间出,如花叶递荣”出自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序》: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华叶递荣,声实相副。
“释缚脱艰,再则拯黎元、济赢劣”出处同上,化用自“夫释缚脱艰,全眞导气,拯黎元於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
“虽终归于烂焦,必一溉者后枯,一溉之功固不可轻视。”出自嵇康《养生论》:夫为稼於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
“清虚守静,少私寡欲,同乎大顺”出处同上,原句“善养生者,则不然矣, 清虚静泰, 少私寡欲……又守之以一, 养之以和, 和理日济, 同乎大顺“
第十五章
死亡火山,终岁酷热寸草不生。
剑子和佛剑一路追踪着佛牒的灵气窜动来到这里,在火山锥上止步。
“如何?”剑子看向佛剑。
“佛牒在下面。”佛剑看着火山口内不断小幅喷射的岩浆,神色坚毅,未有豫色便要往下继续走。
剑子沉吟道,“龙宿敢将佛牒留在死亡火山,必有后招。”
“无论如何,我必须取回佛牒。”佛剑神色不动。
剑子雪眉一蹙即展,目光微闪,唇边浮现毫无温度的弧度,似冰雪寒玉冷光湛湛,“不可不提防龙宿。”
沉思数息,佛剑点了点头,“怎么做?”
剑子仰头静观天上云象,又低头看向火山口中炽热的岩浆,开口道,“佛剑,助我摆阵。”却见剑子流云袖奋力一振,腾空而起,如白鹤扬起羽翮,手中拂尘在半空中划过一个圈,巨大的太极图阵在虚空隐隐浮现。
儒门暗牢。
久闭的牢门忽然打开,阳光照进来,刺得牢中久不见天日的犯人双目灼痛,流泪不止。
柏舟紧闭着眼睛,以为是龙宿前来,正要出言讥讽,却又忽然神色一变,强忍着灼痛瞪大了眼睛,看着外面一步步走进来的人。
门外的脚步声有数人,进门的却只有一个。
空气中是浓郁而新鲜的血腥味,从敞开的牢门里望出去,能看到外面倒下的数具尸体,那是守卫暗牢的儒门弟子,还有数个黑衣蒙面的刺客无声地围在牢门外。
来人一步步走近,他与留在外面的其他黑衣刺客一样的打扮,但一眼就能分辨出他的不同。
白日行凶的蒙面刺客——柏舟在心里下了结论,这群人,要么是有必胜的把握,要么就是有恃无恐,不畏惧儒门的追查和问罪。
但无论如何,那都是儒门和疏楼龙宿应该操心的,眼下最重要的,是来人是敌是友。
来人浓眉挑起,隐含霸气,目光阴鸷,只是冷冷地扫了一眼,就有无尽的压迫感。
“你是……”柏舟的脑海中忽然浮现一张威严的面孔,喃喃道,“是你,北辰胤!”
北辰胤慢慢摘下面巾,负手踱步走近,他居高临下看着眼前狼狈的犯人,长叹一声,“上一回见到儒门少使令,那是何等风采翩翩意气激扬,如今却……唉,真是怀念那时的你。”
“三王爷不远万里前来与我一晤,想必不是说闲话的。”柏舟站起来,话中带上一分急切的期待。
“是啊,我是来与儒门之主谈一笔交易的。”话音刚落,北辰胤挥手斩下,剑气如虹逼退满室的晦暗。
柏舟不退不避,被耀眼剑光吞没。
“当啷”,禁锢犯人的铁镣铐落地。
“王爷说笑了,某如今不过是担着乱党贼子之名的阶下囚,王爷走错地方了。”
“少使令久困囹圄,大约不知道,疏楼龙宿暗害傲笑红尘不成,已经堕入嗜血族,卸去儒门门主一职。如今儒门群龙无首,正是少使令重出之时。”北辰胤满意地看着柏舟脸上强自抑制的狂喜,语调分外和蔼亲切。
“好好好,疏楼龙宿,你也有今日……”柏舟脸上狂喜与愤恨交织,最后变成化不开的戾气,他极慢极慢地笑了,看向北辰胤,“王爷相助之情,我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