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他挑的款式,杨剪选的3D打印材料做指环和钻托。交换的那天晚上他们把车开到了北戴河,面朝海湾对面的秦皇岛,杨剪伸的也是左手,看着他把指环套上指尖,固定在了左边的无名指上。
后来李白也问过,你用左手写字,戴右边不是更方便吗?
杨剪从没对这问题做出过回答。
天天对着黑板消磨粉笔,横竖撇捺,这点碎光在多少学生眼里划拉过多少回了。能绕地球几圈啊?喝醉了李白这么问,他捧起杨剪的手傻笑,而那时杨剪好像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很温柔似的端详着他,也对他笑。
“拍好了拍好了,”李白定了定神,又是咔嚓几张按下去,“杨老师笑得再开心点呗?”
对了,开心。事到如今李白已经不再迷惑于自己的分量,也不会怀疑杨剪对自己的感情,他所担心的一切只剩下一件单纯的事,那就是,杨剪到底开不开心,看起来开心了,又是真的开心吗?离开北京就能让他慌张,归根结底的原因也在于此。他怕杨剪是觉得烦闷了,所以走了,他硬要去过问就是一种对空间的侵占,就像他总是觉得做高中老师太不自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那天成人礼的最后一张合影是别人给他们拍的,单独两人站在一起,杨老师的手终于离开裤袋,轻轻搂在了李白的肩侧。印着四中校徽的成年贺卡李白也被发了一张,本应提前交给家长写秘密寄语的位置上画了个笑脸,至于家长签名处,杨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张贺卡由他亲手交到李白手中,他还充满家长意味地给了李白一个踏实的拥抱,导致放在最后的誓师流程李白全程心脏都在狂跳。蹲在边上往操场看,李白能够隐约看到那个穿着灰色西装的背影,站在队伍末尾。他把贺卡托在手心,初夏的风一吹,仿佛把那片灰色吹到面前,心脏就跳得更猛了。
那时他想,是了,就是这样,做老师,哥哥应该是非常开心的。
然而那天傍晚他陪着杨剪走出校门,刚坐进车里,那人第一句话就告诉他:“我辞职了。”
“啊?”李白脱口而出。
“六月底离职,”杨剪单手握着方向盘,若无其事地倒出车位,把车头调向大路,“把这一届送进考场,再跟新老师交接一下。”
“校长放你走吗?”李白按下车窗,晒了一天,这会儿空调吹的还是热风。
“当初说的就是干够五年,之后去留看我,”杨剪笑起来,“已经六年了。”
在那之后没过两天,就有不少零碎工作找上来,李白一心想着攒钱买房的事,勤勤恳恳地往外地跑了几趟,杨剪则先是带着学生备考,短暂休息过后又被叫到区里封闭判卷,两人聚少离多了好一阵子。在日本长野的度假胜地没日没夜地干了几天的活儿,李白得知回了家也不一定能见面,之后就过到了现在,李白坐上这趟意料之外的航班。至于杨剪当初关掉暴利的课外班去做这种固定工作的原因,他从没想通过,到现在杨剪又是为什么选择辞职,他同样琢磨不出个所以然。
是不是把“动机”“目的”这种词放在杨剪身上,并且妄想能够看透,本就是件傻事?
杨剪素来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却不保证让别人也明白。
不管了。舱内广播响了起来,李白关掉剧集,把平板收回书包。杨剪正在地面等他,他就要降落了。
许多年前李白曾跟组到青海拍戏,坐的却是火车,西宁机场还是第一次来。他刚一拿回托运的两只大箱子就给杨剪打去了电话,生怕自己走丢似的,好在那人马上就接了,也顺利与他汇合,在接管他的行李之前,接住了他扑过去的那个拥抱。
好吧,先前还在想这人会不会抱自己,真见上面了,哪有工夫去等着验证。
拥抱过后,李白背过两只手,歪过头,开始在杨剪脸上细细端详。黑眼圈,黑胡茬,和身上这一片黑倒是挺配。
“直接去酒店吧。”杨剪拉着两只箱子,似是被盯得有点发毛。
“这样说很容易让我误会,”李白笑嘻嘻的,从他手里抢回一只,“哥,现在还是大白天哎。”
“……”杨剪顺势用空出的那只手拢住李白的后颈轻轻掐了掐,语气却还是那样淡淡的,好像他已经很累了,“没这个时间。”
李白想,我知道,但你摸了我脖子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晚上有时间?他往杨剪身侧靠得更近了些,“你气色很不好——”
“是啊,”杨剪眯起眼看方向标,把他往直梯带,按了地下二层,是停车场,“前几天老往医院跑。”
“医院?”李白顿时抬高声量,“你怎么了?”
“以前支教那个老校长,还记得吗?”杨剪终于侧目看他,“他住院来着,上周去世了。”
李白当然记得。青岗中学,他在那儿住了一个短暂的夏末,天天觉得自己得绝症要死了,那位对学生和蔼对混混彪悍的老爷子还给了他本古文观止,告诉他每天多念念就能获得平静。然而当时的了解仅限于此,到现在李白才知道老爷子姓孙,是南京人,一辈子没有娶妻生子,大学毕业就往西部跑了,在很多支教项目里他都属于开先河的第一批。杨剪离开凉山不久之后,教育局指派了新校长过去,于是孙老先生拎包就走,却并未回乡养老,而是继续西行,在玉树开了间民办小学,收入不多,学生也不多,日子
后来李白也问过,你用左手写字,戴右边不是更方便吗?
杨剪从没对这问题做出过回答。
天天对着黑板消磨粉笔,横竖撇捺,这点碎光在多少学生眼里划拉过多少回了。能绕地球几圈啊?喝醉了李白这么问,他捧起杨剪的手傻笑,而那时杨剪好像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很温柔似的端详着他,也对他笑。
“拍好了拍好了,”李白定了定神,又是咔嚓几张按下去,“杨老师笑得再开心点呗?”
对了,开心。事到如今李白已经不再迷惑于自己的分量,也不会怀疑杨剪对自己的感情,他所担心的一切只剩下一件单纯的事,那就是,杨剪到底开不开心,看起来开心了,又是真的开心吗?离开北京就能让他慌张,归根结底的原因也在于此。他怕杨剪是觉得烦闷了,所以走了,他硬要去过问就是一种对空间的侵占,就像他总是觉得做高中老师太不自由,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那天成人礼的最后一张合影是别人给他们拍的,单独两人站在一起,杨老师的手终于离开裤袋,轻轻搂在了李白的肩侧。印着四中校徽的成年贺卡李白也被发了一张,本应提前交给家长写秘密寄语的位置上画了个笑脸,至于家长签名处,杨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张贺卡由他亲手交到李白手中,他还充满家长意味地给了李白一个踏实的拥抱,导致放在最后的誓师流程李白全程心脏都在狂跳。蹲在边上往操场看,李白能够隐约看到那个穿着灰色西装的背影,站在队伍末尾。他把贺卡托在手心,初夏的风一吹,仿佛把那片灰色吹到面前,心脏就跳得更猛了。
那时他想,是了,就是这样,做老师,哥哥应该是非常开心的。
然而那天傍晚他陪着杨剪走出校门,刚坐进车里,那人第一句话就告诉他:“我辞职了。”
“啊?”李白脱口而出。
“六月底离职,”杨剪单手握着方向盘,若无其事地倒出车位,把车头调向大路,“把这一届送进考场,再跟新老师交接一下。”
“校长放你走吗?”李白按下车窗,晒了一天,这会儿空调吹的还是热风。
“当初说的就是干够五年,之后去留看我,”杨剪笑起来,“已经六年了。”
在那之后没过两天,就有不少零碎工作找上来,李白一心想着攒钱买房的事,勤勤恳恳地往外地跑了几趟,杨剪则先是带着学生备考,短暂休息过后又被叫到区里封闭判卷,两人聚少离多了好一阵子。在日本长野的度假胜地没日没夜地干了几天的活儿,李白得知回了家也不一定能见面,之后就过到了现在,李白坐上这趟意料之外的航班。至于杨剪当初关掉暴利的课外班去做这种固定工作的原因,他从没想通过,到现在杨剪又是为什么选择辞职,他同样琢磨不出个所以然。
是不是把“动机”“目的”这种词放在杨剪身上,并且妄想能够看透,本就是件傻事?
杨剪素来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却不保证让别人也明白。
不管了。舱内广播响了起来,李白关掉剧集,把平板收回书包。杨剪正在地面等他,他就要降落了。
许多年前李白曾跟组到青海拍戏,坐的却是火车,西宁机场还是第一次来。他刚一拿回托运的两只大箱子就给杨剪打去了电话,生怕自己走丢似的,好在那人马上就接了,也顺利与他汇合,在接管他的行李之前,接住了他扑过去的那个拥抱。
好吧,先前还在想这人会不会抱自己,真见上面了,哪有工夫去等着验证。
拥抱过后,李白背过两只手,歪过头,开始在杨剪脸上细细端详。黑眼圈,黑胡茬,和身上这一片黑倒是挺配。
“直接去酒店吧。”杨剪拉着两只箱子,似是被盯得有点发毛。
“这样说很容易让我误会,”李白笑嘻嘻的,从他手里抢回一只,“哥,现在还是大白天哎。”
“……”杨剪顺势用空出的那只手拢住李白的后颈轻轻掐了掐,语气却还是那样淡淡的,好像他已经很累了,“没这个时间。”
李白想,我知道,但你摸了我脖子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晚上有时间?他往杨剪身侧靠得更近了些,“你气色很不好——”
“是啊,”杨剪眯起眼看方向标,把他往直梯带,按了地下二层,是停车场,“前几天老往医院跑。”
“医院?”李白顿时抬高声量,“你怎么了?”
“以前支教那个老校长,还记得吗?”杨剪终于侧目看他,“他住院来着,上周去世了。”
李白当然记得。青岗中学,他在那儿住了一个短暂的夏末,天天觉得自己得绝症要死了,那位对学生和蔼对混混彪悍的老爷子还给了他本古文观止,告诉他每天多念念就能获得平静。然而当时的了解仅限于此,到现在李白才知道老爷子姓孙,是南京人,一辈子没有娶妻生子,大学毕业就往西部跑了,在很多支教项目里他都属于开先河的第一批。杨剪离开凉山不久之后,教育局指派了新校长过去,于是孙老先生拎包就走,却并未回乡养老,而是继续西行,在玉树开了间民办小学,收入不多,学生也不多,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