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1

而成。
  他所经历过的世界中,不乏度过秦朝这一辉煌的时代的。但每一个世界对事件的时期记载,都不免疏漏和不同。
  不是亲身经历之人,又怎能记着时代的细微之变。人若蜉蝣,以百年之身,记千年之事,又怎能事事精确。
  即便是活过千年万年,又能对于这份记忆,做些什么呢?去改头换面的经历着所谓的时代,最终于己……
  哼。
  姜晨面无表情,站在石桌前。蝴蝶落在粉色的桃树枝头,翅膀微动,然后停滞。似乎在静默的望着那静立的少年。他不过十二岁,容色烂漫,任人提不起警戒之心,带笑的凤眼看起来有些妖魅,但神色却是稳重冷静无比,全无任何面貌上的柔弱之气。少年穿着一身深青色锦云纹的深衣,腰间挂着一枚白色锦羽玉佩。
  雨水从伸出处凉亭的桃花枝头滴落,落入流水,微微滴答一声清响。
  游鱼微惊,四散开来。
  他的指尖落在石桌之上,轻轻抚过,一片冰凉。很显然,若是正史,目前这种立式桌椅,还不该出现。
  即便是王公贵族之家,新奇之物颇多,但王宫之中,大约也不会有人接受跪垫以外之物。
  历史要事,与他许多不同的记忆,倒是大致符合。
  今六国已灭,秦皇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之事已提上正轨。近日是因泰山封禅之事,是以丞相李斯才从书库离开,赵高抽出时间“考校”少公子胡亥秦律,程邈尚在西苑继续对小篆隶书攻坚克难。
  只是,少公子胡亥前些日子伤寒,病重晕倒,正好躲过了赵高这位外师功课之事。
  公子将闾跑过来,见他坐在树下发呆,问,“十八,父皇去看你了?”
  姜晨看着那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应答。
  对于这样的待遇,将闾早已习惯了。除却大哥扶苏和十八弟弟胡亥,父皇根本连其他孩子的姓名都不记得。因此胡亥偶尔会高傲一头也十分正常。胡亥为人怪癖,何况他跟着那个阴沉沉的赵中车府令学习,脾气难以捉摸。
  只是秦宫的儿女,对于他们的父皇,经韬纬略的千古一帝,畏惧之余,无一不爱戴崇敬。因此听闻胡亥病重,父皇前往探望时,个个羡慕不已。将闾正好是其中一个,也正好看到了胡亥而已。
  可见即便一年中只有四次帝王来考问他们功课时,他们才能见到自己的父亲,即便父皇从来都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众皇子对他的崇拜,还是分毫不减。
  将闾道,“身体如何?”
  姜晨答,“已无大碍。”
  “嗯。今日见你痊愈。我等便也心安了。过几日你能来上课,夫子一定会很开心。”
  “胡亥必到。”
  将闾:“今日长乐坊起大乐,可要去么?”
  “……”姜晨微有迟疑,继而道,“兄长一起吗?”
  将闾被他一看,心头一暖,“自然。”
  胡亥不像父皇面貌有棱有角,生的很具有攻击性。他完全继承了他母亲的美貌,一双眼睛似弯非弯,总是含着笑意,瞳色疏淡,仿佛蒙着一层雾气,看向人时,天真之色尽显。他虽不像是大哥那般轩然温柔,行立章法君子之风,却另有一番可爱之处。否则,父皇也不会如此喜爱他了。
  因此将闾似乎,也忘记了,平时总是独来独往的胡亥,此次竟应他之邀一同出宫……一对上胡亥天真烂漫的笑眼,竟将可疑抛却的一干二净,统统归之于稚子心性。
  “嗯。走。”姜晨站起身。
  将闾十分自来熟的牵起他的手,非常开心道,“好吧。随六哥走吧。”
  姜晨眉尖微蹙,也未抗拒。若他一人独自出宫,只怕宫人跟随阻碍,更令人厌烦。
  公子扶苏加冠,奉命与蒙恬将军镇守北地抵抗匈奴已有六年了。如今重归皇城咸阳,正是因封禅之事,暂代国政。
  想必嬴政也有考校扶苏之意。
  将闾对他的乖巧表示非常开心。秦国不立后,诸子无嫡庶之分。当初父皇分派内外之师,已当众讲明,秦唯才是用。此意便是说,众皇子皆有继位之选,只是要择才而用罢了。虽说如此,秦国厌恶权术倾轧,父皇也言明,若有人手足相残,阴谋相害,祸乱宫帷,他必不会全其体面,定然分尸以谢天下。
  这多年以来,秦宫之中,扶苏之才无出其右,跟随外师蒙恬六年,屡立战功。众皇子大多持赞叹佩服之思。虽有人不服,但扶苏的优秀天下尽知,因此也只能忠君之事了。
  父皇虽还未明立太子,但公子扶苏谦恭体让,德行兼备,显然已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众人心知肚明,将闾想来都是随遇而安,对于何人继位,并未有多大的意见。总归会是他的兄弟,说他随遇而安也好,说他不求进取也罢,他实在不是一个醉心权位之人。
  眼看着父皇为这泱泱秦国,操劳至此,扶苏所想,乃是为父皇分忧解难,而将闾,体谅父皇之心也有,不过实言,父皇前车之鉴,操劳国事,操劳至此,那并非将闾所愿。
  咸阳宫巍巍绵延百里,自高大的石阶而下,远望去便是层层叠叠,飞檐勾角,亭台楼阁,艳阳之下,青白石板的地面泛着刺目白光。仅正殿之前的青石广场,便有数百步之宽,正道两侧立着巨石路引,其上雕龙刻凤,精致无比。穿着黑色甲胄的侍从,手持仪仗,面容整肃,即便烈日炎炎,也依旧恪尽职守。
  仅入目之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