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

人质。
  如今老母寡嫂幼侄生死不明,自己明明带着人杀死了大津的王,创下奇功,得到的却只有怀疑和问罪。
  这样一篇檄文下来,没有大喊什么仁义礼智,也没有制造什么君权神授的玄幻假象,不说什么顾翊“出生之时有神异之景”的鬼话,只是声声控诉,却听得吴起城上守军泪流满面。
  都是边军,哪怕比嘉安靠近关中腴美之地些许,到底也是边关。
  风沙满面的边关。
  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
  前些日子津王死了的消息传来,大伙还难得吃了一次肉庆贺。转天就有朝中问罪顾将军的消息。
  一盆冷水,泼在滚烫的心口。
  都是同袍啊,顾翊尚且是屡立奇功的名将、国之盔甲,被怀疑,被警惕,被克扣,被欺辱……
  他们呢?
  他们的家小,他们的母亲,他们的妻儿兄嫂呢?
  守军们手里的兵刃慢慢放下。
  而边军还在呐喊:
  “放下武器!大家都是弟兄!我们不想对你们兵戈相向!昏君无道!我们一起反了他!”
  反了他?
  反了他!
  守城将领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兵士们的想法如何他看得清清楚楚。他知道这场仗不用打就已经输了。
  他能做的,不过是草草写下求援信,让传讯兵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而他自己,回手将兵刃插进了胸口——
  和顾翊一样。他的家眷在京中。
  顾翊的家眷消失了,所以反了。但他的家人还在京城。他守不住城,所以只能死。以免家人被治罪。
  ——皇帝接到的信里,潦草的笔迹,处处都是绝望。而这,甚至还没有提到,城破,原本的守军拿起兵刃,与叛军融为一体。
  守城的将领没能看到。
  所以快马加鞭送来的信也没提到。
  晕过去的皇帝尚不知道。吴起已破,而叛军甚至又一次壮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这两天在外面玩~嘿嘿。尽量争取按时更。
  如果请假的话之后有空肯定会补上的


第82章 第四个世界(12)
  夏翊带兵占领了吴起。
  城破当日, 他与士兵们约法三章:
  “我们是为了争一个公平,为了我们的妻儿, 为了我们的尊严。但别忘了, 我们到底是守护边关的军队, 我们的敌人是津人,是无道昏君, 是奢靡的官员,不是边关百姓。破了城, 谁敢杀人放火,杀无赦!淫人妻女,杀无赦!肆意搜刮,杀无赦!”
  “是!”
  叛军们涌入了吴起城。
  百姓们锁紧门窗, 惊惶地从门缝里往外张望。
  大军脚步在黄沙滚滚的路面踏出沉闷的声响。
  叛军们接管了衙门, 将什么乡老村正暂且“请”到厢房里待着,吃喝不愁,性命无忧, 只是不能出入,也不能叫人带出一句话一片纸去。
  夏翊叫了柱子带些会数算的兵,并城里拎来的两个账房查账。自己则带人去收拢吴起城的守军。
  守城将已领自尽而亡。
  夏翊吩咐人好好收殓,他找了其副手。
  一番商讨, 对方对夏翊这个声名远扬的将军也是敬重有加,再加上城中守军大多心都倒向了叛军, 没费多少力气,吴起的两万余守军便被叛军收编。
  夏翊叫人开了城中粮仓, 让大军整肃休息,过一日再上路。
  入夜。
  毕竟是初战告捷,夏翊也没太拘着手下的兵,叫战战兢兢的府衙下仆带人整治一桌好菜,犒赏大军。
  说是好菜,大多兵丁也不过能多分一碗带些肉末的汤。
  吴起和嘉安一样,没什么财富。
  倒是那些去查账那些,翻出不少漏洞来,一番比对,确认这苦寒之地,竟也能养出这些硕鼠。
  柱子抹着汗来报:
  “……这城里,官都是朝廷派的,但‘吏’早被三姓四门的大家把持。城西许,城东张,城南城北两大王。就说张家的老太爷,往下数,儿子辈孙子辈,竟然二十多个人待在衙门里头……清水衙门清水衙门,只账上是清水,口袋里都是油水!”
  夏翊嗤笑,头也不抬:“抄。”
  柱子脸上露出点喜色,应着就要走:“哎!”
  “等等。”
  “将军?”
  “你带人看着,不许私藏一粒米——这库里都是民脂民膏,也不知道是搜刮吴起的百姓几辈人刮下来的。”
  柱子脸垮了:“是。”
  夏翊听着音儿沮丧,抬头瞪了他一眼:“没说都不能动。不能动我抄他干什么?一半充军需,一半封在库里头,找精兵守着,到时候缓缓给民众分了。但现在不行,秩序没重新立起来,这会儿分东西,容易生乱。”
  “哎!将军您英明!”
  柱子喜滋滋地应了,带着人去了。
  整座城忙上忙下,但有夏翊三令五申在前,另有一帮他遴选的亲卫不错眼珠地盯着,没人敢胡来,乱中有序,倒也安生。
  忙忙碌碌一整天,至晚间的时候,夏翊站在墙头,手里有一搭没一搭拿着酒壶喝酒。
  下头的亲兵报军需官找,他懒懒伸手示意下头人上城头。
  军需官仰起头,看见他们的大将军脸上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似乎已微醺,面孔在城头火把的映衬下,眼角竟似有一抹嫣红。
  军需官看到恍惚了一下,这时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