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着拍摄脚本四个大字,苏格注意到本子的页角因为被翻阅过很多遍而有些起毛。
  “什么是有力量有分量的东西,足以成为片子的灵魂?”甘谦笑了笑,拍拍面前的厚本子,“其实刚接触这个题材,有很多很多想拍的东西,但什么都拍,不知道取舍,就会成了流水账。所以啊,让观众愿意跟着你的片子走到最后,就要把有意思的点给拎出来排个序,要出个故事线。”
  苏格接过翻开本子,只见上头用视听语言写了大段大段的话,不少地方,甘谦亲自给画上了分镜。
  “纪录片也要写脚本的吗?我以为只要真实记录下来就好。”苏格有几分不解。
  甘谦哑然笑道:“这东西和拍故事片在流程上可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个好脚本是优秀纪录片的基础。只不过我们不能把拍摄对象搞成演员,否则就失去了记录的意义所在。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让观众觉得好看有意思嘛。”
  只见脚本上写着:静谧的城市郊区背景,年轻人缓缓走到院子里的块石头前停住。他抬手抚上石头的开窗部分,背对着镜头留下个剪影。
  旁白:这是苏格,不久前,他刚参加完平洲公盘,带回几块翡翠原石……
  “等你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拍解石的这部分内容吧。”


第67章
  今天在镜头下要展示解开的有两块石头, 块大的块小的。
  大早, 在翠逸居外头拍了些引入镜头作为素材后,行人涌入了院子里。
  今天因为拍摄,翠逸居暂停营业。店员们担心打扰到苏格等人, 没人到院子里来,个个窝在小楼里, 挤在窗户前看院子里的景象,目光里全是好奇和兴奋。
  甘谦确定好构图, 告诉苏格会儿他在镜头内的活动范围后, 架好机器准备开拍。
  今天天还算晴, 阳光让画面明暗显得反差有点大, 在甘谦的指示下, 灯光师过来加了个反光板补了下光。看了看镜头, 确认没问题后,甘谦朝苏格比了个手势,打开了拍摄开关。
  监视器里,少年的皮肤在阳光下显得十分细腻, 他侧脸对着镜头,将脸侧线条完美展露出来, 睫毛很长, 上头跳动着细细碎碎的光芒,鼻子很秀气, 鼻尖的弧度恰到好处。
  镜头移到他的手上,那双细长的手捧着块不大的石头, 白嫩如葱段样的手指、透着粉修剪齐整的指甲盖映衬着上头有着深色皮壳的原石,下就晃了人眼。
  “真好看啊……”凑到甘谦跟前的陈易,喉咙上下动了动,莫名觉得耳根子有些热,看着监视器里的画面低声感叹了句,也不知道是在说那双手还是手上捧着的石头。
  甘谦瞪了眼他,陈易缩了缩脖子,比了个往嘴上拉拉链的手势。
  重新将目光凝聚在监视器里的画面上,甘谦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真好看啊。
  虽说是纪录片,宗旨是记录真实、育人和引人思考,但到底也是希望在可行的范围内,收视率稍微高那么点点,看得人多些些。
  苏格的加入,为本身科普意味极浓的片子增添了分别样的色彩。
  少年面对着镜头,丝毫不露怯,仿佛周围什么都没有般做着自己的事情。甘谦虽说是纪录片导演,学生时期也导过不少故事片,拿过些奖,和不少明星有过合作。
  而其面对镜头自如应对、仿若无物的,新人很少能做得到。很多哪怕是演过四五部戏的演员,面对镜头还是不由自主会拘谨、放不开。
  眼前的苏格,就好像为镜头而生般。甘谦心里微微摇头,立马又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不,不是为镜头而生,而是天然为了成为聚焦点而生。
  他站在那里,身上的自信和灵气就能不知不觉让人把目光放到他身上。
  镜头会成百倍地放大个人的缺陷,也会成百倍地放大个人的优势。苏格属于后者。
  甘谦不由期待成片剪出来会是什么样子。
  苏格拿起那块小的石头稍微掂了掂,这块石头约莫有两个手掌大小,皮壳很薄,开窗部分稍微往里磨了磨,就隐隐约约露出点翠色来。这是他在平洲公盘的战利品之。
  “这是达马坎场口的石头。”苏格的声音悠悠荡起,透过他上方的收音设备清晰传到了戴着耳机的甘谦和副导演那里。
  两人脸色在同时间认真了许多,副认真倾听的样子。
  少年声音清朗,此番说起话来不像那些播音专业的人口的播音腔,但另有番动听的韵味。
  “达马坎位于香洞场区西南,这里的翡翠原石大多是白砂皮和黄砂皮,没有黑砂皮,这是达马坎与其它场口的个重要区别。”
  手指在皮壳上摩挲了下,这石头圆滚滚的,形状还算规则,入手很是细腻。
  “达马坎的翡翠原石普遍比较小,5kg以上的很少,这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苏格将石头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没有多说。后面相关的科普次性说多了观众听着未免无聊,甘谦告诉过苏格,纪录片在后期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做背景补充,这点不需要苏格操太多心。
  苏格拿起旁边的粉笔,细细端量了下,而后拿起粉笔在石头上画了三条线。
  镜头靠近,苏格手指划过皮壳,解释道:“看这块石头的表皮,黄红皮,沙砾很细。沙细的话表示肉质细腻,般可达冰种或糯化。”
  又打开强光手电筒往蟒带的边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