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

,别人可能不太能理解,但我感受的很真切。”
  “两年后,寺院寄回他的度牒,修书告诉我他意外离世的消息,说是一段善缘。”
  “那日寺院里的香客,有带着小孩来的。小孩子顽皮,在后山的池塘不慎落水。故事就是这样巧合,我儿子为救那个落水的小女孩,丧身池塘。后来尸体被打捞起来,也就变成了现在这一方墓碑。”
  老太太的故事讲完了,仿佛讲过很多次。她并不期待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评判,只是一遍一遍诉说。一个人活到现在,挺寂寞的。
  可有时候,人的一生,就是这么荒诞。
  萧衡几次张口,欲言又止,他实在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天色不早了,老太太起身告别,廖昀道声“珍重”,也站了起来。
  廖昀戳了戳萧衡:“在想什么?”
  “没什么,就是......有你真好。”
  廖昀轻轻拉住廖昀的手腕:“那我们也走吧。”
  “走。”
  ****
  回去的车上,廖昀好像累极了。
  廖昀偏头枕在萧衡的肩上,睡得很熟。傍晚的风有点凉,萧衡小心翼翼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轻轻给廖昀盖在身上。有一根睫毛掉落在廖昀的眼睑下面,萧衡俯身轻轻一吹,睫毛不见了。
  糟心的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


第63章 天涯食肆
  廖昀的餐馆已经开张,廖昀不在,赵耀就是老板。
  当然,廖昀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在的,他成天泡在萧衡那里,放心当个甩手掌柜,把一切事情都交给赵耀处理。
  廖昀信得过赵耀的能力,赵耀也乐在其中,每天拿着超额工资,忙上忙下,有滋有味。
  已经试营业三个多月,餐馆经营的很成功。廖昀和赵耀亲自操刀,从餐馆的装修,到宣传,以及菜品的质量,都很仔细。开业之前,廖昀研究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也做过不少实地考察。
  餐馆开业之前,萧衡的酒吧也重新装修整顿过。
  开业当天,廖昀的餐馆和萧衡的酒吧一同重新开张。前期宣传的好,当天整条街都热闹起来。不得不说,廖小昀做生意的头脑,比萧衡灵光很多呀。
  廖昀的餐馆门前,挂了张古朴的木质牌匾,与萧衡酒吧的牌匾,用的是同样的规制。牌匾上刻有“天涯食肆”,为的是与萧衡牌匾上刻的“到头明月”相呼应。
  关于“到头明月”的来历,廖昀之前问过萧衡。
  “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萧衡说他有段时间很喜欢这句禅诗。
  廖昀问:“生涯二字,该作何解释?”
  萧衡道:“对于一个向往自由的人,天涯既是生涯。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随心所欲,人生何处不天涯。”
  于是便有了“天涯食肆”这块匾额的来历。
  开业当天,餐馆堂前悬挂的优惠指南,实在是风格迥异。
  “第一,开业一周之内,凭酒吧消费凭证,在本店可享受全单七折优惠。”
  “第二,本店储值卡与酒吧通用。”
  “第三,没错本店老板跟酒吧老板是一家人,请大家多多关照,不要厚此薄彼。”
  廖昀下楼看见这块优惠横幅,苦笑不得,这写的也过于沙雕了吧。
  当时他只是让赵耀想个办法,趁着餐馆开业客流量大的时候,带一带酒吧的生意,没想到赵耀把优惠指南写的这么沙雕。
  “赵耀你给我出来,你看看你这都写的什么玩意儿,给我改了。谁说我跟姓萧的是一家人了?我俩的名字可不在一个户口本儿上。”
  其实是因为,廖昀觉得这么写,就跟满世界秀恩爱似的,实在有点难为情。
  萧衡过来拦住赵耀:“赵儿啊,别改了,听我的不用改,我觉得挺好。”
  廖昀:“别听他的,我才是你的老板。我让你改,你就改。”
  萧衡狡黠地看着廖昀,挑衅道:“我说廖昀,你该不会是,心疼那个七折的优惠吧。”
  “不是啊。”
  “那你就是害羞了。”
  “我懒得跟你解释。”
  不改就不改吧,也没啥好害羞的。
  ****
  酒吧经过重新装修之后,诗酒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了。既然一开始走的就是清吧这种风格,那不如就一条道儿走到黑。事实证明,重新装修一下,还是很有用的,生意好了不少。
  中堂挂着一幅毛笔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除了装修上做出一些改变,店里还上新了几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种。
  比如角落里的客人点的稠酒,稠酒是米酒的一种,产自西安。
  在西安众多声名在外的特产里,稠酒算是默默无闻的一种。
  如若一直任其默默无闻下去,未免致使美玉蒙尘,明珠暗投。
  墙上挂着一幅《梦回盛唐》的挂画,这稠酒的背景要从汉唐说起。杜甫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斗酒,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醉倒诗仙的,正是这简简单单,糯米酿制的稠酒。有位精通此道的人曾赞叹过:“它的诗歌含量要远远高于酒精含量”。
  所以梦回盛唐的两条途径不外乎:闭门读唐诗,出门饮稠酒。一壶滚烫的稠酒,濯洗了盛唐这个诗歌国度的黄金时代。
  酒已温好,萧衡给客人拎上来一只铜壶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