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份。”
“我只怕秀黎不肯。”盘黎担忧道。
“我还怕她真的肯了。”
“嗯?”
“皇帝挑的人,哪有咱们自己挑的好?”凡黎猛地坐起来,睁眼严肃道,“不行,我得让董其心亲自跑一趟,提前给秀黎送个信,叫她做好心理准备。”
盘黎笑了:“你不怕她得了消息半路就绑个顺眼的嫁了?”
“那也是她自己挑的,起码她看着顺眼。”
“胡闹。”盘黎笑着嗤了他一句,拉过他另一只手继续按压穴位,“这长临城中,可有人一门心思痴等着她呢。”
“章须啊……”凡黎犯了难,“秀黎若是跟了他,倒也不错,可他是皇子,还是嫡出的,只怕陛下不肯。”
盘黎倒不觉得:“秀黎嫁给皇子,总比嫁给其他官宦子弟让陛下安心。”
“说起来,秀黎如今快十八了,长临城中与她同龄的姑娘,怕都是孩子的娘了。”凡黎感慨,“我还记着她刚出生那会儿,皱巴巴红通通的一小团,竟也要嫁人了。”
“你怎知长临城中与她同龄的姑娘,不想像她一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那倒也是。”凡黎忍俊不禁,“一年不见,不知道咱们的小将军是否还如往日那般骄纵。”
提起胞妹,两人都轻松了些。盘黎想起上次分别时凡黎答应小妹的话,忙问:“你去年同她说南部的梨子是甜的,她嚷着要尝尝,如今可不是梨树挂果的时节,你当如何?”
“我已带了小树回来,种在家中后院里,过个两三年的就能吃了。”
“长临城种出来的,能甜得了吗?”
“我暂且带回来给她瞧瞧,叫她寻不着我的错处,怪我不守信用,待梨子挂果,我亲去一趟,或叫驻边的弟兄送了来。她这次若能嫁人留在都城,总是能吃到的。”
盘黎听他安排得妥当,点了点头,而后又问:“南部的梨子,真是甜的?”
凡黎好笑道:“我骗你做什么?这几日梨花开得正盛,再过几个月果子熟了你们就能尝到,到时你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话。”
再过了十几天,慑东军抵达长临城的消息传来。
长临城又是一番万人齐聚的景象。
这次包下茶馆酒楼的,变成了世家子弟。这之中,就包括思妹心切的盘黎和凡黎,一同来的,还有太子昆吾和三皇子章须。太子与盘黎素来交好,听说他要来此等候胞妹便说要来凑上一回热闹。章须表面上陪好友凡黎来的,实际上是为了谁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他谁也不搭理,安静地坐在一旁喝茶,任由他们揶揄调侃。
马蹄声越来越近,凡黎坐不住,半个身子探出窗户,远远看见打头一匹通体棕红的骏马上傲然坐立的姑娘,回头和另外三人说:“秀黎这一闹,赶明儿提亲的人该把将军府的门槛踩塌了。”
“那是。”昆吾抚着茶杯的边缘,笑道,“论相貌,秀黎与那长临第一美人江苓儿比起来也不让分毫,只是琴棋书画上略逊一些。”
略逊一些是客气话,琴棋画根本一窍不通,书勉强能看得过眼。
凡黎却听不得别人这么说自家妹妹:“太子殿下,要这么论起来,那江苓儿行军打仗可比秀黎逊色多了。”
昆吾也不恼,笑着道歉:“是我失言。”
盘黎也站起来,负手站在凡黎旁边,话却是对身后的昆吾说的:“凡黎开玩笑呢,太子殿下不必当真。”
“说了多少次,只我们几人的时候不必叫我太子殿下,生疏了。”
凡黎和盘黎相视笑笑,又将视线投向远处的秀黎。
等浩浩荡荡一行人马来到近前,兄弟俩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凡黎扬声喊她:“将军!”
人群中多是此起彼伏的“将军”,秀黎目不斜视,双脚一夹马肚就要飞驰出去。
凡黎一看她的动作就知道她要干什么,忙加了一句:“秀黎,二哥在这儿呢!你看哥哥一眼。”
秀黎果然看了一眼,勒紧缰绳,马在原地转了半圈,稳稳停在茶楼底下。她弯腰,在马侧挂着的布袋里翻找,翻了半天不见抬头。
盘黎忍不住问:“秀黎,在找什么?”
秀黎仰面冲他咧出一口整齐的贝齿,翻找的动作更快了一点,等人群开始疑惑的窃窃私语,她才一拍脑袋,回头冲于越招招手:“好像放你那里了。”
于越会意,从自己鼓囊囊的布袋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递给她。秀黎接过去,反手往茶馆二楼的窗口扔上去:“拿去玩吧!”
凡黎眼疾手快地接住:“长进了,知道给哥哥带礼物了。”
“我先进宫了,有话回府再说。”说着缰绳一甩,骏马不多时就跑远了。
秀黎这次只是换防,没带回降书,皇帝只在她进宫述职时夸奖了几句,再赏些金银锦缎之类,并没有特地设宴。等她从宫里出来,太阳西斜,回到府里刚好赶上晚宴。
淳于大夫人并二夫人携一众小辈等在门口,看秀黎快马加鞭赶来,一跃下马将马鞭丢在仆从怀里,怒气冲冲地走过来,笑容俱是一凝,连忙关切地围拢过去,连声问她怎么了。
秀黎纵然再气,也没忘记给娘亲和婶娘行了一礼,挽上娘亲的臂弯一同往府里走时才冷声冷气地说:“陛下让我留在长临,今日我一进宫便收了我的兵符交给二皇子陆离。”
凡黎一愕,转头去看大哥,盘黎同样错愕。兵符
“我只怕秀黎不肯。”盘黎担忧道。
“我还怕她真的肯了。”
“嗯?”
“皇帝挑的人,哪有咱们自己挑的好?”凡黎猛地坐起来,睁眼严肃道,“不行,我得让董其心亲自跑一趟,提前给秀黎送个信,叫她做好心理准备。”
盘黎笑了:“你不怕她得了消息半路就绑个顺眼的嫁了?”
“那也是她自己挑的,起码她看着顺眼。”
“胡闹。”盘黎笑着嗤了他一句,拉过他另一只手继续按压穴位,“这长临城中,可有人一门心思痴等着她呢。”
“章须啊……”凡黎犯了难,“秀黎若是跟了他,倒也不错,可他是皇子,还是嫡出的,只怕陛下不肯。”
盘黎倒不觉得:“秀黎嫁给皇子,总比嫁给其他官宦子弟让陛下安心。”
“说起来,秀黎如今快十八了,长临城中与她同龄的姑娘,怕都是孩子的娘了。”凡黎感慨,“我还记着她刚出生那会儿,皱巴巴红通通的一小团,竟也要嫁人了。”
“你怎知长临城中与她同龄的姑娘,不想像她一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那倒也是。”凡黎忍俊不禁,“一年不见,不知道咱们的小将军是否还如往日那般骄纵。”
提起胞妹,两人都轻松了些。盘黎想起上次分别时凡黎答应小妹的话,忙问:“你去年同她说南部的梨子是甜的,她嚷着要尝尝,如今可不是梨树挂果的时节,你当如何?”
“我已带了小树回来,种在家中后院里,过个两三年的就能吃了。”
“长临城种出来的,能甜得了吗?”
“我暂且带回来给她瞧瞧,叫她寻不着我的错处,怪我不守信用,待梨子挂果,我亲去一趟,或叫驻边的弟兄送了来。她这次若能嫁人留在都城,总是能吃到的。”
盘黎听他安排得妥当,点了点头,而后又问:“南部的梨子,真是甜的?”
凡黎好笑道:“我骗你做什么?这几日梨花开得正盛,再过几个月果子熟了你们就能尝到,到时你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话。”
再过了十几天,慑东军抵达长临城的消息传来。
长临城又是一番万人齐聚的景象。
这次包下茶馆酒楼的,变成了世家子弟。这之中,就包括思妹心切的盘黎和凡黎,一同来的,还有太子昆吾和三皇子章须。太子与盘黎素来交好,听说他要来此等候胞妹便说要来凑上一回热闹。章须表面上陪好友凡黎来的,实际上是为了谁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他谁也不搭理,安静地坐在一旁喝茶,任由他们揶揄调侃。
马蹄声越来越近,凡黎坐不住,半个身子探出窗户,远远看见打头一匹通体棕红的骏马上傲然坐立的姑娘,回头和另外三人说:“秀黎这一闹,赶明儿提亲的人该把将军府的门槛踩塌了。”
“那是。”昆吾抚着茶杯的边缘,笑道,“论相貌,秀黎与那长临第一美人江苓儿比起来也不让分毫,只是琴棋书画上略逊一些。”
略逊一些是客气话,琴棋画根本一窍不通,书勉强能看得过眼。
凡黎却听不得别人这么说自家妹妹:“太子殿下,要这么论起来,那江苓儿行军打仗可比秀黎逊色多了。”
昆吾也不恼,笑着道歉:“是我失言。”
盘黎也站起来,负手站在凡黎旁边,话却是对身后的昆吾说的:“凡黎开玩笑呢,太子殿下不必当真。”
“说了多少次,只我们几人的时候不必叫我太子殿下,生疏了。”
凡黎和盘黎相视笑笑,又将视线投向远处的秀黎。
等浩浩荡荡一行人马来到近前,兄弟俩脸上的笑意止都止不住。凡黎扬声喊她:“将军!”
人群中多是此起彼伏的“将军”,秀黎目不斜视,双脚一夹马肚就要飞驰出去。
凡黎一看她的动作就知道她要干什么,忙加了一句:“秀黎,二哥在这儿呢!你看哥哥一眼。”
秀黎果然看了一眼,勒紧缰绳,马在原地转了半圈,稳稳停在茶楼底下。她弯腰,在马侧挂着的布袋里翻找,翻了半天不见抬头。
盘黎忍不住问:“秀黎,在找什么?”
秀黎仰面冲他咧出一口整齐的贝齿,翻找的动作更快了一点,等人群开始疑惑的窃窃私语,她才一拍脑袋,回头冲于越招招手:“好像放你那里了。”
于越会意,从自己鼓囊囊的布袋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递给她。秀黎接过去,反手往茶馆二楼的窗口扔上去:“拿去玩吧!”
凡黎眼疾手快地接住:“长进了,知道给哥哥带礼物了。”
“我先进宫了,有话回府再说。”说着缰绳一甩,骏马不多时就跑远了。
秀黎这次只是换防,没带回降书,皇帝只在她进宫述职时夸奖了几句,再赏些金银锦缎之类,并没有特地设宴。等她从宫里出来,太阳西斜,回到府里刚好赶上晚宴。
淳于大夫人并二夫人携一众小辈等在门口,看秀黎快马加鞭赶来,一跃下马将马鞭丢在仆从怀里,怒气冲冲地走过来,笑容俱是一凝,连忙关切地围拢过去,连声问她怎么了。
秀黎纵然再气,也没忘记给娘亲和婶娘行了一礼,挽上娘亲的臂弯一同往府里走时才冷声冷气地说:“陛下让我留在长临,今日我一进宫便收了我的兵符交给二皇子陆离。”
凡黎一愕,转头去看大哥,盘黎同样错愕。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