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是什么?”刚刚出生四个月,勉强学会看书的戎纪问他的“父亲”戎先。
也许是超常的智商使然,在许多成年人都未曾想明白的时候,戎纪刚学会“意义”这个词,便问出了这句令人震惊的话。
但戎先并不觉得震惊,他觉得理所当然。
如果花费了这么多经费、精力、时间的人造人连这种水平都达不到,他当初还不如去培养人工智能了。
对于这个深奥的问题,戎先回答得很直接:“不需要意义。”
“为什么?”
“不需要就是不需要,就像门外那棵树,因为雨水和阳光,它就长在了那里。”
“那我呢?”
“你是为华鹰帝国而生。”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
“为什么没有为什么?”
戎先一皱眉:“白令,让他闭嘴。”
初次接触这个世界的戎纪有很多无法理解的事。
他问周围的人,但周围的人都愚蠢无比,不是不知道,就是无法回答出让他满意的答案,于是他自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思考了大约一个月,他夜晚即使闭着眼,也没有睡着一秒。
然后一个月后的某一天,一夜之间,他的整个身体状态就出现了异变,黑色的头发变得雪白,第二日当研究员去观察戎纪的状态时,发现他的呼吸微弱,几近死亡。
后来抢救回来,戎纪好一段时间都不说话,跟哑了一样。戎先为此恼怒至极,差点把他就地销毁,但被白令给拦住了。
花了近半个月,研究员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终于让他开了口。
“我只是想知道死亡和活着的区别。”戎纪说。
原来死亡是他自己一手主导,人造人不仅可以控制自己活着的时光,甚至还可以控制自己的死亡。
也就是说,如果他想让自己心脏停止,他就可以停止。
这让研究员们感到震惊,而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白博士白令更是为此操碎了心。
如果说,戎纪想死就能死,那么他们的实验随时都有可能失败。
明明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戎纪的表现都堪称完美到极致,但却出现了这样致命的问题。
这样一个堪称奇迹的人造人如果死了,他们没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再培养一个出来。
由于戎纪对死亡的强烈好奇心,白令头疼了许久。
直到有一天,一个研究员跟他说:“博士,你说我们人类为什么想活着,还想长命百岁?”
白令让他说。
“因为我们做的很多事,都有意义不是吗?”
“然后呢?”
“然后,您想过‘意义’这个抽象的概念是因什么而产生的吗?”
白令心烦得不行,不想跟他绕弯子:“人类不就是这种爱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找问题的生物吗?不过是随便找个理由让自己生存下去的本能罢了。”
研究员笑了:“是的,生存的本能。”
白令问:“你究竟想说什么?”
研究员看着坐在床边,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戎纪,明明不过是个八岁半的孩子,却没有一丝幼童的活泼可爱。
从出生到现在,他的脸上似乎就没有出现过什么明显的情绪波动,喜怒哀乐在他身上是找不到影子的。
因为元首说过,他的继承人不需要无用的情感,所以当初他们在进行人体培养时,就已通过基因手段将戎纪的情感进行大面积的剥夺,只留下了必要的基本情绪来维持基本的判断能力。
可现在看来,正是因为情感的剥夺,让戎纪过早地陷入了这种空洞的意义的思索过程中。
“如果有一天,我感觉不到自己的一切情绪,我想我也不会理解‘意义’这个东西。”
*
“意义”是让人快乐的东西,没有意义就不快乐,人活着就没有希望。
而失去情绪,意味着感受不到快乐。没有快乐,也就没有意义。
发现了根本问题的白令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修补方案,他们决定通过手术从戎纪的大脑内部来进行修补,但由于戎纪本身身体的特殊性,手术修补方案具有较大风险,无法实行。
不得已,他们只好采取保守治疗,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进行定期的精神治疗刺激大脑。
这种方式成功率相对较高,比较保险,只是过程极慢,效果可能不明显。
思来想去,在技术没有成熟的阶段,他们也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了。
于是,一号治疗程序——宿郢就这样诞生了。
接着……在一号治疗程序与它的主人的第一次会面中,尚未发挥任何作用的它不幸身陨。
戎纪看着地上的碎片和破烂的小球说:“我捏碎它了。”
“……”果然不是常人的手劲。
白令见状,叹了口气弯腰从破损的小球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小拇指甲盖大小的银色芯片,说:“还好没把芯片捏坏,不然你就永远失去宿郢了。”
“失去?”
白令把银色芯片交给一旁的助手,跟他解释:“也就是说,你再也见不到一号治疗程序,也就是我们刚刚命名的宿郢了。”
戎纪歪了歪头:“死亡?”
“唔,差不多算是,不过死亡这个词儿只能用在人身上,它是机器,只能叫毁坏。”
这坏了又得重新设置程序数据,可真麻烦。
果然光设置礼仪道德教导还是不够,应该把
也许是超常的智商使然,在许多成年人都未曾想明白的时候,戎纪刚学会“意义”这个词,便问出了这句令人震惊的话。
但戎先并不觉得震惊,他觉得理所当然。
如果花费了这么多经费、精力、时间的人造人连这种水平都达不到,他当初还不如去培养人工智能了。
对于这个深奥的问题,戎先回答得很直接:“不需要意义。”
“为什么?”
“不需要就是不需要,就像门外那棵树,因为雨水和阳光,它就长在了那里。”
“那我呢?”
“你是为华鹰帝国而生。”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
“为什么没有为什么?”
戎先一皱眉:“白令,让他闭嘴。”
初次接触这个世界的戎纪有很多无法理解的事。
他问周围的人,但周围的人都愚蠢无比,不是不知道,就是无法回答出让他满意的答案,于是他自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思考了大约一个月,他夜晚即使闭着眼,也没有睡着一秒。
然后一个月后的某一天,一夜之间,他的整个身体状态就出现了异变,黑色的头发变得雪白,第二日当研究员去观察戎纪的状态时,发现他的呼吸微弱,几近死亡。
后来抢救回来,戎纪好一段时间都不说话,跟哑了一样。戎先为此恼怒至极,差点把他就地销毁,但被白令给拦住了。
花了近半个月,研究员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终于让他开了口。
“我只是想知道死亡和活着的区别。”戎纪说。
原来死亡是他自己一手主导,人造人不仅可以控制自己活着的时光,甚至还可以控制自己的死亡。
也就是说,如果他想让自己心脏停止,他就可以停止。
这让研究员们感到震惊,而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白博士白令更是为此操碎了心。
如果说,戎纪想死就能死,那么他们的实验随时都有可能失败。
明明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戎纪的表现都堪称完美到极致,但却出现了这样致命的问题。
这样一个堪称奇迹的人造人如果死了,他们没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再培养一个出来。
由于戎纪对死亡的强烈好奇心,白令头疼了许久。
直到有一天,一个研究员跟他说:“博士,你说我们人类为什么想活着,还想长命百岁?”
白令让他说。
“因为我们做的很多事,都有意义不是吗?”
“然后呢?”
“然后,您想过‘意义’这个抽象的概念是因什么而产生的吗?”
白令心烦得不行,不想跟他绕弯子:“人类不就是这种爱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找问题的生物吗?不过是随便找个理由让自己生存下去的本能罢了。”
研究员笑了:“是的,生存的本能。”
白令问:“你究竟想说什么?”
研究员看着坐在床边,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戎纪,明明不过是个八岁半的孩子,却没有一丝幼童的活泼可爱。
从出生到现在,他的脸上似乎就没有出现过什么明显的情绪波动,喜怒哀乐在他身上是找不到影子的。
因为元首说过,他的继承人不需要无用的情感,所以当初他们在进行人体培养时,就已通过基因手段将戎纪的情感进行大面积的剥夺,只留下了必要的基本情绪来维持基本的判断能力。
可现在看来,正是因为情感的剥夺,让戎纪过早地陷入了这种空洞的意义的思索过程中。
“如果有一天,我感觉不到自己的一切情绪,我想我也不会理解‘意义’这个东西。”
*
“意义”是让人快乐的东西,没有意义就不快乐,人活着就没有希望。
而失去情绪,意味着感受不到快乐。没有快乐,也就没有意义。
发现了根本问题的白令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修补方案,他们决定通过手术从戎纪的大脑内部来进行修补,但由于戎纪本身身体的特殊性,手术修补方案具有较大风险,无法实行。
不得已,他们只好采取保守治疗,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进行定期的精神治疗刺激大脑。
这种方式成功率相对较高,比较保险,只是过程极慢,效果可能不明显。
思来想去,在技术没有成熟的阶段,他们也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了。
于是,一号治疗程序——宿郢就这样诞生了。
接着……在一号治疗程序与它的主人的第一次会面中,尚未发挥任何作用的它不幸身陨。
戎纪看着地上的碎片和破烂的小球说:“我捏碎它了。”
“……”果然不是常人的手劲。
白令见状,叹了口气弯腰从破损的小球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小拇指甲盖大小的银色芯片,说:“还好没把芯片捏坏,不然你就永远失去宿郢了。”
“失去?”
白令把银色芯片交给一旁的助手,跟他解释:“也就是说,你再也见不到一号治疗程序,也就是我们刚刚命名的宿郢了。”
戎纪歪了歪头:“死亡?”
“唔,差不多算是,不过死亡这个词儿只能用在人身上,它是机器,只能叫毁坏。”
这坏了又得重新设置程序数据,可真麻烦。
果然光设置礼仪道德教导还是不够,应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