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
花婶子做好棉花机后就闲了下来,刚才是去后院打理菜地了,她刚才隐约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才出来的。
她朝沈余露出个高兴的笑,然后又进了屋里,不到一会儿就端了一碗糖水出来,示意沈余喝。
“谢谢花婶子。”沈余接过水,正好他也说的口干了。
花婶子趁着沈余低头喝水的功夫,埋怨的瞪了谭木匠一眼。谭木匠有点心虚,早知道老婆子耳朵这么好,就不让这小子进门,就在外面说了。
自从老婆子做了棉花机,整个人就闲了下来,天天就想着沈余来给她出出新主意,玩点儿不一样的。
谭木匠觉得,要是老婆子能说话,这两人肯定会聊得非常开心。一个脑子会转,总能想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一个手会动,一个好的点子,就想着做出来。
回家的时候,沈余注意沈老娘的神色十分高兴,他问,“娘,你怎么这么高兴?是有什么喜事不成?”
沈老娘看了沈余一眼,这种事儿本来不好告诉沈余的,还是她没有忍住还是说了,“有人上门来给你小丫提亲了!”
怪不得,小丫的亲事是全家最愁的,没有别的原因,他们现在这样的,高不成低不就的。说得太好,男方瞧不起他们家,要是说低了,沈老头两口子又觉得委屈了闺女,的确还要慎重。
再加上去年还有那么一档子事儿,的确有些难了。
“是哪家的?”
“桃李村的,就那办私塾的一家。”沈老娘满脸的笑,显然是极为满意的。
“小丫知道吗?”
“人生大事,自古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有什么意见?”尽管沈老娘说得硬气,但是说完还不忘四处看看,实在是这老闺女天生反骨,总是爱跟她对着来。
“娘,可不能这样,还是要小丫看看再说,她自己过日子,冷暖还是她自己知道。”
沈老娘不耐烦的摆摆手,“你也别跟我扯这些,她自己看,能给看出什么名堂不成。别学你二姐那样的,现在过成什么样子了。”
说道沈二姐,沈余没话说了,这完全就是另一个极端了。
“说道二姐,娘,你们要不要去帮忙的?”
四叔四婶想着沈二妹第一次嫁人就没有办过,加上近几月沈二妹养在他们面前,着实培养了一番感情,这次也都是媳妇挑的事儿,就打算也办一下。
“这不才十四,还有四天呢,等十六七过去也是一样的。”
“哦。”
沈余回到屋里,又继续翻出那本稻种的种植书,这书他才看了一小半。
但是他走出去都能说自己是个种水稻的能手了――理论派的。
这本书分三种种植方法,水稻的、旱稻的、还有海水稻的。
目前他就只用得上水稻和旱稻,准备的说,只有水稻,他们这边地里肥力还是太薄了些,旱稻还是等一两年再养养地再说。
第109章
“你说这方法比你去年那个方法还要强?”
“要强一些, 还没有那么麻烦。”
“那你说这法子一亩能多打几斗稻子?”
沈余觉得收成是跟他去年那个方法差不多的,只是这个种了不用竹围子围起来,省事儿一点。
“差不多, 就是不拢竹围子,在家先把稻子生芽再拿出去。”
“雀子不啄了?”沈老头还是好奇。
“到时候会再上一层泥浆,雀子哪里有这个本事儿去啄。”
沈老头觉得这个比去年那个还不靠谱, 但是去年的产量在哪里摆着, 三分地, 多打了两斗多稻子是事实。
“要不这样, 今天我们拿两亩地还是按以前种稻谷那样种, 四亩地按你去年那样种, 两亩就按你刚才说的种。”
沈余知道自己老爹这是保险的做法, 点点头,“就按爹说的办。”
都商量了下来, 沈老头才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你去年那个多打点稻子还是你今天说的这个多打点稻子?”
沈余毫不犹豫的说, “肯定是今天说的这个。”
开玩笑,一个是他胡乱折腾下来的, 一个是写在系统出品的, 怎么看怎么都是系统那个好哇。
“老五, 去年你折腾那块儿地的时候,村里不少人也都看见了,收的时候大家也都知道, 有几家人也想跟着种,想让你去教教他们。”
这事儿沈余知道,但是让他一个门外汉教多年的庄稼老把式,以前要是人说起,怎么都觉得荒谬,但是却是就是这样发生了。
沈余是不虚的,只要照着书上的教,大抵是错不了的。
“还有,你说我们加今年就只留十斤稻种,十斤稻种真的够吗?”
“够的,够的,你不也见着了,我那三分地就用了一碗稻种,最后秧苗还有多了不老少,一碗稻种也就半斤不到,八亩也就十斤差不多。”
沈老头仿佛被说服了,“那剩下的稻种就给你几个叔叔伯伯分分,他们去年就开始说起来,说有剩的就给他们留点儿。”
沈余没意义,“也给我留三四斤。”
“是给慕景留的?”
沈余点头,“他不太会地里的活计,我等下去帮忙把育秧地给他弄起来。”
“你以为你有多能干,现在就去,我跟你一道。”
慕景算是个生手了,也就沈余是个老手,沈老头干一会儿就会问沈余怎么弄的,慕景也有样学样。
花婶子做好棉花机后就闲了下来,刚才是去后院打理菜地了,她刚才隐约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才出来的。
她朝沈余露出个高兴的笑,然后又进了屋里,不到一会儿就端了一碗糖水出来,示意沈余喝。
“谢谢花婶子。”沈余接过水,正好他也说的口干了。
花婶子趁着沈余低头喝水的功夫,埋怨的瞪了谭木匠一眼。谭木匠有点心虚,早知道老婆子耳朵这么好,就不让这小子进门,就在外面说了。
自从老婆子做了棉花机,整个人就闲了下来,天天就想着沈余来给她出出新主意,玩点儿不一样的。
谭木匠觉得,要是老婆子能说话,这两人肯定会聊得非常开心。一个脑子会转,总能想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一个手会动,一个好的点子,就想着做出来。
回家的时候,沈余注意沈老娘的神色十分高兴,他问,“娘,你怎么这么高兴?是有什么喜事不成?”
沈老娘看了沈余一眼,这种事儿本来不好告诉沈余的,还是她没有忍住还是说了,“有人上门来给你小丫提亲了!”
怪不得,小丫的亲事是全家最愁的,没有别的原因,他们现在这样的,高不成低不就的。说得太好,男方瞧不起他们家,要是说低了,沈老头两口子又觉得委屈了闺女,的确还要慎重。
再加上去年还有那么一档子事儿,的确有些难了。
“是哪家的?”
“桃李村的,就那办私塾的一家。”沈老娘满脸的笑,显然是极为满意的。
“小丫知道吗?”
“人生大事,自古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有什么意见?”尽管沈老娘说得硬气,但是说完还不忘四处看看,实在是这老闺女天生反骨,总是爱跟她对着来。
“娘,可不能这样,还是要小丫看看再说,她自己过日子,冷暖还是她自己知道。”
沈老娘不耐烦的摆摆手,“你也别跟我扯这些,她自己看,能给看出什么名堂不成。别学你二姐那样的,现在过成什么样子了。”
说道沈二姐,沈余没话说了,这完全就是另一个极端了。
“说道二姐,娘,你们要不要去帮忙的?”
四叔四婶想着沈二妹第一次嫁人就没有办过,加上近几月沈二妹养在他们面前,着实培养了一番感情,这次也都是媳妇挑的事儿,就打算也办一下。
“这不才十四,还有四天呢,等十六七过去也是一样的。”
“哦。”
沈余回到屋里,又继续翻出那本稻种的种植书,这书他才看了一小半。
但是他走出去都能说自己是个种水稻的能手了――理论派的。
这本书分三种种植方法,水稻的、旱稻的、还有海水稻的。
目前他就只用得上水稻和旱稻,准备的说,只有水稻,他们这边地里肥力还是太薄了些,旱稻还是等一两年再养养地再说。
第109章
“你说这方法比你去年那个方法还要强?”
“要强一些, 还没有那么麻烦。”
“那你说这法子一亩能多打几斗稻子?”
沈余觉得收成是跟他去年那个方法差不多的,只是这个种了不用竹围子围起来,省事儿一点。
“差不多, 就是不拢竹围子,在家先把稻子生芽再拿出去。”
“雀子不啄了?”沈老头还是好奇。
“到时候会再上一层泥浆,雀子哪里有这个本事儿去啄。”
沈老头觉得这个比去年那个还不靠谱, 但是去年的产量在哪里摆着, 三分地, 多打了两斗多稻子是事实。
“要不这样, 今天我们拿两亩地还是按以前种稻谷那样种, 四亩地按你去年那样种, 两亩就按你刚才说的种。”
沈余知道自己老爹这是保险的做法, 点点头,“就按爹说的办。”
都商量了下来, 沈老头才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你去年那个多打点稻子还是你今天说的这个多打点稻子?”
沈余毫不犹豫的说, “肯定是今天说的这个。”
开玩笑,一个是他胡乱折腾下来的, 一个是写在系统出品的, 怎么看怎么都是系统那个好哇。
“老五, 去年你折腾那块儿地的时候,村里不少人也都看见了,收的时候大家也都知道, 有几家人也想跟着种,想让你去教教他们。”
这事儿沈余知道,但是让他一个门外汉教多年的庄稼老把式,以前要是人说起,怎么都觉得荒谬,但是却是就是这样发生了。
沈余是不虚的,只要照着书上的教,大抵是错不了的。
“还有,你说我们加今年就只留十斤稻种,十斤稻种真的够吗?”
“够的,够的,你不也见着了,我那三分地就用了一碗稻种,最后秧苗还有多了不老少,一碗稻种也就半斤不到,八亩也就十斤差不多。”
沈老头仿佛被说服了,“那剩下的稻种就给你几个叔叔伯伯分分,他们去年就开始说起来,说有剩的就给他们留点儿。”
沈余没意义,“也给我留三四斤。”
“是给慕景留的?”
沈余点头,“他不太会地里的活计,我等下去帮忙把育秧地给他弄起来。”
“你以为你有多能干,现在就去,我跟你一道。”
慕景算是个生手了,也就沈余是个老手,沈老头干一会儿就会问沈余怎么弄的,慕景也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