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
  屋里已经热得让人快要化掉了,外面肯定更热!
  果断拒绝。
  “让你在外面逛逛,也没说让你在太阳底下暴晒啊。”孔论道,“你随便找到商场、超市什么的进去乘凉就好了,我这边忙完了就去找你。”
  “你在哪儿?”我问。
  电话那头乱糟糟的,似乎还有小孩子打闹的声音。
  “今天是博物馆的国学宣传日,我报名来当志愿者,前两天跟你说过这件事的。”他道。
  我想了想,隐约记起他前两天好像是跟我说过志愿者的事情,还问我要不要跟他一起报名。
  “你们那里有空调吗?”我问。
  “有,冷气还挺足的。”他道。
  “那我直接去找你好了。”我道。
  说起来,《道德经》应该也属于国学经典吧?
  我还真有几分好奇他们会怎么介绍《道德经》。
  “太好了!这次活动真的超级赞!你一定会喜欢的!”他听上去似乎很激动,惹得旁边的人忍不住出声询问。
  “我有个好朋友要来!”他跟对方解释道,“他在国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绝对不会捣乱的……”
  “我只是去看看,可没说要去当什么志愿者。”我道。
  跟人打交道已经够让我头疼了,当志愿者还是免了吧……
  “这样啊……”他的语气似乎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重新恢复了活力,“没关系,你能来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进步?
  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空调。
  好吧,我已经开始以来这些现代化的东西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的确是不小的改变。
  孔论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今天一定不要穿带标语的衣服去博物馆。
  可是我的衣服基本上都带宣传标语啊!
  没办法,我只能穿上了我刚来这里时的那身衣服。
  反正是国学宣传日,穿得古风一点应该也不奇怪吧?
  话说回来,好久没穿这种宽袍大袖的衣服,忽然换上居然还觉得有点不大习惯,总有种自己在披着床单走来走去的错觉。
  不过这身衣服虽然看着不太凉快,穿在身上并不是很热,尤其是有风吹过的时候,简直就像在衣服里面装了个空调一样惬意。
  真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现在放弃了这种款式的衣服,难道是担心行动不便?
  我不知道博物馆在什么地方,所以手机推荐我打车前往目的地。
  打车是什么意思我还是知道的,毕竟我虽然天天待在家里,也不是完全与世隔绝。
  孔论通过与人交流适应现代社会,我则是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当今的一些变化。
  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租车为什么不叫租车,反而要叫做打车。
  或许这原本是什么地方的方言,结果落到笔头上便成了这样奇怪的组合吧。
  我们住的地方还算比较繁华,很快我就拦到了一辆空的出租车。
  司机是一位健谈的人,路上一直说个不停。
  “你这是汉服吧,前几天我去孔庙那边也看到有小年轻这么穿来着,大热天的也不怕中暑。”他道。
  这附近居然有有孔庙?
  我在心底暗暗记下了这件事情,打算见到孔论之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他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很开心吧?
  司机把我送到博物馆之后就离开了。
  然而到地方我才发现,这里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而且内部错综复杂的,根本就找不到孔论在哪里。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路上总有人朝我指指点点的,还有人把我拦下来拍照。
  第一次有人拦我的时候,我都吓懵了,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结果她们只是想和我拍照。
  话说回来,她们竟然管我叫移动的矿山?!
  我明明穿得很朴素啊,衣服本身并不华美,而且也没有带那些乱七八糟的配饰。
  如果这样的衣服他们都说华丽,那看到孔论全盛时期的礼服岂不是要惊掉下巴了。
  那时候但凡是个读书识字的人都要学《论语》,甚至有人说出了“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的话,孔论的风头无人能及。
  即使是现在,华国也到处都能看到儒家思想的影子……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甚至到了水泄不通的地步。
  他们是把我当成吉祥物了吗?!
  正在我头疼万分的时候,孔论即使出现,把我从游客的包围中解救了出来。
  “你怎么穿成这个样子过来了?”孔论上下打量了我一番,捂着肚子笑个不停。
  有什么可笑的!不是他说不能穿印着宣传标语的衣服来找他吗?
  除了那些印着宣传标语的,我只有这身衣服了……
  “你这身衣服挺好的,特别符合主题。”孔论笑道,“真的不考虑给大家讲讲《道德经》吗?感觉他们对你还是挺有兴趣的。”
  “有什么可讲的?书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道。
  书中所言便是我心中所想,不差分毫。
  比起讲课什么的,我更关心的是厕所在什么地方。
  可能是博物馆里温度比较低的缘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想上厕所。
  “你顺着走廊一直往前,然后右转就是了。”他道,“我这边暂时走不开,你自己先随便逛逛,等忙完了我打电话给你。”
  我点头应允了。
  虽然没在华国上过公共厕所,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那么多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