眯眼,续道——
“可见骨?”
“见骨。”
孙权却长吸了一口气。
“下去罢。”
周瑜过几日便会出发,与曹仁一决于南郡。荆州,已立马在望。
他看了看摊在一边的上疏。轻轻的自语——
“公瑾。你早该知道,慧极必伤。”
第三十一章 骨殖
也许之前几日,周瑜还没想到过,他的平静便在这样一个清晨被打破。
赤壁之战已过去月余,听闻曹孟德早便北归了,却派了曹仁守那荆州门户。
南郡。甫一回来,他就用朱砂在图上此地做了个标记。
志在必得。
这一日他起身,见塌边已空空,那昨夜还折腾的他死去活来的家伙却已离去了。
近些天,那人就跟扎根在了周府一样,却一点儿为客的自觉也没有。
想到这里周瑜不禁无声的笑了笑。
接着便看到孙权的车驾停在了门外。
慌忙披衣整了整发髻,到外院中迎接。
“公瑾才起?”孙权的大眼睛里闪过一丝玩味的笑意。
周瑜只得偷偷揉了一把酸痛的腰,暗地里又将这事的始作俑者骂了一遍。
随即便是抱拳一礼。
“臣……未知主公临门,望请恕罪。”
孙权却仍是望着他笑。
“公瑾和孤还客气么。”说罢,他便随意的执起周瑜的手——
“赤壁之战大捷,公瑾也该随孤去看望看望兄长了。”
周瑜的面色忽然有些变了。
而孙权,却还是一派风情云淡的笑容,没有理会他身侧人显而易见的变化,只是直接拉着他,上了自己的车驾。
马车一路疾驰,不多时,便到了城外一处绿荫围绕中的空地。
这块空地,是孙家的族墓。
这里,躺着孙家曾经最辉煌,最伟岸的两个男人。
周瑜被拉下车时,眼前那墓碑上的字竟显得有些不真切。
故讨逆将军孙策墓。
好像有很久了。
很久都没有来过此处。坟茔上已是草色青青,看似比他处都要茂盛。
周瑜蓦然觉得有些什么不对。
却一时想不出。
他接过孙权手中香,正三拜之时,却听得孙权长叹了一口气。
“哥。我和公瑾也好久没来看你了。”
“不知你……好不好。赤壁,我们胜了,也不枉你的威名。只可惜……”说到此处,他却带着丝惋惜的神色向周瑜望了一眼。
接着他垂首低低的笑了。
“公瑾那日英发之姿,你未曾得见。”
闻听此言,周瑜持香的手微微抖了抖。
孙权却似未见。他缓步走到了墓碑之前,蹲下,与叩首的周瑜并排跪坐着,伸出手,轻轻抚摸过那墓碑上的字。
“哥。我和公瑾,都挺想你的。”
“仲谋……”
他这副样子,让周瑜想起了很多年以前。
他不是主公,他亦不是臣。
其时他每每去寻孙策,迎门的总是个笑容明朗的小孩子,一副大人的做派躬身行礼,站起来却又是眼露狡黠。
那灿烂的笑往往伴着一种亲近的温和。
“公瑾哥,阿哥和我都很想你。”
他便总是伸出手,宠溺的在那孩子头上拍两下。
如今却不复当年。
因此他已伸到了一半的手,却生生顿在了半空,竟是左右为难。
“罢了,公瑾。”
岂料孙权却忽的收回了眼神,望着他,亦将已伸出的手握住。
“公瑾和孙瑜将军,近来可好?”
周瑜的眼睛张得很大,他不知道孙权下面究竟要说什么,但直觉告诉他,他并不想听。
孙权却只是自顾自的说下去。
“他与我哥,很像罢。孤有时喝醉,还常常认错呢。”
周瑜迟疑了很久,却仍是一字未吐,只是紧紧盯着面前人,待他接着说。
孙权却避开了他的眼神,垂首微笑道——
“不只是容貌,脾气,性格,连那份霸道……俱相似的很。”他轻轻拍了拍周瑜手背——
“还有对公瑾。”
此番,他的头却抬了起来,眼神中饱含着理解与恳切,可周瑜却觉得那里面有把利剑,割着了他的骨血,钝钝的痛。
“他倾慕公瑾许久了。还常常四处向一些故人打听你二人在一起时的轶事,连孤也告诉了他不少。”
他又淡淡笑了笑——
“现在他对公瑾的了解,可一点儿也不比兄长少了。”
周瑜的眼神已茫然。
孙权却依然盯着他的眼睛——
“公瑾若觉得与他两相交融,孤便放心了。你与兄长之间……做弟弟的实清楚的很。兄长走后,看你一人孤单操劳,心下确有不忍。”
最`新`沷`怖`网 6j6j6j.康~姆
最`新`沷`怖`网 6j6j6j.℃.〇.Μ
接着他便缓缓站起,负手而立,背对着周瑜。
“公瑾看此处坟茔,上覆的草木已如此荣茂,兄长在此处长眠也近十年了。”
他长叹一声,转过身来,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周瑜——
“有个人代替兄长照顾公瑾,总是好的。”
一君,一臣。
一是昔日兄,一为昔日弟。
却如此一跪一站的对看着,仿佛都在等待什么。
周瑜却霍然而起。目光没有望向孙权,只是紧紧盯着地面。
他抱拳,肩却在微微颤抖。
“主公说笑了。臣对讨逆将军之情,从来未变。”
他闭了闭眼,吸了一口气,接道——
“臣请同吕蒙,程普等共领军赴南郡,为主公荡平荆襄,请主公准。”
孙权微微瞥了瞥他。
没有孙瑜。他心下了然。
于是,他只是
“可见骨?”
“见骨。”
孙权却长吸了一口气。
“下去罢。”
周瑜过几日便会出发,与曹仁一决于南郡。荆州,已立马在望。
他看了看摊在一边的上疏。轻轻的自语——
“公瑾。你早该知道,慧极必伤。”
第三十一章 骨殖
也许之前几日,周瑜还没想到过,他的平静便在这样一个清晨被打破。
赤壁之战已过去月余,听闻曹孟德早便北归了,却派了曹仁守那荆州门户。
南郡。甫一回来,他就用朱砂在图上此地做了个标记。
志在必得。
这一日他起身,见塌边已空空,那昨夜还折腾的他死去活来的家伙却已离去了。
近些天,那人就跟扎根在了周府一样,却一点儿为客的自觉也没有。
想到这里周瑜不禁无声的笑了笑。
接着便看到孙权的车驾停在了门外。
慌忙披衣整了整发髻,到外院中迎接。
“公瑾才起?”孙权的大眼睛里闪过一丝玩味的笑意。
周瑜只得偷偷揉了一把酸痛的腰,暗地里又将这事的始作俑者骂了一遍。
随即便是抱拳一礼。
“臣……未知主公临门,望请恕罪。”
孙权却仍是望着他笑。
“公瑾和孤还客气么。”说罢,他便随意的执起周瑜的手——
“赤壁之战大捷,公瑾也该随孤去看望看望兄长了。”
周瑜的面色忽然有些变了。
而孙权,却还是一派风情云淡的笑容,没有理会他身侧人显而易见的变化,只是直接拉着他,上了自己的车驾。
马车一路疾驰,不多时,便到了城外一处绿荫围绕中的空地。
这块空地,是孙家的族墓。
这里,躺着孙家曾经最辉煌,最伟岸的两个男人。
周瑜被拉下车时,眼前那墓碑上的字竟显得有些不真切。
故讨逆将军孙策墓。
好像有很久了。
很久都没有来过此处。坟茔上已是草色青青,看似比他处都要茂盛。
周瑜蓦然觉得有些什么不对。
却一时想不出。
他接过孙权手中香,正三拜之时,却听得孙权长叹了一口气。
“哥。我和公瑾也好久没来看你了。”
“不知你……好不好。赤壁,我们胜了,也不枉你的威名。只可惜……”说到此处,他却带着丝惋惜的神色向周瑜望了一眼。
接着他垂首低低的笑了。
“公瑾那日英发之姿,你未曾得见。”
闻听此言,周瑜持香的手微微抖了抖。
孙权却似未见。他缓步走到了墓碑之前,蹲下,与叩首的周瑜并排跪坐着,伸出手,轻轻抚摸过那墓碑上的字。
“哥。我和公瑾,都挺想你的。”
“仲谋……”
他这副样子,让周瑜想起了很多年以前。
他不是主公,他亦不是臣。
其时他每每去寻孙策,迎门的总是个笑容明朗的小孩子,一副大人的做派躬身行礼,站起来却又是眼露狡黠。
那灿烂的笑往往伴着一种亲近的温和。
“公瑾哥,阿哥和我都很想你。”
他便总是伸出手,宠溺的在那孩子头上拍两下。
如今却不复当年。
因此他已伸到了一半的手,却生生顿在了半空,竟是左右为难。
“罢了,公瑾。”
岂料孙权却忽的收回了眼神,望着他,亦将已伸出的手握住。
“公瑾和孙瑜将军,近来可好?”
周瑜的眼睛张得很大,他不知道孙权下面究竟要说什么,但直觉告诉他,他并不想听。
孙权却只是自顾自的说下去。
“他与我哥,很像罢。孤有时喝醉,还常常认错呢。”
周瑜迟疑了很久,却仍是一字未吐,只是紧紧盯着面前人,待他接着说。
孙权却避开了他的眼神,垂首微笑道——
“不只是容貌,脾气,性格,连那份霸道……俱相似的很。”他轻轻拍了拍周瑜手背——
“还有对公瑾。”
此番,他的头却抬了起来,眼神中饱含着理解与恳切,可周瑜却觉得那里面有把利剑,割着了他的骨血,钝钝的痛。
“他倾慕公瑾许久了。还常常四处向一些故人打听你二人在一起时的轶事,连孤也告诉了他不少。”
他又淡淡笑了笑——
“现在他对公瑾的了解,可一点儿也不比兄长少了。”
周瑜的眼神已茫然。
孙权却依然盯着他的眼睛——
“公瑾若觉得与他两相交融,孤便放心了。你与兄长之间……做弟弟的实清楚的很。兄长走后,看你一人孤单操劳,心下确有不忍。”
最`新`沷`怖`网 6j6j6j.康~姆
最`新`沷`怖`网 6j6j6j.℃.〇.Μ
接着他便缓缓站起,负手而立,背对着周瑜。
“公瑾看此处坟茔,上覆的草木已如此荣茂,兄长在此处长眠也近十年了。”
他长叹一声,转过身来,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周瑜——
“有个人代替兄长照顾公瑾,总是好的。”
一君,一臣。
一是昔日兄,一为昔日弟。
却如此一跪一站的对看着,仿佛都在等待什么。
周瑜却霍然而起。目光没有望向孙权,只是紧紧盯着地面。
他抱拳,肩却在微微颤抖。
“主公说笑了。臣对讨逆将军之情,从来未变。”
他闭了闭眼,吸了一口气,接道——
“臣请同吕蒙,程普等共领军赴南郡,为主公荡平荆襄,请主公准。”
孙权微微瞥了瞥他。
没有孙瑜。他心下了然。
于是,他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