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堂上。
“公瑾与仲异倒真是一心。”
说罢正正衣冠,复又站起,朗声道:
“着你二人即日赴柴桑,捉拿邓龙。务必生擒。”
周瑜与孙瑜相互望了一眼,目光相接,便迅速闪开了。
许是已经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笑意吧。
“臣,领命。”
内室朝会已散,鲁肃却留了下来。
孙权知他必有些话须得私下才能出口,便也只静静囗坐在椅中,等众臣离去。
心里,实际是很倚重此人的,在某种程度上,比信任公瑾更甚。
鲁肃身上,有种稳重与善解人意的气质,更令人容易亲近。
“主公。”鲁肃见内殿已空,便上前一步。
“子敬有何话要对孤说?”
“仲异……身为地方令,怕是本不应出现在这内殿朝会上的罢。”鲁肃没有抬头,还是坐着拱手的姿势,衣袖便遮了大半张脸。
孙权倒是笑了。
“孤以为何事,原是为这个。”孙权以手支颌,手指缓慢的从脸上划过,似有些漫不经心。
“他是孙室宗族。又刚立了功,我见此人是可造之材,便有意擢拔一下。子敬以为如何?”
说到最后一句,他的目光又回到了鲁肃脸上,捕捉着细微的表情。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鲁肃忽的将头抬了起来,直视着孙权的眼睛,缓缓说道——
“主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有那么一瞬间,孙权不知究竟回什么好。子敬毕竟跟他多年,自己细微的眼色,感情变化,竟已经能如此体察入微了。
只是,此事的真相,若是他知道了,也必是要吓坏吧。
孙瑜。
孙权在心里暗叹了一声。此人,并非子敬所想,自己可“用”与“不用”的。
反倒是他这个主公,“用”与“不用”,取决于那“仲异”啊。
第十七章 一拳
到了江边,孙瑜才被楼船的架势惊到了。不禁想想,看来周公瑾没了自己,倒是更能才尽其用,在孙权处不便查如今的府库存银,但就这战船的样子管中窥豹,也能猜到现下确是比五年前富庶多了。
正想的出神,肩上却被拍了一下。
“将军还不登船?”周瑜早已换了一火红战袍,笑的温润。
“这楼船,是公瑾督造的?”惊叹之余,便是喜悦,自然随口便问了。
“将军真当我三头六臂?终日里连水军都练不过来。”周瑜挑了挑眉,继续道——
“伯符走的时候,水军还不成气候……我孙吴自据长江天堑,必要有支各面俱佳的水军方才能保得江山无虞。”顿了顿,复又向身后看了一眼。
“战船嘛,多是子明督造的,他倒是颇擅长这差事。”
“末将惶恐。”周瑜身后那人闻言,赶忙把头低下,抱拳施礼。
孙瑜又不禁皱了皱眉。当年他还做主公之时,这吕子明尚人微言轻,几年而已,倒几乎成了周瑜身边的左膀右臂。自己心下倒也清楚此人颇为耿直,可……就是有点不舒服。
打听战船的兴致一扫而空。孙瑜淡淡道:
“上船吧。”
柴桑本不甚远,加之自家地盘,激流浅滩都熟识的很,顺风而行,一日之内,便可直抵。
周瑜命人打了几条活鱼,权做羹食。战时不比往日,造饭向来是越简单越好;这江里的生鲜,便往往是最最主要的菜肴。江鱼味美,倒也别有风味。
当兵卒来报可以用饭之时,二人正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变得绯红的天色,心知黄昏已至,今晚应就可与那邓龙相遇。
“想必今夜便可收拾了那小鱼小虾。”周瑜回首,微微笑着说了句,取了块干净帕子,净了净手,复又理了理被江风吹散的乱发。
这细微的小动作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几许风华,看的孙瑜怔了一怔。
舔了舔干燥的嘴唇,不由得又有些想念起几日前那一夜。
那质感极好的肌肤,温暖的胸膛,乌木般的发丝和白玉般的颈项……
船只遇到风浪,颠簸了一下。
孙瑜心里流氓的小分子便随着这一颠有点儿沸腾了。
“公瑾……”努力做出一副难受的样子,蓄意往那人身上靠去,还得寸进尺的攀上对方肩膀。
“我…不惯水战…这楼船,乘着有些晕……”
说罢便真的眼一闭心一横,向着那微微起伏的胸膛就倒过去了。
“晕船……”周瑜一手架着他,皱着眉,似乎在思索什么。
“瑜倒是有一法可治。”
孙瑜正享受间,忽听他如此说,便条件反射般的睁开眼……
然后就看到周瑜一记完美的出拳,挟着劲风过来,直袭面门。
然后,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孙瑜跌坐在地上,眼前金星乱舞。模糊间,只看到周瑜的脸近在咫尺,邪魅到可恨的笑容就挂在他脸上。
“将军,还晕否?”
孙瑜恨得牙痒痒,只得挤出几个字——“更晕了。”
闻言那人似乎更加开心。“那就对了。这叫以毒攻毒。”
说罢,周瑜便潇洒的坐在了甲板上的一张木椅上,一撩下摆——
“上鱼吧。”
于是,现下已然分不清是真晕还是假晕的绥远将军,便顶着一片乌青的眼圈坐在下首,忿忿的插着面前的鱼,幻想它们都姓周。
“公瑾与仲异倒真是一心。”
说罢正正衣冠,复又站起,朗声道:
“着你二人即日赴柴桑,捉拿邓龙。务必生擒。”
周瑜与孙瑜相互望了一眼,目光相接,便迅速闪开了。
许是已经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笑意吧。
“臣,领命。”
内室朝会已散,鲁肃却留了下来。
孙权知他必有些话须得私下才能出口,便也只静静囗坐在椅中,等众臣离去。
心里,实际是很倚重此人的,在某种程度上,比信任公瑾更甚。
鲁肃身上,有种稳重与善解人意的气质,更令人容易亲近。
“主公。”鲁肃见内殿已空,便上前一步。
“子敬有何话要对孤说?”
“仲异……身为地方令,怕是本不应出现在这内殿朝会上的罢。”鲁肃没有抬头,还是坐着拱手的姿势,衣袖便遮了大半张脸。
孙权倒是笑了。
“孤以为何事,原是为这个。”孙权以手支颌,手指缓慢的从脸上划过,似有些漫不经心。
“他是孙室宗族。又刚立了功,我见此人是可造之材,便有意擢拔一下。子敬以为如何?”
说到最后一句,他的目光又回到了鲁肃脸上,捕捉着细微的表情。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鲁肃忽的将头抬了起来,直视着孙权的眼睛,缓缓说道——
“主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有那么一瞬间,孙权不知究竟回什么好。子敬毕竟跟他多年,自己细微的眼色,感情变化,竟已经能如此体察入微了。
只是,此事的真相,若是他知道了,也必是要吓坏吧。
孙瑜。
孙权在心里暗叹了一声。此人,并非子敬所想,自己可“用”与“不用”的。
反倒是他这个主公,“用”与“不用”,取决于那“仲异”啊。
第十七章 一拳
到了江边,孙瑜才被楼船的架势惊到了。不禁想想,看来周公瑾没了自己,倒是更能才尽其用,在孙权处不便查如今的府库存银,但就这战船的样子管中窥豹,也能猜到现下确是比五年前富庶多了。
正想的出神,肩上却被拍了一下。
“将军还不登船?”周瑜早已换了一火红战袍,笑的温润。
“这楼船,是公瑾督造的?”惊叹之余,便是喜悦,自然随口便问了。
“将军真当我三头六臂?终日里连水军都练不过来。”周瑜挑了挑眉,继续道——
“伯符走的时候,水军还不成气候……我孙吴自据长江天堑,必要有支各面俱佳的水军方才能保得江山无虞。”顿了顿,复又向身后看了一眼。
“战船嘛,多是子明督造的,他倒是颇擅长这差事。”
“末将惶恐。”周瑜身后那人闻言,赶忙把头低下,抱拳施礼。
孙瑜又不禁皱了皱眉。当年他还做主公之时,这吕子明尚人微言轻,几年而已,倒几乎成了周瑜身边的左膀右臂。自己心下倒也清楚此人颇为耿直,可……就是有点不舒服。
打听战船的兴致一扫而空。孙瑜淡淡道:
“上船吧。”
柴桑本不甚远,加之自家地盘,激流浅滩都熟识的很,顺风而行,一日之内,便可直抵。
周瑜命人打了几条活鱼,权做羹食。战时不比往日,造饭向来是越简单越好;这江里的生鲜,便往往是最最主要的菜肴。江鱼味美,倒也别有风味。
当兵卒来报可以用饭之时,二人正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变得绯红的天色,心知黄昏已至,今晚应就可与那邓龙相遇。
“想必今夜便可收拾了那小鱼小虾。”周瑜回首,微微笑着说了句,取了块干净帕子,净了净手,复又理了理被江风吹散的乱发。
这细微的小动作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几许风华,看的孙瑜怔了一怔。
舔了舔干燥的嘴唇,不由得又有些想念起几日前那一夜。
那质感极好的肌肤,温暖的胸膛,乌木般的发丝和白玉般的颈项……
船只遇到风浪,颠簸了一下。
孙瑜心里流氓的小分子便随着这一颠有点儿沸腾了。
“公瑾……”努力做出一副难受的样子,蓄意往那人身上靠去,还得寸进尺的攀上对方肩膀。
“我…不惯水战…这楼船,乘着有些晕……”
说罢便真的眼一闭心一横,向着那微微起伏的胸膛就倒过去了。
“晕船……”周瑜一手架着他,皱着眉,似乎在思索什么。
“瑜倒是有一法可治。”
孙瑜正享受间,忽听他如此说,便条件反射般的睁开眼……
然后就看到周瑜一记完美的出拳,挟着劲风过来,直袭面门。
然后,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孙瑜跌坐在地上,眼前金星乱舞。模糊间,只看到周瑜的脸近在咫尺,邪魅到可恨的笑容就挂在他脸上。
“将军,还晕否?”
孙瑜恨得牙痒痒,只得挤出几个字——“更晕了。”
闻言那人似乎更加开心。“那就对了。这叫以毒攻毒。”
说罢,周瑜便潇洒的坐在了甲板上的一张木椅上,一撩下摆——
“上鱼吧。”
于是,现下已然分不清是真晕还是假晕的绥远将军,便顶着一片乌青的眼圈坐在下首,忿忿的插着面前的鱼,幻想它们都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