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

眼镜腿,继续埋头自己的拆解工作。
  他说:“你决定吧,我无所谓。”


第134章
  沈明洲说无所谓,邵炼当然不可能真的无所谓。
  他家小朋友困在美国回不来的时候,邵炼都想直飞过去亲自干翻资本主义了,更别说后来阿诺德教授遭到的排挤,足够邵炼把美国拉入黑名单。
  然而,国家大义面前,上过黑名单的家伙都要拖出来。
  邵炼这次不让王北壹代劳了,跟中方代表一起协商应该怎么达成合作。
  国内各大研究院主导项目,只要获得美方提名的,都加入了中方代表团,集中准备隐秘的中美会谈。
  明面上还在冷战得死去活来,私底下已经为美国计划起一长条交换清单,逐个项目的核实意见。
  伏光耀的想法和沈明洲差不多。
  他只管研究,成果给不给美国,换不换东西,都交给高科和国家决定。
  一时之间,高科话语权无限高。
  手握美国最需要的量子忆阻器芯片和万物系统,忙得邵炼驻扎在了中方代表团里,绝不可能轻易让美国得到便宜。
  相比之下,沈明洲悠闲许多。
  他收起智能眼镜研究需要的资料,自己乖乖的回省科大,在宿舍里晃了一圈,就往光量子实验室走。
  智能眼镜的研究几乎脱离了量子领域,但是沈明洲依旧将试作品拿给自己导师看。
  “我打算在边角这里,加入微型摄像头,这样可以接收更清楚的图像信号,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信息。”
  沈明洲一边解释自己的想法,一边阐述眼镜的主要应用范围。
  妄图用这样的小东西,解决视觉上的麻烦。
  伏光耀拿着眼镜,翻来覆去的看。
  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感应器,却因为沈明洲的构想,让他觉得极有实现的可能。
  在俄罗斯的时候,他就知道沈明洲在跟一些研究者、工程师接触。
  沈明洲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放弃过学习。
  哪怕他们是去做指导交流,沈明洲也愿意和俄罗斯人一起,探讨未来科技的走向。
  “想法不错,但是有一个问题。”伏光耀点了点镜框,“盲人失明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仅仅是用摄像头捕捉影像只是你要研究的第一步。怎么将影像数据传回视觉神经或者大脑神经网络,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你需要视觉研究方面的医学专家。”
  沈明洲悠闲的大学课程宣告结束,导师亲自制定的课程表里,给他加上了医学院的选修课和必修课。
  省科大人才济济,生物医学工程方面教授、讲师都有着丰富的研究经历,收到沈明洲插班学习的申请,无不感到诧异。
  高科连医疗系统都做出来了,沈明洲又是项目负责人,他还学什么生物医学?
  但是申请写得清楚,直指视觉神经,像极了要做大项目的样子。
  众所周知,医疗系统和智能医疗箱走的是基础医疗方向,涵盖各类常见病症,方便广大人民自我诊断,解约医疗资源。
  但是视觉神经研究方向更加细致高端,教授们拿着申请书一看,脑海里就想起了语气刻板的万物系统,在手机里说“您好”的语气。
  沈明洲这是……
  要做一个拥有仿生视觉的完整人工智能?
  作为万物系统应用的延伸,教授们的猜测也算正确。
  沈明洲收到了教材,耐心做起课前预习的时候,省科大生物医学院内部已经传开了。
  就读期间穿梭于军事理论、影视鉴赏课堂的研究天才,居然要来上生物医学基础课程,他们心里除了震撼之外,竟然有一点欣慰。
  伏院终于想开了!
  沈明洲终于能上点儿正经课程了!
  虽然他们生物医学不是医科,但是各门课程严谨程度不低于医科,完美符合“专业选得好天天像高考”的学科定义。
  大量的分组实验,能把青春靓丽小白菜泡蔫。
  所有沉浸在“下一学期我要预约哪一位学霸才能顺利过关”的学生们,双眼放光,目标明确。
  恨不得等着沈明洲出现,上去热情友好的问问:“嗨,沈博,需要一个实验助手吗?你看我咋样?”
  生物医学的学生,对待沈明洲空前热诚。
  新学期第一堂课,第一排学霸专席,准时出现了沈明洲的身影。
  他面前摆着一本厚重的教材,低头刷着手机上的文献。
  全息没开,周围的人不好意思凑过去看,就远远的盯着这位叱咤中俄美的天才研究员发愣。
  沈明洲去了一段时间俄罗斯,回来竟然都戴上了眼镜。
  黑色粗边框,遮住了他大半的脸。
  本打算上去提前预定助手席的学生们,见到他的样子,都纷纷伤感叹息。
  果然做研究的都逃脱不了近视命运,不过只是早晚而已。
  耿教授到达教室,并不意外沈明洲在场。
  他亲手批的申请,已经跟伏光耀做过简单沟通,并且给沈明洲的学习方式做出了最为合适的安排。
  耿教授例行点名,布置本学期的任务目标,所有学生自行分组以2到3人一组,完成相应的实验课题,期末以实验完成度进行打分。
  规则一宣布,沈明洲左手、右手两位学生腰板挺直,随时准备拉拢天才。
  结果,耿教授视线一扫,说道:“沈明洲不参与分组实验。”
  一句话,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