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

嘛。

  他要是把读心术练得再好些,就会知道邵何安想的是:明天要拍戏,一晚上不够,忍忍吧。

  *

  《白驹过隙》的第一场戏,因为周森泽住院改成以王炎景为主的戏。

  导演余亨这么安排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开机仪式费了不少劲,其他演员需要休息,而王炎景是个新人,需要单独沟通,好好磨合一下,以保证后期拍摄顺利。

  他原意如此,真到开拍的那天发现不用拍戏的其他演员几乎都来了。

  邵何安的理由特别正当,“我和他演的是同一角色的不同时期,要看看。”

  “嗯,有助于揣摩角色嘛。”余导转头问另一个主演,实力超强的戏骨陶振凤,“陶老师也是这么想的吗?”

  陶振凤笑笑,“是啊,想看看小搭档的实力。”

  说后半句的时候,她的笑容有点不对劲了。

  《白驹过隙》主要讲的是男主角姜翰义的成长过程,有一个母亲的角色贯穿始终,青年和老年都由陶振凤饰演。

  陶振凤是典型的老演员,出道多年,有脍炙人口的经典角色,获过的荣誉数不胜数。正因如此,她不需要避忌谁,行事直率,从不掩饰对搭档的看法。

  导演余亨名声在外,陶振凤信任,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怀疑。演员表一出,她就盯上了王炎景——这个小新人与她有多场对手戏,不知道实力如何。

  陶振凤留了心,早上见了主动打招呼的王炎景,尚有好感,晚上就听说这人在微博上掀起风浪。

  不多的好感一下子散掉了,她左思右想,决定亲自来片场看看。

  陶振凤明明白白地说出了意图,余导干笑不语,邵何安倒是没有按着往常淡漠的性子作壁上观,帮忙说话:

  “陶老师放心,炎景能演好。”

  炎景?陶振凤注意到了这个称呼,感觉复杂:他们是什么关系?能让邵何安夸赞的新人,究竟演得怎么样?

  要开拍了,陶振凤坐在旁边,细细观察在准备的王炎景。

  王炎景外形出色,比之前翻车的“最美少年”柯孟洋长得好看多了,气质也更为爽朗干净,换好校服往那一站分明是画里走出来的少年,养眼至极。

  这样的养眼似乎打动了余导,余导没说几分钟就宣布开拍。

  陶振凤看得一咯噔:居然放任新人自己发挥,是彻底放弃了吗?

  第一场戏是少年男主走在路上,跟路过的街坊说话。看似日常,实际上起了塑造角色的作用,每一段对话都暗藏玄机,表情需要精准拿捏,走路的姿势都要做出调整。

  细节极多,难以把握。

  场记板打响。

  王炎景一下子变了个人似的,收起片场里拘束的态度,闲适随意,融入到角色的日常状态里。

  他慢悠悠地走着,不经意一抬头,直视太阳的眼睛微微眯着却分毫不移,唇角微扬,把主角散漫外表下的韧劲给勾了出来,一举一动皆入了戏。

  陶振凤愣住了。

  她看了剧本那么多遍,对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看法,评判的标准本该是王炎景像不像。

  可看到这一幕,那些想法都不见了。

  她只觉得,剧本里那个角色活了过来,好好地站在那里。

第18章 晚上见

一开拍,余亨就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
  方才交流的时候,王炎景阐述了对角色的理解,每一个点都说到了他的心上。他特别高兴,愿意给王炎景自由发挥的机会,没怎么教。

  王炎景没有让他失望,节奏掌控得相当好,细节也给人惊喜:走路姿势的拿捏、情绪的把握,添加的小动作……所有生动的细节合起来,就是他想要的那个角色。

  不仅如此,王炎景还有把人带入戏的本事。

  少年男主一路走过去,要跟邻居张大妈谈起自己的爸妈。张大妈是个碎嘴,台词很长,饰演的演员经验再丰富也可能说秃噜嘴。

  余亨不由紧张,已经开始思考要不要靠剪辑来保全王炎景之前的完美发挥。

  他多虑了,张大妈顺利演完一点没错词,连哈哈大笑都灵性自然。

  之后,快递员骑着的小摩托在少年男主自嘲的时候灵性地抖了逗,小卖部刘老板哼着的曲儿连跑调都恰是时候,一个没出错。

  演员们好像真的是认识多年的街坊邻居,默契十足。

  余亨觉着,王炎景不仅仅是“实力强有灵气的新人演员”了,还是一条锦鲤。

  一场戏结束,他不由自主地蹦起来,大声喊了卡。

  *

  “卡!一条过!”

  余亨不用扬声器,就让激动的声音传遍了片场。

  王炎景终于放松,跟合作的演员们道谢。

  “演得太好了!”余亨主动走上来,伸手就抱,“谢谢!”

  王炎景被抱得一懵,下意识看向邵何安的方向。

  他之前跟周森泽玩个游戏,邵何安就杀到房间里质问,现在导演直接抱过来,紧得让人喘气都难,会不会把邵何安给气死?

  王炎景考虑着要不要考虑一下导演的人身安全,主动推开,瞥去一眼却发现自己多虑了。

  邵何安根本没看这边,低着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