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0

 ※※※※※※※※※※※※※※※※※※※※
  放心,四爷宫里不会再进新人了,秀女之后都要赐婚出去的,一个不会留下的。


第514章 前置
  雍正元年
  四月二十
  皇帝册封后宫事毕, 御前的太监们也都立了官阶。
  一直让宫里侧目的苏大公公, 很让人诧异地领了个懋勤殿总领太监的差事,不过仍是晋了五品。
  与敬事房总管张保公公, 四执事库总管张起麟公公,并列成了新帝登基后, 宫里品阶最高的三位内监。
  剩下潜邸进宫来的老人儿多进了奏事处, 都在御前伺候。萧二格领了尚乘轿首领太监, 也晋了八品。
  小英子如今是圆明园的太监总管, 晋六品内监, 平时不在圆明园, 也是御前伺候的。
  而与苏公公老交情的刘保卿、焦进朝两位公公,也被调到了养心殿, 做了首领太监。因为这二人在宫里的时间长,也是方便养心殿的人日后与宫里的老狐狸们来往。
  雍正爷没有再立什么御前太监总管的位置,也让宫里望风而动的内监们有些茫然。
  不过很快,宫里的人自发分了三派, 一派以原奏事处大太监陈福为首, 势为苏公公马首是瞻;一派以古董房首领太监任福来为首, 一路追随张起麟公公;剩下一派, 以慎刑司管事钟全为首, 坚持对敬事房总管张保俯首帖耳。
  这个钟全在慎刑司一向是与焦进朝打对台的,没想到焦进朝转身被提了养心殿首领太监, 成了御前的人!这让钟全跟被烈火烹了似的, 怎么看苏培盛那派人怎么不顺眼。
  不过, 宫里这样的形势,却是苏伟与张保、张起麟私下商量好的。三派人互相监督,互相挟持,偌大一个皇宫,上千的奴才,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平衡,才能让潜邸的老人们尽快站稳脚跟,扩大势力。
  四月末
  西藏形势初定,策凌敦多布狼狈逃回准噶尔后,一直龟缩不出。
  朝中大臣们计算着,也该到了对边关将士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旁人先不说,抚远大将军居中指挥,统筹策应,功不可没;年羹尧在四川一路大军的集结到粮草供应上亦可算厥功甚伟;岳钟琪一路屡出奇兵,最先平定拉萨,骁勇善战;延信平安护送格桑嘉措入藏坐床,更在最后大破策凌敦多布残兵。这四人都算战功赫赫,皇上要如何嘉赏,朝里朝外也是议论纷纷。
  抚远大将军之前有擅离职守的过错,皇上当时没追究,却不代表不会秋后算账。
  更何况,朝中谁人都知,十四阿哥允禵曾也是议储的热门人选。如今新皇登基,哪怕是亲生兄弟,怕也不会毫无芥蒂。
  而四川总督年羹尧,一直颇受今上倚重,他所举荐的人都被加以重用,皇上对他更是频频嘉奖。他的妹妹年氏,一举得封贵妃,成了后宫里,除了皇后外,最尊贵的女人。
  不过,谁也未曾想到,在皇上与内阁定下论功行赏的章程前,京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抚远大将军突然上折弹劾四川总督年羹尧与河东盐运使金启勋。金启勋纵兵杀人,假冒军功,事后草菅人命,毁灭证据。年羹尧纵容属下,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掩盖真相。
  与此同时,合阳百姓范光宗带着八百多条人命的血债,到京告御状。
  拦御驾叩阍并不容易,雍正爷日理万机,也没什么机会出宫巡游,自然也无车马可拦。范光宗也只能把状子递到都察院。
  当然,百姓递状子到都察院,等待皇帝批示,俗称“京控”。朝廷也是鼓励百姓京控,强过拦御驾叩阍的。
  不过,同是告御状,京控的结果往往是无疾而终。因为递上去的状子,十之八九是送不到皇帝眼前的。
  毕竟,皇上日理万机,没多少时间更没多少精力,去挨个处理百姓的冤屈。
  但是,范光宗的状子却有些不同,它在都察院呆了两天,就被宫里的人私下取走了。
  五月初二,养心殿
  雍正爷看着摆在案头的状纸,很长时间没有说话。
  苏伟站在他对面,又把状纸往前推了推,“你看看,十四爷没说谎,范光宗就在京里呢,郃阳的事情也是有据可查的。”
  允禵弹劾年羹尧的奏章已经送上来几天了,雍正爷却迟迟没有批示。
  “十四福晋早就跟我说过,年羹尧之前屡屡弹劾十四爷是有原因的,根本不单是为了擅离职守的事儿。他就是怕十四爷把逈阳的惨案捅出来!十四爷到了四川时,正好碰上他们派人抓那个姓范的老伯,要不是十四爷及时出手,那这件案子……”
  “这件案子怎样?”
  雍正爷抬起头,打断了苏伟的滔滔不绝,“允禵去边关,是去指挥大军入藏平叛的,还是去当八府巡按体察民情的?”
  苏伟一时没反应过来,愣在原地。
  雍正爷冷笑了一声,“他以为抓了一点年羹尧的把柄,就能抹去他犯下的错了?”
  “不是,不是那个意思,”苏伟想解释,可脑子打结,一时竟措不上词。
  “怎么不是?”
  雍正爷的神色很冰冷,“他和他那个好福晋,自从知道自己犯了大过,就开始左思右想,四处找补!他们在你身上,在皇额娘身上,下了多少功夫?如今这脑筋都堂而皇之地动到朕的身边来了,你还替他辩解?”
  “我,我……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