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

。”成凛说。
  “你,你辛苦了……”余忆小声说,“开车注意安全啊。”
  “嗯,”成凛似乎笑了笑,“你也乖乖地上床休息吧,晚安。”
  才八点就说晚安了,但是余忆听到这声晚安感觉特别甜蜜。
  还有那三个字:“乖乖地”。
  余忆红着脸回答了一声晚安之后挂断了电话。
  一觉安眠,醒过来的时候余忆感觉自己嘴角都是上扬着的。
  通往大草原的飞机航线很长,并且机场坐落在郊外,从机场再辗转坐车到大草原还需两个小时。余忆和成凛走出机场时,节目组的车子就已经在等着了。
  与之前接送他们的小轿车不同,这一次节目组租了一辆巴士,光看外表很像一辆旅游车。
  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已经占据了一半的位置,空出前几排位置给摄影组和节目嘉宾。
  成凛一上车就往后排走了过去。
  而余忆上车后则是一愣,他没想到会这么早就开始录制了。摄影机已经在巴士车里架了起来,而骆拥芳也已经在车子里等着了。
  “在草原上的节目录制时间会比较长一点,这两天的时间我们要剪成三期,要准备的节目素材就要更多了,得辛苦你们,这一次可能要真正意义上的全程被拍了。”编导说了句。
  余忆转头看了不远处的成凛一眼:“没事的,我该怎么做,你告诉我就可以了。”
  “从这边去大草原,中间会要用到两个小时,我们可能要停下来取景,还需要你和拥芳姐参与一些助兴的节目,时间就会用到更长。”编导拿着台本开始对余忆解释。
  “助兴节目?”余忆张了张嘴,“节目刚开始,就要唱歌么?”
  他的确已经对在节目里唱歌做了些准备,但是眼下在巴士车上,刚刚下飞机,他整个人都还懵着的时候,他忽然对自己唱歌这件事情丧失了信心。
  “一会儿会邀请几位当地的村民朋友来加入到我们的旅程里来,我们的助兴节目就是欣赏和配合他们的歌声,余忆如果你刚下飞机比较累,这一部分先让我来吧。”骆拥芳在一旁笑着说。
  “不累,不累。”余忆马上振作了精神,“拥芳姐,我跟你一起吧。”
  骆拥芳似乎很开心余忆会这么回答,连连点着头。导演在一旁察言观色,马上拍了拍掌,让各部门工作人员准备开始。
  通往大草原的公路,蜿蜒曲折,沿途逐渐看不见建筑物,只剩远远的层叠的山脉和近处低伏着的草地,车前头是公路和天空,往前行进的时候像是一路驶向天边。
  余忆原本坐在过道边的位置,后来忍不住了,走到前一排靠窗的位置,目不转睛地盯着迫近的天空。
  当车子停下来,几位村民上了车时,他还沉浸在对大自然的震惊和喜爱里。
  骆拥芳似乎是第二次来这里录节目,和这几位村民也早已相识一般,走上前去和村民们一一握手拥抱,嘘寒问暖。
  余忆也赶忙跟了上去。
  几位村民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皮肤因为表面遭受阳光的曝晒而显得黝黑,但是每个人的笑容都很灿烂,敦厚,单纯而且友好,余忆对这样的人几乎没有抵抗力,也朝他们露出友善的笑容。
  和余忆想象中的少数民族一般,他们热情好客,多才多艺,转身就取来好几样乐器,手指稍一拨拉就有美妙的音乐,张嘴就能唱出无比动听的声音,而且高亢,在这人烟稀少的地带,声音仿佛能一直传到天边去。
  那几样乐器,余忆只能对马头琴叫得出名字。等那几位村民第一个表演结束,他就有些迫不及待地上前抚触那几样似古筝和似二胡的乐器。
  “这个是四胡。”一位年轻的村民向他介绍,“那个是雅托克,火不思,还有马头琴。”
  余忆一边赞叹着一边点头。
  “这里面的乐器有你会的么?余忆。”那位青年又问。
  余忆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但又马上明白,这个人认识他,应该是由节目组提前介绍过他了吧。
  “我不会,”余忆摇了摇头,“乐器里面我只会钢琴,弦乐我完全不会。”
  “那我来伴奏吧,余忆你来唱一首?”青年又说。
  “我唱……可以啊,但是你们这边的歌曲我可能不太会。”余忆如实说。
  “不用,不用唱我们这边的歌曲,”青年连连摆手,“我给你伴奏,你唱一首你的歌,我记得你有一首歌特别好听的,而且是民谣。”
  “民谣?”余忆想了想,“你是说《北镇》么?”
  北镇是余忆写的一首关于自己的家乡小镇的歌曲,歌词比较偏向于诗歌形式,曲风偏民谣。那首歌曾受到不少文艺青年们的喜爱,在民谣酒吧里也曾短暂地火过一段时间。但这首歌没怎么上过大舞台,算是叫好不叫座的一首。
  “就是那首,北镇。”青年拨了拨琴弦,弹了一段旋律,正是北镇的前奏。
  余忆迟疑地看了一旁的骆拥芳一眼,他感觉在这个时候唱自己的歌并且将骆拥芳冷落在一旁并不合适,但骆拥芳马上向他投过来鼓励的眼神,他也就没有再担忧,答应了下来。
  “你跟我一块儿唱吧,”余忆说,“我觉得你的嗓音唱这首歌应该很合适。”
  青年听到这句话马上笑出了一口大白牙。
  北镇北镇,睁眼清晨,闭眼故乡。
  北镇北镇,回不了的地方。
  心头怀念,脚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