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奶说做人要恩怨分明,我觉得我欠他一句感谢。
  15.
  要找到和李燃星单独相处的时间真的挺不容易的。
  李燃星是个很优秀的人,无论在他孩童还是少年时期,他就仿佛一颗闪耀的钻石,总能吸引各种人的目光。
  我知道他或许早就忘了那天的事,但是我心里却一直记着我亏欠了他一句谢谢。
  我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
  16.
  市里的物理联赛在我们学校举行,李燃星作为学生会成员,他们是主办方,我报名参加了,想找机会碰见他。
  但我没想到李燃星也参加了,而我们甚至分到了一个组里。
  这真是我没想过的幸运。
  李燃星的参加,极大的调动了大家参加联赛的积极性,但最后只有过了初赛,决赛才需要小组合作。
  我物理其实并不那么好,我那段时间废寝忘食地学习才好容易过了初赛。
  上高中之前,我成绩一向优异,来到高中以后,课业繁重,我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或许我本身不是很聪明的人,只有很努力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成绩。
  我中考考了我们那儿第一,这才得以进这所高中,还拿到一笔不菲的资助,我上高中以后丝毫不敢懈怠,只怕自己落后于人,但不管我怎么努力,和一般男生相比,我好像数理化思维并不那么好,我自高中以来成绩不再是顶尖的那一波人了,比我厉害的人总是有的。
  高二分班我选择理科,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听他们说以后好找工作。文科好像向来有点受歧视。
  我读书就是为了之后挣钱,没有什么太高的理想,就是为了我自己能过得好,所以哪怕我理科并不好,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我还是选择了读理。
  而现在,我无比庆幸我的决定。
  如果不是因为选择了理科,我根本不可能报名参加这次联赛,没学物理,根本过不了初赛。
  17.
  决赛的时候,李燃星在我们组,他虽然才高一,但是物理非常好,他是那种理科思维很厉害的人,一些我们高二都没学过的东西他一个高一的甚至能答得滴水不漏。
  听说,他从小有这方面的兴趣,他小时候跟着他妈妈在英国,而西方那边的教育不像A国的应试教育,更注重培养人的思维方式,李燃星在联赛上大放异彩。
  他和其他几个高三的人一起拿了一等奖,听说,他以前也拿过大大小小不少奖项,包含各个领域,有的甚至是国际著名的某种奖项。
  这种奖对他而言其实不算什么,他早已习惯这种场合。
  我头一次这么清晰地感觉到我和一个人之间的差距。
  在他面前,我越发自卑,甚至无地自容。
  我没想到李燃星会主动找我说话。
  那是在高中头一次有人夸我。
  他领奖下来之后,夸我刚才做得很好,说我很细心。
  我刚才纠正了同组的一个数据错误,我这人口算能力还成,奶奶开了个小铺子,我小时候经常去那里帮忙,也锻炼出了我对数字的一点敏感。
  我这次拿了二等奖,虽然不是一等奖,但在高二整个年级,这次得奖的人也只有三个,大多是高三的。
  因为决赛采用小组模式,说起来我能得奖其实也多亏了李燃星,有他在,我们组真的占了很大便宜,别的组还在乱糟糟分析题目,我们组已经在他的安排下开始有条不紊的做事。
  那一组除了我还有两个人得了奖,包括李燃星在内一共四名,可以说是得奖人数最多的小组了。
  18.
  我当时被他夸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李燃星真的是个很好的人。
  他明明那么优秀,但在他身上见不到一点少年的轻狂,比起懵懂的大多数高中生,他为人处事早有了自己的原则和方法,他很沉稳,仅仅是跟他联赛一起相处了一会儿就能发现他很冷静,也非常理性。
  他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人。
  我看着他的样子脑海里慢慢闪过天之骄子几个字。
  他下台之后主动找了我,不仅不怪罪我那次的不礼貌,还心无芥蒂的赞扬了我。
  当时台下人很多,决赛之后大家乱糟糟的,没人注意到我们。
  我攥了下手指,从他接近我的时候开始,我的指关节就被攥得泛白。
  我本来只是想向他道谢,但我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忽然想更进一步。
  我迈出了在我高中以来最大胆的一步。
  我想请他吃饭。
  19.
  整个高二年纪,其实是没人理我的。
  那个原配的孩子——真正的王家小少爷,他有太多方法可以让我在这里不好过。
  我妈是个三儿这件事当时随着我盗窃的丑闻传遍了整个学校。
  那时候我高一,我被全校通报批评。
  我在升旗的台上对着全校念出那么一长篇检讨的时候,我听到台下的人在窃窃私语,我感受得到底下人的那种针一样扎在我身上的目光。
  我尽可能平静且不带丝毫感情的念完那篇检讨,维持着我的最后一丝自尊。
  我感觉我像是被扒了壳的刺猬,那些话那些眼神都让我感到极深的耻辱和巨大的痛苦。
  “听说他妈妈是小三……”
  “妈妈是三儿,儿子是个偷儿,真是一家子诶。”
  “这种人怎么考上我们学校的。”
  “就是啊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