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发,先去县城和吴文韬汇合,然后和致远书院的学子们,一起坐牛车前往府城。
牛车慢慢悠悠地走着,午后温暖的阳光照在吴轩身上。他被晒得昏昏欲睡,迷迷糊糊地想着,也不知道豆豆现在在干嘛。
豆豆正在田婶子家,和田婶子婆媳两个一起做鞋子。
田婶子力气大,帮豆豆纳鞋底,豆豆心思巧,给她画了好看的鞋面。
刘招娣也挑了一个好看的花样子,绷在绣架上,她问豆豆,“你怎么不跟大堂哥一块去府城?”
她和吴文寿新婚不久,最喜欢黏在一起,时常跟着吴文寿一起跑牛车送货。要是吴文寿突然出门,一走半个多月,她可受不了。
“对啊,我怎么不跟轩哥一起去呢?”豆豆也问自己。轩哥才走了一天,他已经度日如年了。
“噗嗤!”田婶子和刘招娣一起笑出了声。
“要不你现在追过去?”田婶子逗他。
豆豆摇了摇头,“我在家等他。”轩哥带他出门,处处都要照应到他,生怕他出一点意外,太累人了。他还是乖乖待在家里,给轩哥省点心吧。
豆豆每天早上起来,习惯性先写两篇大字。写完下意识想拿给吴轩检查,回过头,空荡荡的书房只有他一个人。
府试四月二十开考,连考三场,前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考两天,考完还要等着放榜。豆豆掰着手指头数了半天,不管怎么数轩哥都还要一个月才能回来。
他望着桌子上的大字,发了一会儿呆,起身又围着书架转了好几圈,最后抽出一本书开始抄写。
“元年春王正月”几个大字出现在纸上,正是他以前最讨厌的五经中的一本——《春秋》。
田婶子和刘招娣每天做两次豆腐,早上一次中午一次,下午等吴文寿出门了,她们才能闲下来做针线。豆豆也每天这个时候到田婶子家串门。
上午读书练字,下午做鞋做衣裳。
日子这么一天一天过去,转眼间到了五月初十。
这天是去吴家村村北赶集的日子,是里正固定每月去县城衙门汇报的日子,也是吴轩离开家的第二十五天。
豆豆陪田婶子去集市上买菜。轩哥不在家,他也没有什么买东西的兴致,只是百无聊赖地逛着,时不时往大路上瞅一眼。
此时差不多刚到中午,去县城办事买东西的人们都还没有往回赶,路上也没有什么往村子里来的牛车。
所以,远远出现一辆牛车的时候,就十分显眼。
第43章
豆豆一眼认出了吴轩, 扔下菜篮子就往前跑。
“豆豆,你去哪儿?”田婶子三两步追上了他, “吴轩特意叮嘱过, 让我好好看着你, 不能大悲大喜,也不能跑跑跳跳。”
“轩哥回来啦!”豆豆兴奋地指着大路上那辆牛车。
“你咋知道是他?”离的那么远, 田婶子连牛都看不清,更别说人了。
“就是轩哥, 我不会认错的。”豆豆继续兴奋地拽着田婶子往前走,“我要去接他!”
“好好好。”田婶子捡起地上的菜篮子, 跟着豆豆往大路上走。
牛车渐渐近了, 吴轩也看到了路口的豆豆,朝他挥舞着手里的包袱,大声喊道:“豆豆, 我回来啦!”
豆豆也想蹦起来大吼, 但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 只好按捺下激动的心情,乖乖站在路边。
吴轩一勒缰绳, 从车上跳了下来,拦腰抱起豆豆转了两个圈圈,“豆豆, 有没有想我!”
豆豆猛点头,“非常非常想!”
“咳咳!”田婶子看不下去了,光天化日的, 大路边上,黏黏糊糊的像什么样子。
“哎呀,田婶子也在啊!刚才不好意思没看到。”吴轩的歉道的一点诚意都没有。
田婶子把菜篮子扔牛车上,道:“先回去。有什么话你们小两口关起门来自己说。”
“来来来,你们两个都坐车上来,我载你们回去。”吴轩把车上的东西挪了挪,给两人腾出位置。
豆豆和田婶子坐了上去。
“轩哥,你怎么赶着大伯家的牛车?”豆豆问道。
吴轩轻轻一扬鞭子,牛车慢慢悠悠地走起来,“我今天一大早到的定山县城,一算日子刚好是初十,就去县衙门口找大伯,赶着他的牛车回来了。”
他和致远书院的几名学子一起回来的,牛车只把他们送到书院门口。书院离车马行太远了,他带着那么多东西也不方便,只好就近去县衙找大伯。
大伯二话不说就把牛车给了他。
“那大伯怎么回来?”豆豆担心道。
“待会儿我去接他。”吴轩道,“咱们回去先把东西放下,然后再去一趟县城。”
豆豆点头。
牛车顺着村子东边的大路,进了吴轩家的胡同。田婶子从车上下来回了家,言道不打扰他们久别重逢了。
吴轩一手一个箱子往家里扛,道:“这两箱子都是话本和游记,你无聊的时候可以拿来翻翻。这箱子是考科要用的书籍,还有从京城传来的诗文集锦,你不用动,等我有空的时候自己收拾。”
豆豆点头,帮他把门打开。
吴轩把两个大箱子放进书房里,又扛了两个箱子进卧室。
吴轩指着左边的箱子道:“这里面是布料绣线,还有我看着买的一些小玩意。府城有一家绣庄叫锦绣阁,据说是有百年传承的老字号。”
牛车慢慢悠悠地走着,午后温暖的阳光照在吴轩身上。他被晒得昏昏欲睡,迷迷糊糊地想着,也不知道豆豆现在在干嘛。
豆豆正在田婶子家,和田婶子婆媳两个一起做鞋子。
田婶子力气大,帮豆豆纳鞋底,豆豆心思巧,给她画了好看的鞋面。
刘招娣也挑了一个好看的花样子,绷在绣架上,她问豆豆,“你怎么不跟大堂哥一块去府城?”
她和吴文寿新婚不久,最喜欢黏在一起,时常跟着吴文寿一起跑牛车送货。要是吴文寿突然出门,一走半个多月,她可受不了。
“对啊,我怎么不跟轩哥一起去呢?”豆豆也问自己。轩哥才走了一天,他已经度日如年了。
“噗嗤!”田婶子和刘招娣一起笑出了声。
“要不你现在追过去?”田婶子逗他。
豆豆摇了摇头,“我在家等他。”轩哥带他出门,处处都要照应到他,生怕他出一点意外,太累人了。他还是乖乖待在家里,给轩哥省点心吧。
豆豆每天早上起来,习惯性先写两篇大字。写完下意识想拿给吴轩检查,回过头,空荡荡的书房只有他一个人。
府试四月二十开考,连考三场,前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考两天,考完还要等着放榜。豆豆掰着手指头数了半天,不管怎么数轩哥都还要一个月才能回来。
他望着桌子上的大字,发了一会儿呆,起身又围着书架转了好几圈,最后抽出一本书开始抄写。
“元年春王正月”几个大字出现在纸上,正是他以前最讨厌的五经中的一本——《春秋》。
田婶子和刘招娣每天做两次豆腐,早上一次中午一次,下午等吴文寿出门了,她们才能闲下来做针线。豆豆也每天这个时候到田婶子家串门。
上午读书练字,下午做鞋做衣裳。
日子这么一天一天过去,转眼间到了五月初十。
这天是去吴家村村北赶集的日子,是里正固定每月去县城衙门汇报的日子,也是吴轩离开家的第二十五天。
豆豆陪田婶子去集市上买菜。轩哥不在家,他也没有什么买东西的兴致,只是百无聊赖地逛着,时不时往大路上瞅一眼。
此时差不多刚到中午,去县城办事买东西的人们都还没有往回赶,路上也没有什么往村子里来的牛车。
所以,远远出现一辆牛车的时候,就十分显眼。
第43章
豆豆一眼认出了吴轩, 扔下菜篮子就往前跑。
“豆豆,你去哪儿?”田婶子三两步追上了他, “吴轩特意叮嘱过, 让我好好看着你, 不能大悲大喜,也不能跑跑跳跳。”
“轩哥回来啦!”豆豆兴奋地指着大路上那辆牛车。
“你咋知道是他?”离的那么远, 田婶子连牛都看不清,更别说人了。
“就是轩哥, 我不会认错的。”豆豆继续兴奋地拽着田婶子往前走,“我要去接他!”
“好好好。”田婶子捡起地上的菜篮子, 跟着豆豆往大路上走。
牛车渐渐近了, 吴轩也看到了路口的豆豆,朝他挥舞着手里的包袱,大声喊道:“豆豆, 我回来啦!”
豆豆也想蹦起来大吼, 但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 只好按捺下激动的心情,乖乖站在路边。
吴轩一勒缰绳, 从车上跳了下来,拦腰抱起豆豆转了两个圈圈,“豆豆, 有没有想我!”
豆豆猛点头,“非常非常想!”
“咳咳!”田婶子看不下去了,光天化日的, 大路边上,黏黏糊糊的像什么样子。
“哎呀,田婶子也在啊!刚才不好意思没看到。”吴轩的歉道的一点诚意都没有。
田婶子把菜篮子扔牛车上,道:“先回去。有什么话你们小两口关起门来自己说。”
“来来来,你们两个都坐车上来,我载你们回去。”吴轩把车上的东西挪了挪,给两人腾出位置。
豆豆和田婶子坐了上去。
“轩哥,你怎么赶着大伯家的牛车?”豆豆问道。
吴轩轻轻一扬鞭子,牛车慢慢悠悠地走起来,“我今天一大早到的定山县城,一算日子刚好是初十,就去县衙门口找大伯,赶着他的牛车回来了。”
他和致远书院的几名学子一起回来的,牛车只把他们送到书院门口。书院离车马行太远了,他带着那么多东西也不方便,只好就近去县衙找大伯。
大伯二话不说就把牛车给了他。
“那大伯怎么回来?”豆豆担心道。
“待会儿我去接他。”吴轩道,“咱们回去先把东西放下,然后再去一趟县城。”
豆豆点头。
牛车顺着村子东边的大路,进了吴轩家的胡同。田婶子从车上下来回了家,言道不打扰他们久别重逢了。
吴轩一手一个箱子往家里扛,道:“这两箱子都是话本和游记,你无聊的时候可以拿来翻翻。这箱子是考科要用的书籍,还有从京城传来的诗文集锦,你不用动,等我有空的时候自己收拾。”
豆豆点头,帮他把门打开。
吴轩把两个大箱子放进书房里,又扛了两个箱子进卧室。
吴轩指着左边的箱子道:“这里面是布料绣线,还有我看着买的一些小玩意。府城有一家绣庄叫锦绣阁,据说是有百年传承的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