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

时陷入了学术造假的泥潭中,进入调查流程,于是没有老师了,我失业了,于是回国了。”
  李沛然:“……”读博碰到这种事情真的非常尴尬,说不出来的操蛋。
  “然后你就进了娱乐圈……”李沛然真的只有在读名人传记的时候才能读到这种神奇的经历,比如梅校长,比如布莱恩·考克斯,都是中间去玩摇滚玩乐队,后来又回去搞学业的,当教授的当教授,当校长的当校长。
  他现在一下子有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整个人都有点不太真实。
  为了确认真实性,他上前捏了捏沈竟的胳膊,沈竟嘶的喊痛,“原来这是真的。”
  “哥你也是学霸好不好,不要这样。”沈竟觉得好笑,“你这样我害怕。”
  “网上那么多骂你是小学生的帖子,你也不辩驳。”李沛然想到那些帖子,想到那些帖子背后孜孜不倦的在拿这点黑沈竟的人就忍不住生气。
  他自己的事情从来不会生气,看到什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网上各种骂他糊逼,骂他作践自己,骂他还不如当初领完奖就退圈,也好永远留在神坛上。那些人巴不得他一辈子就躺在一座奖杯上。
  现在回头去想那段时间,其实只要接角色,好像也能接到,只是那几年被现实打击,心里没有来得及调整,所以也将韶华虚掷。
  但这些他都觉得没什么,他自己的人生,犯不着别人来指指点点,教你怎么去度过。
  他受不了别人骂沈竟,一句也受不了。
  沈竟听到他这么说,笑的云淡风轻,一点也不像个刚过21岁生日的人,心理年龄起码得30岁往上走:“其实我不在意他们怎么看我,学历只是一块砖,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有自己的方向,外人的评价影响不到我。”
  “我在意的,只有我在乎的人的评价。”沈竟笑笑。
  “你不展示后来,是担心扒到你导师?”李沛然想到这一层。
  沈竟闻言一愣,而后释然的笑。
  那一笑,就像找到了一个理解他的人,这一生都无憾的笑。
  “对,因为我相信他没有造假,他是我很尊敬的老师,本科跟着他学到很多,论文也是跟着他写出来的,他自己的能力非常强。学校没有硕士点,他推荐我去普林斯顿学校读完硕士回来,再继续读博。”沈竟道,“生病后又陷入纷争,学院的派系斗争残酷,在国内如果被扒出来,就会一直多一个罪名,洗起来都麻烦。我就想,我本身也不需要这点来证明,干脆隐匿起来。反正初中毕业证有了,九年义务就完成了。进入这个圈子,对我来说是圆了一个想法,剩下的对我来说就是工作。”
  “你倒是看得开。”李沛然是心中油然而生出的敬佩。换他在那个年龄,根本做不到这么淡定——不对,换他在十三岁的时候,还是个整天在刷题的初中生,十八岁也只是刚进大学、对一切都充满新奇的懵逼少年。
  他的小学初中,基本步行就能到达,高中去的重点,因为稍微有点远,只能住校,就这样每周都会回家,没放假就请假回家。是个活动范围不超过三十公里的人。
  大学前来帝都,是第一次离开出生地。也许正是因为年少时候甚少离家,后来反而只有节假日回去。
  人生前十八年循规蹈矩,从未逾越,按照标准的乖孩子剧本行走人生的李沛然,大学有幸遇到了方仲达,拍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
  然后就是一番折腾,一番起落落落。
  在外人眼中他最好的年华都虚掷了,现在想来人生的坎坷早点来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提前接受失意,接受捶打,接受谷底,此后的路,就永远是向上的路了。
  “十三岁啊……”李沛然想到沈竟在这个年龄一个人就去那么远的地方,“会孤独吗?”
  沈竟看了看自己的手,“其实还好,习惯了。再说了,每天都忙着功课,也想不到那么多东西。”
  他眼中的孤独寥若星辰。
  其实哪里有习惯之说呢?人们享受独处,并不代表他们就要一直与社会隔绝。人的社会属性注定了人渴望羁绊,彼此联系,却又恐惧联系会带来伤害。
  他一看就是娇宠蜜罐里长大的,聪明,有分寸,又独立,经受磨难,最后又能独自走出来,真的很了不起。
  “不过已经过去很久了,我成年了,我长大了。”沈竟摸了摸毕业证的封面“自己赚钱的感觉还挺好,可以走自己想走的路。”
  “阻力来自于……?”
  “我姥爷。”沈竟无奈,“我出国读物理学,他就觉得读这个不够实用,出来后对家族事业没有用途。”
  他将两个本本放好,拍了两张照片,一边弄一边说:“可我觉得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所谓的有用,有用两个字压力太大了,我只是想活下去而已。”
  “宇宙宏大,浩瀚,荒凉,死寂,却也诞生了渺小,微弱,希望,文明,这种万物的转换拯救了我。”
  这句话让外人听到可能觉得有些装逼,但走过低谷的人都能懂得那种至暗时刻阴晦的心情,将注意的中心从自己身上转移开,去关注这个世界,关注规律,关注系统性,永远谦卑,永远成长。
  李沛然伸手覆盖住他的手背,沈竟反手抓住他,目光从交织的手移向脸庞。
  “人生很苦,”李沛然认真地说,“以后的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