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爽,辟谣跑断腿。公司向几个大营销号发律师函都起不到什么作用。
胡杨几乎一夜没睡,快六点的时候在沙发上想要小憩一阵,结果睁开眼睛发现九点了,点开微博豆瓣各地方,发现敌人已经开始转移战场,骂沈竟的学历。
这点简直是胡杨的死穴。胡杨一直觉得凭沈竟的气度,他的家世和学问根本不是问题,但沈竟从来不提,他活的像是没有家人,没有过去,给公司交的也是初中毕业证。这让胡杨无奈。
沈竟因为一首歌出圈,再加上形象好,胡杨直接把他打包到综艺里,刑侦密室逃脱类综艺不容易策划,但最容易吸粉。沈竟表现的可圈可点,逻辑缜密,节目组当时为他做了一个人设,后来发现根本不需要,因为沈竟本身简直就是破次元壁的存在。
他更接近智性恋喜欢的类型,聪明,高冷,孤独,不爱说话,又带着孩子般的天真。综艺出来后直接出圈,比起那些选秀组团的成员,他很幸运。
后来合适的角色进组拍,更是火上加火。已经跻身到一线流量当中。
他缺的,是一部主役代表作,上星,收视率高,这样才能让那些始终想要踩着他的人彻底不敢动他。
胡杨带沈竟算得上轻松,家教好,说的少做的多,他很喜欢这个小孩,在他身上耗费了不少心血,而沈竟会给他答案,告诉他:值得。
这次的过路人间是非常合适的综艺,国宝级pd,爆了后会直接让他再上一个咖位,资源也会更好一点。前些天定下来过路人间的时候,他交给公司走流程,没想到慢了一步还没盖章,结果就来着这么一出。
看来下场的不止一家,图谋这么久,计划这么周密,就为狙击沈竟,也是大手笔。
胡杨冷笑。
之前有几家过来联系的时尚杂志资源又吞吞吐吐的说最近的放档期排不上,胡杨真的烦死他们这时候过来添乱,上赶着的是他们,现在厚着脸皮这么说的也是他们。
他虚伪的说没关系,说以后有机会再合作,挂断电话后,心里将这些时尚杂志资源的优先级无限往后放。
锦上添花固然可喜,雪中送炭尤为可贵。
要说彻底断绝来往,那不可能,娱乐圈捧高踩低,见风使舵,到处都是这样的人,都断绝关系那工作就无法展开了。心里再怎么讨厌你,面上还是会说话,还是会交谈,激情开麦喷人一时爽,后果料理起来麻烦。
大家见面都客客气气的,有什么心事什么话,只要不怕被扒,去匿名区,开小号,挂微派恩去海外,随便你怎么浪,不怕翻车就行。
毕竟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普罗大众的时间是多的,眼睛是尖的。
倒是有几家之前没来得及合作的,递出了橄榄枝,胡杨将行程安排完,继续在网上展开攻坚战。
舆论是一场战争,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谁率先抢到了制高点,谁就占取了先机。正如柏拉图隐喻“我们看到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的影子。”而李普曼说“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两句话都揭示了一个意思:人们相信他们相信的东西,语言是自我意识的延伸,而不仅仅是沟通。
一场舆论战所耗费的心思,比起真正的战争也不遑多让。
参与围剿的基本都是同期拍剧将要杀青,或者已经杀青,而新的剧还没定下来,都有时间录制综艺。就算没时间豁出去命也要挤出来时间,不然难道等两三年后陈PD出新综艺再抢吗?开玩笑,那时候可能已经糊穿地心了!
胡杨联系了自己手上媒体的联系方式,打听消息,以及……买料。
能够让一个带热度的新闻不再有热度的除了时间,就是新的料。
旧瓜哪有新瓜好吃,下场无路人,路人只在路边吃瓜。
所以只要保证提供新鲜好吃的瓜,再下场引导,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不自觉的被引导。
与此同时,他也和其他人碰头,看最近有没有要公布好消息的。
很多时候关系好的人都会在紧急的时候互通有无,伸手帮对方一把。因为你并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天。
出通稿驳斥恋爱之说,反黑,降热搜,洗广场,有条不紊的进行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冉冉升起的热搜。
#同款偶像#
看到这个热搜的时候胡杨简直有同款PTSD了,点进去一看自己受惊了,发起人竟然是李沛然。
@李沛然:拍戏的时候和@沈竟老师get到的最酷同款。
底下放着两张对着镜子的自拍图片,穿着标准的养蜂人的装备。眼睛都看不到。几乎没有皮肤暴露在空气中。
沈竟转发,还搭配了一句:猜猜哪个是我?
黑色T恤,黑色夹克,黑色长裤,同样颜色的帆布鞋,连帽子都是阔边帽,往下一拉,眼睛都看不到,更别提还带着黑色口罩。
胡杨甚至一下子认不出他们两个谁是谁。
沈竟上次发微博还是和李沛然去拍许柏的照片时候发的,剩下时间除了上线发广告,其他时间都不玩微博。他的粉丝已经无聊的每天给他打各种各样的榜,努力赚钱买代言了。
接近千禧年的这批艺人,他的带货能力是最强的。胡杨也会很注意不过度消耗他,为了挣快钱给沈竟接不合适的广告。
外边黑料满天飞,沈竟还在这里转微博,还这么平静,看起来
胡杨几乎一夜没睡,快六点的时候在沙发上想要小憩一阵,结果睁开眼睛发现九点了,点开微博豆瓣各地方,发现敌人已经开始转移战场,骂沈竟的学历。
这点简直是胡杨的死穴。胡杨一直觉得凭沈竟的气度,他的家世和学问根本不是问题,但沈竟从来不提,他活的像是没有家人,没有过去,给公司交的也是初中毕业证。这让胡杨无奈。
沈竟因为一首歌出圈,再加上形象好,胡杨直接把他打包到综艺里,刑侦密室逃脱类综艺不容易策划,但最容易吸粉。沈竟表现的可圈可点,逻辑缜密,节目组当时为他做了一个人设,后来发现根本不需要,因为沈竟本身简直就是破次元壁的存在。
他更接近智性恋喜欢的类型,聪明,高冷,孤独,不爱说话,又带着孩子般的天真。综艺出来后直接出圈,比起那些选秀组团的成员,他很幸运。
后来合适的角色进组拍,更是火上加火。已经跻身到一线流量当中。
他缺的,是一部主役代表作,上星,收视率高,这样才能让那些始终想要踩着他的人彻底不敢动他。
胡杨带沈竟算得上轻松,家教好,说的少做的多,他很喜欢这个小孩,在他身上耗费了不少心血,而沈竟会给他答案,告诉他:值得。
这次的过路人间是非常合适的综艺,国宝级pd,爆了后会直接让他再上一个咖位,资源也会更好一点。前些天定下来过路人间的时候,他交给公司走流程,没想到慢了一步还没盖章,结果就来着这么一出。
看来下场的不止一家,图谋这么久,计划这么周密,就为狙击沈竟,也是大手笔。
胡杨冷笑。
之前有几家过来联系的时尚杂志资源又吞吞吐吐的说最近的放档期排不上,胡杨真的烦死他们这时候过来添乱,上赶着的是他们,现在厚着脸皮这么说的也是他们。
他虚伪的说没关系,说以后有机会再合作,挂断电话后,心里将这些时尚杂志资源的优先级无限往后放。
锦上添花固然可喜,雪中送炭尤为可贵。
要说彻底断绝来往,那不可能,娱乐圈捧高踩低,见风使舵,到处都是这样的人,都断绝关系那工作就无法展开了。心里再怎么讨厌你,面上还是会说话,还是会交谈,激情开麦喷人一时爽,后果料理起来麻烦。
大家见面都客客气气的,有什么心事什么话,只要不怕被扒,去匿名区,开小号,挂微派恩去海外,随便你怎么浪,不怕翻车就行。
毕竟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普罗大众的时间是多的,眼睛是尖的。
倒是有几家之前没来得及合作的,递出了橄榄枝,胡杨将行程安排完,继续在网上展开攻坚战。
舆论是一场战争,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谁率先抢到了制高点,谁就占取了先机。正如柏拉图隐喻“我们看到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的影子。”而李普曼说“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两句话都揭示了一个意思:人们相信他们相信的东西,语言是自我意识的延伸,而不仅仅是沟通。
一场舆论战所耗费的心思,比起真正的战争也不遑多让。
参与围剿的基本都是同期拍剧将要杀青,或者已经杀青,而新的剧还没定下来,都有时间录制综艺。就算没时间豁出去命也要挤出来时间,不然难道等两三年后陈PD出新综艺再抢吗?开玩笑,那时候可能已经糊穿地心了!
胡杨联系了自己手上媒体的联系方式,打听消息,以及……买料。
能够让一个带热度的新闻不再有热度的除了时间,就是新的料。
旧瓜哪有新瓜好吃,下场无路人,路人只在路边吃瓜。
所以只要保证提供新鲜好吃的瓜,再下场引导,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不自觉的被引导。
与此同时,他也和其他人碰头,看最近有没有要公布好消息的。
很多时候关系好的人都会在紧急的时候互通有无,伸手帮对方一把。因为你并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也有这么一天。
出通稿驳斥恋爱之说,反黑,降热搜,洗广场,有条不紊的进行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冉冉升起的热搜。
#同款偶像#
看到这个热搜的时候胡杨简直有同款PTSD了,点进去一看自己受惊了,发起人竟然是李沛然。
@李沛然:拍戏的时候和@沈竟老师get到的最酷同款。
底下放着两张对着镜子的自拍图片,穿着标准的养蜂人的装备。眼睛都看不到。几乎没有皮肤暴露在空气中。
沈竟转发,还搭配了一句:猜猜哪个是我?
黑色T恤,黑色夹克,黑色长裤,同样颜色的帆布鞋,连帽子都是阔边帽,往下一拉,眼睛都看不到,更别提还带着黑色口罩。
胡杨甚至一下子认不出他们两个谁是谁。
沈竟上次发微博还是和李沛然去拍许柏的照片时候发的,剩下时间除了上线发广告,其他时间都不玩微博。他的粉丝已经无聊的每天给他打各种各样的榜,努力赚钱买代言了。
接近千禧年的这批艺人,他的带货能力是最强的。胡杨也会很注意不过度消耗他,为了挣快钱给沈竟接不合适的广告。
外边黑料满天飞,沈竟还在这里转微博,还这么平静,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