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前,松竹上前叩门后高声道:“我家公子乃是尚书家二公子,为母求医回得晚了,还望里面的大哥行个方便,好救我家夫人一命!”
里面的城守答道:“咱们奉命行事,万不可擅自开了城门,你们还是待明日再来罢!”
话音未落,马车轱辘声由远及近,姜淮顾不得马车没停稳便跳下了车,“尚书家夫人病了有几日了,我这兄弟也是担忧母亲,外出求医回来晚了,侍卫大哥行行好,放他进来,往后尚书家也念着你的恩呐。”
那管事的侍卫并不认得姜淮,但听到“尚书家”后犹豫了一瞬,随即目光转向姜淮:“宵禁后闲杂人等不可街上游荡,你是何人?”京中的公子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些侍卫大都记不住他们,更何况姜淮也不是爱招摇的。
姜淮挡开他的刀,从袖子里摸了袋银子塞给他,又拿了一张明黄色的布帛出来,道:“我外祖家,乃是内阁中姓杨的,也有陛下的手谕,首领且看。”
内阁中姓杨的只有文华殿学士杨甫,乃是内阁之首。
那侍卫收了银子,接过布帛仔细看了,又狐疑地看他。
姜淮虽急迫但风度不乱,“救命要紧,陛下手谕也在此,大哥就当是行个好,若有什么事,也是我担着的,外面也没几个人,大哥尽管放心。”
城墙上的侍卫下来对那侍卫首领耳语了几句,那侍卫首领踟蹰了下,道:“行,动作快些,开了得赶紧关。”
姜淮连连答应着,跟着那开门的侍卫靠近了城门。
钟朔驾马等在外面,后面跟了一辆马车。
沉重的朱漆城门吱呀呀地向两边缓缓打开,钟朔握紧了手中的剑,下一刻,血光飞溅。
……
姜淮在生死一刻之际跳上了钟朔的马,此时正在钟朔背后死死地抱着钟朔的腰,大声道:“钟兄,慢点!要颠死了!状元郎要颠死了!”,还没殿试,他便已经将自己视作状元郎了。
钟朔路过姜府后门将他往门口一放,道:“姜兄珍重!”
一阵马蹄声过,姜府门口只有灰头土脸的姜淮,他骂骂咧咧进了门,趁没人赶紧烧了那张“手谕”,回了自己的院子装睡。
沈昱熟知皇宫地形,特意选了换值时间最长的西华门进,趁守卫换班时下手,一路顺畅,到隆德帝被下面人叫醒时他已经到了隆宗门了。
隆德帝拿着满朝文武与沈昱博弈,自以为沈昱不会没有万全准备便动手,他以为沈昱起码会有所忌惮,可事实是,沈昱如此草率地造反也打到了隆宗门。
“报——陛下!顺贞门,顺贞门也守不住了!”小太监尖利着嗓子跪在隆德帝脚下。
宫中已然乱了起来,隆德帝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在龙床上坐着,还好萧珙接到了萧玖的消息,早早地察觉出不对,在下面人来传沈昱到了隆宗门时赶忙带着常妃与松烟去了紫宸殿,见皇帝一时没回神,萧珙便自作主张接了太后到紫宸殿,一切妥当后皇帝的亲卫也早将紫宸殿保护了起来。
事出突然,宫中并无武将,隆德帝衣裳也没穿好就让人去找钟朔来救驾,奈何消息根本就传不出去,萧珙倒比他还镇定些,安抚过了太后又与侍卫统领商议了现下的情形,正是进退两难的时候,隆德帝也没个主意。
紫宸殿居皇宫正中,前是乾清门,后是顺贞门,沈昱等人在隆宗门,即靠近乾清门处,隆宗门与景运门处的防守还算可以,暂时可拖延半个时辰,然顺贞门处守卫薄弱些,已经守不住了。
围护紫宸殿的兵力暂时就那么多,不可能再抽调出一部分来给顺贞门,萧珙在御书房拼命想着办法时,钟寒江到了。
钟朔早在回城时就给钟寒江传过话,时机到了便直接带兵从顺贞门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再借机守住顺贞门,钟寒江到的刚好,但他所带的兵也就刚好能守门,并不能再增援前方。
这时前方又有消息传过来:沈昱攻破隆宗门,正往正清门来。
隆德帝慌得无法,啰哩吧嗦许了钟寒江许多好处,话里话外是让他去冲锋陷阵“护驾”去,钟寒江一一应了,又道:“小儿钟朔已调了兵,一刻不敢耽搁,正往正清门赶,臣只是先来一步。”
隆德帝这才放了些心。
钟朔放下了姜淮后直接拿着萧玖的令牌从太和门一路畅通无阻地进了宫,路上还清扫了几个沈昱的人,并留了人把守在各个门处,最后赶在沈昱攻破乾清门前围了他。
沈昱见钟朔拦在他身后时诧异了一瞬,很快明白过来自己被萧玖算计了,但他已打到正清门,皇位唾手可得,任谁也不甘心就这样被擒,他尚有一搏之力,自然不会乖乖就范。
钟朔早知沈昱不可能束手就擒,干脆连劝降也省了,直接联合皇帝的亲卫军呈围拢之势向中间的沈昱进攻。
那边萧玖早已不在庄子里,钟朔进了城后,他后脚也进了城。
他要趁乱进宫,简直易如反掌。
不过他没去紫宸殿,而是绕了远路,走了没人的小道,自己带着两个暗卫往一处偏僻的地方去——是沈娴被废之后的住处。
沈娴疯了有些时日了,说话清楚,就是神志不清了,也不大认人,有太后的“照料”,过得也不多好。
为了待会儿行事方便,萧玖精心收拾了自己,沈娴见他时,将他认成了姜皇后。
萧玖面无表情看着被暗卫压在地上的女人一口
里面的城守答道:“咱们奉命行事,万不可擅自开了城门,你们还是待明日再来罢!”
话音未落,马车轱辘声由远及近,姜淮顾不得马车没停稳便跳下了车,“尚书家夫人病了有几日了,我这兄弟也是担忧母亲,外出求医回来晚了,侍卫大哥行行好,放他进来,往后尚书家也念着你的恩呐。”
那管事的侍卫并不认得姜淮,但听到“尚书家”后犹豫了一瞬,随即目光转向姜淮:“宵禁后闲杂人等不可街上游荡,你是何人?”京中的公子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些侍卫大都记不住他们,更何况姜淮也不是爱招摇的。
姜淮挡开他的刀,从袖子里摸了袋银子塞给他,又拿了一张明黄色的布帛出来,道:“我外祖家,乃是内阁中姓杨的,也有陛下的手谕,首领且看。”
内阁中姓杨的只有文华殿学士杨甫,乃是内阁之首。
那侍卫收了银子,接过布帛仔细看了,又狐疑地看他。
姜淮虽急迫但风度不乱,“救命要紧,陛下手谕也在此,大哥就当是行个好,若有什么事,也是我担着的,外面也没几个人,大哥尽管放心。”
城墙上的侍卫下来对那侍卫首领耳语了几句,那侍卫首领踟蹰了下,道:“行,动作快些,开了得赶紧关。”
姜淮连连答应着,跟着那开门的侍卫靠近了城门。
钟朔驾马等在外面,后面跟了一辆马车。
沉重的朱漆城门吱呀呀地向两边缓缓打开,钟朔握紧了手中的剑,下一刻,血光飞溅。
……
姜淮在生死一刻之际跳上了钟朔的马,此时正在钟朔背后死死地抱着钟朔的腰,大声道:“钟兄,慢点!要颠死了!状元郎要颠死了!”,还没殿试,他便已经将自己视作状元郎了。
钟朔路过姜府后门将他往门口一放,道:“姜兄珍重!”
一阵马蹄声过,姜府门口只有灰头土脸的姜淮,他骂骂咧咧进了门,趁没人赶紧烧了那张“手谕”,回了自己的院子装睡。
沈昱熟知皇宫地形,特意选了换值时间最长的西华门进,趁守卫换班时下手,一路顺畅,到隆德帝被下面人叫醒时他已经到了隆宗门了。
隆德帝拿着满朝文武与沈昱博弈,自以为沈昱不会没有万全准备便动手,他以为沈昱起码会有所忌惮,可事实是,沈昱如此草率地造反也打到了隆宗门。
“报——陛下!顺贞门,顺贞门也守不住了!”小太监尖利着嗓子跪在隆德帝脚下。
宫中已然乱了起来,隆德帝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在龙床上坐着,还好萧珙接到了萧玖的消息,早早地察觉出不对,在下面人来传沈昱到了隆宗门时赶忙带着常妃与松烟去了紫宸殿,见皇帝一时没回神,萧珙便自作主张接了太后到紫宸殿,一切妥当后皇帝的亲卫也早将紫宸殿保护了起来。
事出突然,宫中并无武将,隆德帝衣裳也没穿好就让人去找钟朔来救驾,奈何消息根本就传不出去,萧珙倒比他还镇定些,安抚过了太后又与侍卫统领商议了现下的情形,正是进退两难的时候,隆德帝也没个主意。
紫宸殿居皇宫正中,前是乾清门,后是顺贞门,沈昱等人在隆宗门,即靠近乾清门处,隆宗门与景运门处的防守还算可以,暂时可拖延半个时辰,然顺贞门处守卫薄弱些,已经守不住了。
围护紫宸殿的兵力暂时就那么多,不可能再抽调出一部分来给顺贞门,萧珙在御书房拼命想着办法时,钟寒江到了。
钟朔早在回城时就给钟寒江传过话,时机到了便直接带兵从顺贞门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再借机守住顺贞门,钟寒江到的刚好,但他所带的兵也就刚好能守门,并不能再增援前方。
这时前方又有消息传过来:沈昱攻破隆宗门,正往正清门来。
隆德帝慌得无法,啰哩吧嗦许了钟寒江许多好处,话里话外是让他去冲锋陷阵“护驾”去,钟寒江一一应了,又道:“小儿钟朔已调了兵,一刻不敢耽搁,正往正清门赶,臣只是先来一步。”
隆德帝这才放了些心。
钟朔放下了姜淮后直接拿着萧玖的令牌从太和门一路畅通无阻地进了宫,路上还清扫了几个沈昱的人,并留了人把守在各个门处,最后赶在沈昱攻破乾清门前围了他。
沈昱见钟朔拦在他身后时诧异了一瞬,很快明白过来自己被萧玖算计了,但他已打到正清门,皇位唾手可得,任谁也不甘心就这样被擒,他尚有一搏之力,自然不会乖乖就范。
钟朔早知沈昱不可能束手就擒,干脆连劝降也省了,直接联合皇帝的亲卫军呈围拢之势向中间的沈昱进攻。
那边萧玖早已不在庄子里,钟朔进了城后,他后脚也进了城。
他要趁乱进宫,简直易如反掌。
不过他没去紫宸殿,而是绕了远路,走了没人的小道,自己带着两个暗卫往一处偏僻的地方去——是沈娴被废之后的住处。
沈娴疯了有些时日了,说话清楚,就是神志不清了,也不大认人,有太后的“照料”,过得也不多好。
为了待会儿行事方便,萧玖精心收拾了自己,沈娴见他时,将他认成了姜皇后。
萧玖面无表情看着被暗卫压在地上的女人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