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泽】澹泊书局江南分院
作者:鬼畜莉莉??
*剧版《庆余年》 范闲X李承泽
第一章 壹
自范思辙与范闲联手创办的澹泊书局一经问世,果然在京城名声大噪,顾客如云。甚至在旧臣叛乱、庆帝驾崩、新皇登基等一系列王朝动乱中依旧屹立不倒,凭借《红楼》一书的独家版权,在新皇上任后一举成为皇家指定优质书局,一时风光无双。
范闲从江南回京探望,毫不吝啬地夸耀了一番范思辙。范思辙在他人面前俨然是成功商人派头,但面对自家长兄,依旧是被夸到露出地主家傻儿子的笑容。除去父亲,他最钦佩的人莫不就是面前这位一身蓝衣,神情放松的范闲哥。
范闲一路平江南,联北齐,收东夷,新皇登基后就便深藏功与名推辞官职,移居江南。
“范思辙,你简直就是商业奇才,天降京商,马云再世。”范闲徐徐夸道。
范思辙中途愣了愣:“哥,马云是何许人物啊?”
“他乃所有人心中的亲父啊。”
范思辙没搞懂,只是哦了一声,范闲又说:“既然书局前景光明,不如从现在开始扩张,去别地也设几处分院如何?”
此话一出,范思辙眼里顿时有了光:“哥,不愧是哥啊!咱们想一处去了。澹泊这品牌如今已在京城扎根,正是往外推广的好时机。只是这第一处分院的选址可需要仔细琢磨考量,才不能砸了咱们一手创起来的招牌。”
范闲似乎就等着他这句话,大手一挥摊开庆国地图,手在疆土上虚晃着画了个圈,最后手指停在了某一处。
“就在这里:江南,杭州,如何?”
范思辙凑了上来,在口中念念有词心算了片刻,随后高兴地附和道:“哥好眼光啊!这江南一带临河又有山,交通方便驿站繁多。特别是杭州此地,人杰地灵,何况还有哥的府邸在旁坐镇,是块风水宝地。”
范闲这下子稀奇了,说:“诶你这还真有点马云的味道在啊,一下就看准杭州。接下来咱们再把网络订单行业做出来,把这还未成型的江浙沪组成包邮区,大力发展网红经济……”
范思辙早已习惯了范闲偶尔冒出来的陌生文字,在一旁傻乎乎地等他说完,又说:“哥,那分院的院长,可就非你莫属了啊。”
范闲拿手隔空点了点范思辙的脑袋,似乎在说“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这分院院长,我有个比我更合适的人选。”
“谁啊?”
范闲笑了笑,喝光了碗中的竹叶茶,随后便利落地抄手起身,只留给范思辙一个神秘兮兮的背影。
“一位故人!你很快便知。”
此事说过几日,范闲便打道回杭州,又过半月,寄信过来:书局分院的地儿已经选好了,就在西湖柳下。
范思辙难得见范闲对书局的生意如此上心,心里乐开了花。只可惜他一时公务繁忙抽不开身,于是安排副手前去杭州协助范闲办理具体事宜。再过一月,副手回京报告,说书局分院一切办妥,准备下月初一开张,范闲特意嘱咐范思辙过来剪彩。
范思辙应下,又拉住副手问:“没出什么乱子吧?”
副手想了想说:“大事没有,只是就分院的院名一事,范闲大人同分院长争论了三四日。”
“准院长说要叫什么?”
副手说:“就叫澹泊书局西湖分院。”
“那我哥坚持要叫什么?”
“西泠印社。”
“……?”
“二位大人足足争论三天不肯罢休,”副手不知回忆起了什么灰暗往事,拿手绢擦了擦额头,“那三日府上无人敢大声说话,皆低调行事,就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范思辙了然道:“嗐我懂,我哥那脾气!要说服一个人那是有三千种方式憋得人喘不过气。最后这书局肯定就照我哥意思,叫西泠印社了吧?”
“不,最后按分院长的意思,叫澹泊书局江南分院。”
范思辙正往嘴里灌的一口茶差点呛进气管里,表情从震惊一路跌向恐惧,最后声音竟有些发颤地问:“这……这分院长究竟是何许人物!?”
当日午后,范思辙立刻备好马车,赶忙上路,他正往行李厢中摆上两大袋范闲爱吃的京城甜烧饼,只看一双纤细的小手跟着将行李也塞进了车后,他困惑地抬头一看,正是靖王世子妃范若若。
“姐……你来干嘛?”
范若若虽挽上了出嫁妇人的发髻,口吻却还带着对范闲的敬仰依恋:“去看我哥呀。”说完便挽起裙摆麻利地坐上马车。
“姐夫那边怎么说啊?”范思辙为难道。
话音落下,另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也将一包行李强行塞进了已经满满当当的货堆里,来人衣着考究华丽,脸上却挂着憨厚温和的笑容:“姐夫也去啊。”
三人一同坐上驶向江南的马车。范若若忙活着为夫君与家弟都
作者:鬼畜莉莉??
*剧版《庆余年》 范闲X李承泽
第一章 壹
自范思辙与范闲联手创办的澹泊书局一经问世,果然在京城名声大噪,顾客如云。甚至在旧臣叛乱、庆帝驾崩、新皇登基等一系列王朝动乱中依旧屹立不倒,凭借《红楼》一书的独家版权,在新皇上任后一举成为皇家指定优质书局,一时风光无双。
范闲从江南回京探望,毫不吝啬地夸耀了一番范思辙。范思辙在他人面前俨然是成功商人派头,但面对自家长兄,依旧是被夸到露出地主家傻儿子的笑容。除去父亲,他最钦佩的人莫不就是面前这位一身蓝衣,神情放松的范闲哥。
范闲一路平江南,联北齐,收东夷,新皇登基后就便深藏功与名推辞官职,移居江南。
“范思辙,你简直就是商业奇才,天降京商,马云再世。”范闲徐徐夸道。
范思辙中途愣了愣:“哥,马云是何许人物啊?”
“他乃所有人心中的亲父啊。”
范思辙没搞懂,只是哦了一声,范闲又说:“既然书局前景光明,不如从现在开始扩张,去别地也设几处分院如何?”
此话一出,范思辙眼里顿时有了光:“哥,不愧是哥啊!咱们想一处去了。澹泊这品牌如今已在京城扎根,正是往外推广的好时机。只是这第一处分院的选址可需要仔细琢磨考量,才不能砸了咱们一手创起来的招牌。”
范闲似乎就等着他这句话,大手一挥摊开庆国地图,手在疆土上虚晃着画了个圈,最后手指停在了某一处。
“就在这里:江南,杭州,如何?”
范思辙凑了上来,在口中念念有词心算了片刻,随后高兴地附和道:“哥好眼光啊!这江南一带临河又有山,交通方便驿站繁多。特别是杭州此地,人杰地灵,何况还有哥的府邸在旁坐镇,是块风水宝地。”
范闲这下子稀奇了,说:“诶你这还真有点马云的味道在啊,一下就看准杭州。接下来咱们再把网络订单行业做出来,把这还未成型的江浙沪组成包邮区,大力发展网红经济……”
范思辙早已习惯了范闲偶尔冒出来的陌生文字,在一旁傻乎乎地等他说完,又说:“哥,那分院的院长,可就非你莫属了啊。”
范闲拿手隔空点了点范思辙的脑袋,似乎在说“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这分院院长,我有个比我更合适的人选。”
“谁啊?”
范闲笑了笑,喝光了碗中的竹叶茶,随后便利落地抄手起身,只留给范思辙一个神秘兮兮的背影。
“一位故人!你很快便知。”
此事说过几日,范闲便打道回杭州,又过半月,寄信过来:书局分院的地儿已经选好了,就在西湖柳下。
范思辙难得见范闲对书局的生意如此上心,心里乐开了花。只可惜他一时公务繁忙抽不开身,于是安排副手前去杭州协助范闲办理具体事宜。再过一月,副手回京报告,说书局分院一切办妥,准备下月初一开张,范闲特意嘱咐范思辙过来剪彩。
范思辙应下,又拉住副手问:“没出什么乱子吧?”
副手想了想说:“大事没有,只是就分院的院名一事,范闲大人同分院长争论了三四日。”
“准院长说要叫什么?”
副手说:“就叫澹泊书局西湖分院。”
“那我哥坚持要叫什么?”
“西泠印社。”
“……?”
“二位大人足足争论三天不肯罢休,”副手不知回忆起了什么灰暗往事,拿手绢擦了擦额头,“那三日府上无人敢大声说话,皆低调行事,就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范思辙了然道:“嗐我懂,我哥那脾气!要说服一个人那是有三千种方式憋得人喘不过气。最后这书局肯定就照我哥意思,叫西泠印社了吧?”
“不,最后按分院长的意思,叫澹泊书局江南分院。”
范思辙正往嘴里灌的一口茶差点呛进气管里,表情从震惊一路跌向恐惧,最后声音竟有些发颤地问:“这……这分院长究竟是何许人物!?”
当日午后,范思辙立刻备好马车,赶忙上路,他正往行李厢中摆上两大袋范闲爱吃的京城甜烧饼,只看一双纤细的小手跟着将行李也塞进了车后,他困惑地抬头一看,正是靖王世子妃范若若。
“姐……你来干嘛?”
范若若虽挽上了出嫁妇人的发髻,口吻却还带着对范闲的敬仰依恋:“去看我哥呀。”说完便挽起裙摆麻利地坐上马车。
“姐夫那边怎么说啊?”范思辙为难道。
话音落下,另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也将一包行李强行塞进了已经满满当当的货堆里,来人衣着考究华丽,脸上却挂着憨厚温和的笑容:“姐夫也去啊。”
三人一同坐上驶向江南的马车。范若若忙活着为夫君与家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