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现在不一样,我还没抽出时间去南京确认。
“你也不看看我老吴家的起知儿都啥样。”我扯了一句闲话后就能催促他。
他“啧”了一声,把烟掐掉,就开讲了。
胖子因为前段时间在搞北京铺子的翻修,对房屋构造方面很敏感。
他一进到李家的堂屋里去,就发现这房子建的有点寒掺,堂屋被隔成了两半,前面会客,后面充作一个卧室,卧室的门开在左侧,做得很隐蔽。
老李的棺材没有摆在堂屋里,他过去打听,才知道是放在后面,因为人是横死的,按照他家的规矩,停灵的时候不能见外人。
胖子心想来都来了,呆一会儿就走太不地道,就在堂屋里跟认识的人扯些鸡巴蛋。他刚刚是准备直接去卧室的,却被拦下来,所以站的位置最靠近卧室门口,侧头可以看见卧室门口那块稍微低一点的地方,他瞟了一眼,发现虽然堂屋里铺上了水泥,但是卧室里还是泥巴地,没有修饰过,觉得老李头可能是很爱面子,没钱也非要把见人的堂屋铺好。
我们因为是外来的,在这里虽然很受欢迎,可还和本地人有一层说不出来的隔阂。平时起居生活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感觉,一遇到生老病死这种大事,便显得尤为明显。
胖子站在一群人旁边几乎说不上话,感觉很无聊,准备过一会儿就离开。
正在他想去卧室门口,跟李家人打声招呼的时候,忽然听见原本没什么声音的卧室里传来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
声音不大,旁边的人一直在说话,都没有听见,胖子以为是自己的幻听,成天跟一些更年期大妈蹲在办公室里自己终于也疯了,结果又听见卧室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小叔…...不对...…抓的……山!不可能!”
“不对……去看看…...不认识了......”
然后这个女人又哭起来,胖子听完这个就觉得很不对劲,没心情继续站着,跟那些人打个招呼便急匆匆地出来了。
我把胖子听到的那两句话写了下来,结果发现几个零散的词可以构成无数种意思,比如说“小叔意外死亡,不对,是抓(奸)的时候死了,是在山(上)!不可能!(因为我根本没有小婶子)”或者“不对,去看看外面那个胖子,妇女主任?不认识,(是哪里来的野鸡给自己加戏?)”。
弄清楚这两句话的意思肯定还需要点别的线索,我把“卧室低一截”写在下面,又写了“不让进去看”。
我问道:“你知不知道老李原来是哪里的人?怎么横死就不让人进去看了,害怕吓坏我们吗?”
胖子摇摇头,说他也觉得蹊跷得很,走南闯北那么多年,确实没有见过类似的风俗,而且李家祖上三代都在雨村生活,按理说根本没有这样的讲究。
我“啊”了一声,立即意识到这事蹊跷在哪里。
李家的人撒了一个谎,不让别人进到他们的卧室里,有一部分原因是老李的横死,但和风俗没关系,他们只是不想让人看见尸体的样子。
为什么不让看见呢?是因为太过恐怖,还是别的原因?尸体是在山脚下发现的,卧室里的女人说过“抓的”和“山”这两个词,很可能是说老李抓伤后死在山上。他们遮遮掩掩,可能是因为老李抓的是什么保护动物,结果被反杀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我心想,给胖子讲了一遍大致的推理,便问他什么时候开饭。
我提着包走在闷油瓶上山惯走的那条小路上,心里还是晕晕乎乎的,有点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吃完饭后,我看天色还早,便在小院里坐了一会儿,胖子出去串门去了,我一个人有点无聊,胡思乱想间,又想起下午发生的事情。
其实这只是件小事,生老病死这些年我看了不少,已经有些麻木了。人总是要死的,区别就在于是自己把自己作死,还是自己被别人做死,反正,这两种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有能力上山,如闷油瓶者,作不死自己。没有能力还想去偷猎,就只能像老李这样,横死在山脚下。
在心里总结一句,我忽然又想起来,老李遇到了什么野兽,才会连逃都来不及逃,死在了山下?好歹他也是做过木匠活计的人,力气肯定不小。
心里一惊,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闷油瓶还在山上,一时冲动之下,给胖子拨去个电话,就出门了。
看了下手表,现在是下午四点四十,光线还比较充足,而且夏天天黑晚,到七点多太阳オ落下。我决定不管有没有找到闷油瓶的踪迹,一到六点半就往回走,不然太不安全,我身上没带装备,只拿了平时带的一个包。
闷油瓶应该能自己摆平所有事情,我过去找他不过求个心安。
如果他摆平不了,在拿《小学生暑期安全知识教育手册》批评他的同时,我还要考虑是否取消他入赘吴家的资格,改娶为嫁算了。
脑补了一下闷油瓶面无表情地坐在小板凳上,面对着黑板一字一句地跟读着注意事项,我几乎要笑出声来,极力忍住了。在山上,即使是山脚下,不确定因素也很多,雨村后面的山上没有护林员,据说是因为原来毒虫瘴气太厉害,晚上过不了夜,后来飞禽走兽都被杀光了,也就不需要了。
不过这几年本地政府很注重生态保护,山上的野兽都变多了,闷油瓶偶尔回
“你也不看看我老吴家的起知儿都啥样。”我扯了一句闲话后就能催促他。
他“啧”了一声,把烟掐掉,就开讲了。
胖子因为前段时间在搞北京铺子的翻修,对房屋构造方面很敏感。
他一进到李家的堂屋里去,就发现这房子建的有点寒掺,堂屋被隔成了两半,前面会客,后面充作一个卧室,卧室的门开在左侧,做得很隐蔽。
老李的棺材没有摆在堂屋里,他过去打听,才知道是放在后面,因为人是横死的,按照他家的规矩,停灵的时候不能见外人。
胖子心想来都来了,呆一会儿就走太不地道,就在堂屋里跟认识的人扯些鸡巴蛋。他刚刚是准备直接去卧室的,却被拦下来,所以站的位置最靠近卧室门口,侧头可以看见卧室门口那块稍微低一点的地方,他瞟了一眼,发现虽然堂屋里铺上了水泥,但是卧室里还是泥巴地,没有修饰过,觉得老李头可能是很爱面子,没钱也非要把见人的堂屋铺好。
我们因为是外来的,在这里虽然很受欢迎,可还和本地人有一层说不出来的隔阂。平时起居生活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感觉,一遇到生老病死这种大事,便显得尤为明显。
胖子站在一群人旁边几乎说不上话,感觉很无聊,准备过一会儿就离开。
正在他想去卧室门口,跟李家人打声招呼的时候,忽然听见原本没什么声音的卧室里传来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
声音不大,旁边的人一直在说话,都没有听见,胖子以为是自己的幻听,成天跟一些更年期大妈蹲在办公室里自己终于也疯了,结果又听见卧室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小叔…...不对...…抓的……山!不可能!”
“不对……去看看…...不认识了......”
然后这个女人又哭起来,胖子听完这个就觉得很不对劲,没心情继续站着,跟那些人打个招呼便急匆匆地出来了。
我把胖子听到的那两句话写了下来,结果发现几个零散的词可以构成无数种意思,比如说“小叔意外死亡,不对,是抓(奸)的时候死了,是在山(上)!不可能!(因为我根本没有小婶子)”或者“不对,去看看外面那个胖子,妇女主任?不认识,(是哪里来的野鸡给自己加戏?)”。
弄清楚这两句话的意思肯定还需要点别的线索,我把“卧室低一截”写在下面,又写了“不让进去看”。
我问道:“你知不知道老李原来是哪里的人?怎么横死就不让人进去看了,害怕吓坏我们吗?”
胖子摇摇头,说他也觉得蹊跷得很,走南闯北那么多年,确实没有见过类似的风俗,而且李家祖上三代都在雨村生活,按理说根本没有这样的讲究。
我“啊”了一声,立即意识到这事蹊跷在哪里。
李家的人撒了一个谎,不让别人进到他们的卧室里,有一部分原因是老李的横死,但和风俗没关系,他们只是不想让人看见尸体的样子。
为什么不让看见呢?是因为太过恐怖,还是别的原因?尸体是在山脚下发现的,卧室里的女人说过“抓的”和“山”这两个词,很可能是说老李抓伤后死在山上。他们遮遮掩掩,可能是因为老李抓的是什么保护动物,结果被反杀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我心想,给胖子讲了一遍大致的推理,便问他什么时候开饭。
我提着包走在闷油瓶上山惯走的那条小路上,心里还是晕晕乎乎的,有点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吃完饭后,我看天色还早,便在小院里坐了一会儿,胖子出去串门去了,我一个人有点无聊,胡思乱想间,又想起下午发生的事情。
其实这只是件小事,生老病死这些年我看了不少,已经有些麻木了。人总是要死的,区别就在于是自己把自己作死,还是自己被别人做死,反正,这两种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有能力上山,如闷油瓶者,作不死自己。没有能力还想去偷猎,就只能像老李这样,横死在山脚下。
在心里总结一句,我忽然又想起来,老李遇到了什么野兽,才会连逃都来不及逃,死在了山下?好歹他也是做过木匠活计的人,力气肯定不小。
心里一惊,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闷油瓶还在山上,一时冲动之下,给胖子拨去个电话,就出门了。
看了下手表,现在是下午四点四十,光线还比较充足,而且夏天天黑晚,到七点多太阳オ落下。我决定不管有没有找到闷油瓶的踪迹,一到六点半就往回走,不然太不安全,我身上没带装备,只拿了平时带的一个包。
闷油瓶应该能自己摆平所有事情,我过去找他不过求个心安。
如果他摆平不了,在拿《小学生暑期安全知识教育手册》批评他的同时,我还要考虑是否取消他入赘吴家的资格,改娶为嫁算了。
脑补了一下闷油瓶面无表情地坐在小板凳上,面对着黑板一字一句地跟读着注意事项,我几乎要笑出声来,极力忍住了。在山上,即使是山脚下,不确定因素也很多,雨村后面的山上没有护林员,据说是因为原来毒虫瘴气太厉害,晚上过不了夜,后来飞禽走兽都被杀光了,也就不需要了。
不过这几年本地政府很注重生态保护,山上的野兽都变多了,闷油瓶偶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