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彻嫌屋里热,在院里站着,听到这话往东偏房看一眼,想象一下他儿子骑在老虎背上,威风极了,“这个可以有。谢小七,你小的时候虎子没少驮你吧。”
“我才没让虎子驮我。”
小七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刘彻不信,移步到灶房门口,“三郎,没有?”
“这事我还真不清楚。”谢琅道。
刘彻:“我感觉有。他刚才说的时候都没迟疑。”见谢琅和面,“你还真打算做面?”
“陛下不喜欢面,那草民蒸米饭可好?”谢琅问。
比起米饭,刘彻更喜欢面食,“算了,算了,看你做饭这么辛苦,面条就面条。”
谢琅很无语,“陛下在宫中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
“吾是都吃过,但都不新鲜。”说起新鲜,刘彻有些渴,打开柜子见里面全是桃子,不禁皱眉,“没别的?”
谢琅指着靠西边的盆,“那个是水蜜桃,轻轻一揭皮就掉了。东边这盆硬桃,皮削掉脆脆的。最里面那个油桃,不用削皮,洗洗直接吃就成了。”
刘彻吃过水蜜桃,也是在谢琅家吃的,因为水太多,稍稍没注意桃汁滴的到处都是,“不吃,麻烦!”
“柜子上面有黄瓜。”谢琅道。
刘彻伸手端下来,“绿色的?”
“老了就是黄色的。这种是还未熟透的黄瓜。”谢琅道,“但这种好吃。”
刘彻见上面有水,“洗干净了。”
谢琅微微颔首。刘彻拿一根,“可以直接吃?”见谢琅点头,咬一口,随后咽下去,“怎么什么味都没有?”
“炒着吃好吃。清爽可口。炎炎夏日吃很是开胃。”
刘彻立刻把手里的盆放灶台上。
卫青都服了他了。
谢琅不想搭理他,“我家只有一口铁锅。”
“用陶瓮煮面,铁锅炒菜。”刘彻道。
谢琅正是这样想的,可是被他说出来,谢琅只想叹气,真不拿他当外人。
刘彻是一点也不见外。他不喜欢寡淡无味的东西,咬两口就递给猴哥。见卫青忙着烧火,谢琅忙着擀面条,洗两个水蜜桃拿去堂屋,给小七一个,给他儿子一个。
小刘据接过去咬一口,手上全是黏糊糊的桃汁。小刘据傻眼了,“小七……”
“真笨。”刘彻把早已准备好的湿面巾递过去,“擦擦。”满脸嫌弃。
小七瞥他一眼,挽起小刘据的衣袖,拿走他手里的桃子,把皮揭掉,又找个干净点的面巾垫在他脖子下面,“吃吧。”水蜜桃递给他。
小刘据见不会滴到身上,也不会弄脏袖筒,忍不住笑了,“小七真好。”
“吾不好?”刘彻把面巾扔几案上。
小刘据吓一跳,“父,父皇也好。”
“孟达爷爷,古人云三十而立,您今年三十有二了。”小七提醒他,不是小刘据,才三岁三个月。
刘彻立刻朝外面喊,“三郎,小七说他晌午不吃了。”
第154章 乌合之众
小七想骂人,太不要脸,太不要脸了。然而,对方是皇帝,小七不敢,哪怕借给他十个胆子。
“三爷,我没有。”小七大声喊。
谢琅:“我知道。正忙,有事自己解决,别找我,没空!”
屋里安静下来。
卫青不禁往北看一眼,“陛下故意的?”
“你的陛下闲的。他堂堂一皇帝,还是个明君,就这么闲?”
卫青微微摇头,“也不闲。前些日子太后身体不好,陛下天天去探望她,想来也没空。这两天敢往这边来,还是因为太后略有好转。不然……”
“真不是回光返照?”谢琅小声问。
卫青连忙往外看,见门口没人,松了一口气,“不可乱说。”
“又没外人。”谢琅放下大刀,把面条推到一旁备用,就舀一瓢热水倒入盆中,然后加腐竹。最后往铁锅丢一把木耳。
卫青不禁问:“这是做什么?”
“用滚烫的水煮熟了,就可以直接凉拌。”谢琅道。
卫青:“我以为是鲜木耳。”
“鲜的也得是熟的。”谢琅指着灶台上的黄瓜,“加一点黄瓜丝?”
卫青笑道:“陛下没吃过,你做成什么样他都不会嫌弃。”
“第一次是不敢嫌弃。”谢琅道。
卫青:“你知道就放心做好了。”
谢琅原本打算做凉粉,擀好面条,谢琅懒得再做,就拿一根黄瓜切成丝,把烫染的腐竹切成段和黄瓜丝放一起,随后把木耳捞出来洗干净,同腐竹和黄瓜丝拌在一起。
最`新`沷`怖`网 6j6j6j.康~姆
最`新`沷`怖`网 6j6j6j.℃.〇.Μ
谢琅把凉拌菜放入橱柜里,就把黄瓜切成片,做黄瓜炒鸡蛋,然后用炒黄瓜的锅做一碗酱。此时陶瓮里的水也好了,谢琅把面条煮熟捞出来,用凉水冲一下,就叫卫青端去堂屋。
卫青很早以前在谢琅家吃过凉面,知道面冲过凉水就好了,啥也没问,拿着碗箸出了灶房就让侍卫自己去做饭。
谢琅来回两趟把所有东西都端到客厅,卫青已盛好五半碗面。
小七知道怎么吃,舀一勺酱和面搅拌均匀,就夹一点凉菜和黄瓜炒鸡蛋放在上面。刘彻知道酱有些咸,不敢让谢琅动手,怕谢琅给他搞咸了。谢琅见这一大一小不用伺候,就给小刘据拌面。
小刘据还是第一次这样吃
刘彻嫌屋里热,在院里站着,听到这话往东偏房看一眼,想象一下他儿子骑在老虎背上,威风极了,“这个可以有。谢小七,你小的时候虎子没少驮你吧。”
“我才没让虎子驮我。”
小七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刘彻不信,移步到灶房门口,“三郎,没有?”
“这事我还真不清楚。”谢琅道。
刘彻:“我感觉有。他刚才说的时候都没迟疑。”见谢琅和面,“你还真打算做面?”
“陛下不喜欢面,那草民蒸米饭可好?”谢琅问。
比起米饭,刘彻更喜欢面食,“算了,算了,看你做饭这么辛苦,面条就面条。”
谢琅很无语,“陛下在宫中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
“吾是都吃过,但都不新鲜。”说起新鲜,刘彻有些渴,打开柜子见里面全是桃子,不禁皱眉,“没别的?”
谢琅指着靠西边的盆,“那个是水蜜桃,轻轻一揭皮就掉了。东边这盆硬桃,皮削掉脆脆的。最里面那个油桃,不用削皮,洗洗直接吃就成了。”
刘彻吃过水蜜桃,也是在谢琅家吃的,因为水太多,稍稍没注意桃汁滴的到处都是,“不吃,麻烦!”
“柜子上面有黄瓜。”谢琅道。
刘彻伸手端下来,“绿色的?”
“老了就是黄色的。这种是还未熟透的黄瓜。”谢琅道,“但这种好吃。”
刘彻见上面有水,“洗干净了。”
谢琅微微颔首。刘彻拿一根,“可以直接吃?”见谢琅点头,咬一口,随后咽下去,“怎么什么味都没有?”
“炒着吃好吃。清爽可口。炎炎夏日吃很是开胃。”
刘彻立刻把手里的盆放灶台上。
卫青都服了他了。
谢琅不想搭理他,“我家只有一口铁锅。”
“用陶瓮煮面,铁锅炒菜。”刘彻道。
谢琅正是这样想的,可是被他说出来,谢琅只想叹气,真不拿他当外人。
刘彻是一点也不见外。他不喜欢寡淡无味的东西,咬两口就递给猴哥。见卫青忙着烧火,谢琅忙着擀面条,洗两个水蜜桃拿去堂屋,给小七一个,给他儿子一个。
小刘据接过去咬一口,手上全是黏糊糊的桃汁。小刘据傻眼了,“小七……”
“真笨。”刘彻把早已准备好的湿面巾递过去,“擦擦。”满脸嫌弃。
小七瞥他一眼,挽起小刘据的衣袖,拿走他手里的桃子,把皮揭掉,又找个干净点的面巾垫在他脖子下面,“吃吧。”水蜜桃递给他。
小刘据见不会滴到身上,也不会弄脏袖筒,忍不住笑了,“小七真好。”
“吾不好?”刘彻把面巾扔几案上。
小刘据吓一跳,“父,父皇也好。”
“孟达爷爷,古人云三十而立,您今年三十有二了。”小七提醒他,不是小刘据,才三岁三个月。
刘彻立刻朝外面喊,“三郎,小七说他晌午不吃了。”
第154章 乌合之众
小七想骂人,太不要脸,太不要脸了。然而,对方是皇帝,小七不敢,哪怕借给他十个胆子。
“三爷,我没有。”小七大声喊。
谢琅:“我知道。正忙,有事自己解决,别找我,没空!”
屋里安静下来。
卫青不禁往北看一眼,“陛下故意的?”
“你的陛下闲的。他堂堂一皇帝,还是个明君,就这么闲?”
卫青微微摇头,“也不闲。前些日子太后身体不好,陛下天天去探望她,想来也没空。这两天敢往这边来,还是因为太后略有好转。不然……”
“真不是回光返照?”谢琅小声问。
卫青连忙往外看,见门口没人,松了一口气,“不可乱说。”
“又没外人。”谢琅放下大刀,把面条推到一旁备用,就舀一瓢热水倒入盆中,然后加腐竹。最后往铁锅丢一把木耳。
卫青不禁问:“这是做什么?”
“用滚烫的水煮熟了,就可以直接凉拌。”谢琅道。
卫青:“我以为是鲜木耳。”
“鲜的也得是熟的。”谢琅指着灶台上的黄瓜,“加一点黄瓜丝?”
卫青笑道:“陛下没吃过,你做成什么样他都不会嫌弃。”
“第一次是不敢嫌弃。”谢琅道。
卫青:“你知道就放心做好了。”
谢琅原本打算做凉粉,擀好面条,谢琅懒得再做,就拿一根黄瓜切成丝,把烫染的腐竹切成段和黄瓜丝放一起,随后把木耳捞出来洗干净,同腐竹和黄瓜丝拌在一起。
最`新`沷`怖`网 6j6j6j.康~姆
最`新`沷`怖`网 6j6j6j.℃.〇.Μ
谢琅把凉拌菜放入橱柜里,就把黄瓜切成片,做黄瓜炒鸡蛋,然后用炒黄瓜的锅做一碗酱。此时陶瓮里的水也好了,谢琅把面条煮熟捞出来,用凉水冲一下,就叫卫青端去堂屋。
卫青很早以前在谢琅家吃过凉面,知道面冲过凉水就好了,啥也没问,拿着碗箸出了灶房就让侍卫自己去做饭。
谢琅来回两趟把所有东西都端到客厅,卫青已盛好五半碗面。
小七知道怎么吃,舀一勺酱和面搅拌均匀,就夹一点凉菜和黄瓜炒鸡蛋放在上面。刘彻知道酱有些咸,不敢让谢琅动手,怕谢琅给他搞咸了。谢琅见这一大一小不用伺候,就给小刘据拌面。
小刘据还是第一次这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