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3

小的时候那样直言不讳的宣之于口。在荀攸面前,荀粲可比在与张裔博弈时乖巧多了,他知道只有这样,荀攸才不会立刻赶他回皖城,“邺城先遭大疫,人心惶惶,后又有荆州危在旦夕。现在荆州战势焦灼,大军出兵在外,邺城兵力空虚,陛下与皇后却都在城中,很可能发生内乱。”
  “父亲还说,有一件最关键的事,奉孝叔叔一定要发现。只有这样,荆州的局才有破解的可能。”
  “文若可和你说了是什么事?”
  荀粲向荀攸招招手。荀攸俯下身去,听了片刻,眼中浮现出一丝了然。
  “怪不得……想来,以奉孝的本事,肯定能发现这件事。”
  只要他没有因为战局之外的事,方寸大乱。
  按下后面之事不表。似乎为了印证荀彧对邺城的担忧,就在荀粲与荀攸会面的同一时刻,在千里之外的邺城,魏戴着斗笠的魏讽,也坐在一家不起眼的酒肆中,正偷偷与一人会面。
  在邺城文胜于质的风气日趋盛行的今日,不善言辞者又出身不高者,多半难以获得士人赞誉。魏讽作为士子间的佼佼者,实际上比旁人更看不起那些闷头做事的腐儒和劳于俗务的粗吏。但对眼前这个人,他眼中虽还是惯有的倨傲,心中却忍不住忐忑。
  很多人都忘了眼前这个毫无建树者的名字,可偏偏凑巧的是,魏讽还记得。
  他叫徐庶。
  ※※※※※※※※※※※※※※※※※※※※
  在经历了“10号前”“植树节前”“白色情人节前”无数个FLAG建立与被推倒的循环之后,我终于把卡死的这部分写过来了。各位小天使久等了,爱你们QAQ


第181章
  魏讽已然忘记自己是如何客气的送走徐庶, 又如何在屋中等了半个时辰后,悄然离开了人员混杂的酒肆。徐庶方才说的每一个字,都像魔咒一样在魏讽脑海中不断回响, 吸引着他,蛊惑着他。
  从龙之功, 位列云台, 高爵厚禄,福荫子嗣, 名留青史。
  这其中单挑出哪一项, 都足以让历朝历代无数的人趋之若鹜, 为之不择手段,纵使血流成河。而现在,它们距魏讽仅一步之遥,伸伸手,就能全部收入囊中。
  魏讽不是傻子, 巧言令色惑住他人心智为己所用这件事, 他相信自己肯定比徐庶要轻车熟路。更何况在刚才的谈话中,徐庶惜字如金, 根本没有余地一句大话。他只是将如今邺城的形势原原本本的告诉了魏讽, 可越是真实,才越足以让魏讽心动。
  大军在外城内守卫无多;唯一的兵力在宫城校尉陈祎手中, 而他与魏讽交情颇深;荆州局势风云莫测, 郭嘉入樊城后至今了无音讯、生死未卜;曹丕素来对他心怀厌恶, 多有不满……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
  当徐庶话音落下, 魏讽在心中默默补道。一件徐庶并不知道,但他却已通过在邺城庞大的势力得到的情报:
  曹操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曹操一死,于外,荆州必丢,宛雒一带危如累卵;于内,曹丕袭爵魏王掌控大权,他魏讽再无出头之日,甚至……性命危矣。
  这是哪怕三岁孩童也能轻而易举做出的利弊取舍。可这毕竟是邺城,是曹氏经营多年的巢穴,想要成功在邺城举事,递上这份给刘备的投名状,并不是一件绝对能成功的事。而一旦失败,必然身首异处、祸及满门。
  所以,在举事前,他需要多做一些准备。
  所谓法不责众、刑不背义,倘若参与此事者多是权贵子弟,倘若他们所作所为皆取于圣人教诲——
  川流不息的街道上,魏讽被斗笠遮住的脸上,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
  徐庶真是找对人了。
  将一己之私渲染为胸怀大义这种事,遍寻这邺城,还有谁能比他更擅长呢?
  ————————————————————
  另一边,徐庶走出酒肆没多久,就离开了大街,走进了一条僻静的小巷。待嘈杂的人声彻底隐没于巷中时,他握紧佩剑,转过了身。
  “若寻徐某有事,不必鬼鬼祟祟,还请现身。”
  巷子中静悄悄的,了无回应。
  徐庶眉头微蹙,忽的提步若踏云,一剑刺穿了身旁一间早已荒废的房屋的纸窗。屋中传来一声微不可察的惊促声。半响,房门被打开,一个寻常打扮、样貌平平无奇的人讪讪走了出来。
  “徐先生莫要动怒,我家老爷只是想请先生过府一叙。”
  徐庶剑锋一转,距人脖颈不过三寸,昂首问道:“你家老爷是谁?”
  人立即回答:“钟繇钟相国。”随即又讨好的笑道,“老爷与先生是同乡,听闻先生来了邺城甚是欣喜,所以才想请府上一坐。”
  钟繇与徐庶皆是长社人。汝颖士人互相间的交情,鲜少因所仕之主不同而改变。只是此情此景,说是同乡之谊的邀请,实在是连“牵强”二字都不足以概括。
  只可能是为了魏讽一事。
  但钟繇还是收回了剑。他既决意蹈这趟浑水,就已做好无法活着离开邺城的觉悟。
  “带路。”
  邺城的钟府论富贵气派绝对比不过那些绮府金玉之家,但由于主人友人的喜好,特意选在了在枫林兰草茂然处,格外清香自然,雅意天成。过了正门,渐闻泠泠泉声,清风拂面,有淡淡墨香浮动。又过了落叶铺地的廊阁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