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2

”周瑜身旁的吕蒙建言道,“既然曹军不知利害,不如遂了他们的愿,将他们彻底击败。”
  周瑜用兵棋将已入阵的曹军舰船的后路堵死,无论他怎么看,陷入阵中的敌军都仅有覆灭一条路。这时他听到了吕蒙的话,眸中冷芒更甚一分:
  “不是彻底击败,而是一举歼灭。”他道,“子明,你亲自去领一队水师堵住阵中唯一的退路,记住,一艘敌船,敌船上的一个敌人,都不许放走。”
  听到终于要被周瑜派出去领兵,吕蒙心潮澎湃,忙应了声“是”就要往桥船走。恰巧这时正有传递军报的士兵向船头疾奔,两人正撞了个满怀。好在二人都未摔倒,士兵向吕蒙草草赔礼谢罪后,立即快步走来将手中急书递给周瑜。
  皱成一团的纸上,只有两道血痕。
  这是他与孙策相约的密语,两道血痕,就是指打到曹军大营还要两个时辰。
  虽然比他们原先计划中整整慢了半天,但再将曹军拉在战场上两个时辰,对于江东仍不算什么难事。
  “江夏可有消息传来?”
  “回禀大都督,江夏半个时辰前曾有飞鸽传书:一切安好,无人攻城。”
  江夏,城墙并不算高且多年未曾修缮,城中守军往日也仅有几千人。城依江而建,城边即是渡口,一过了江就是存放军粮器械的仓库。不过,在意识到曹军暗度陈仓的打算之后,江夏的守军已增加了到一万人,江阴的粮草器械也已暗中运到他处。周瑜事必躬亲,兵又全是从京城调去的,所以曹军几乎没有可能知道这是个陷阱。
  而眼下的局面却是,长江上显而易见的陷阱曹军趋之若鹜,那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却不见曹军出一兵一卒。
  “咳咳,咳咳……”
  不知是不是因为思虑太重的缘故,胸口已经淡去多时的疼痛突然又排山倒海袭来,逼得周瑜不得不掩唇咳嗽起来,以缓解胸口的不适。
  来传达军情的士兵见此,连忙上前扶住周瑜,担忧道:“大都督,已经过了一更天了,您今天几乎水米未进,不如先去休息一会儿吧。”
  “咳咳……不必……退下吧。”
  虽然十分担忧,但这名士兵不敢亦不愿违背周瑜的命令,只得讪讪退下。走了几步,却又忍不住频频回顾,面上写满忧色。
  小到如他这般的普通士卒,大到吕蒙甘宁这些将领,都心甘情愿服膺于周郎的风采。他们谁都不曾更不敢想象,倘若有一日江东没有了周瑜,将该何去何从。
  但那是以前。
  伯符已经回来了,主公也已非当年那个茫然无措的孩童。武有程普吕蒙甘宁,文有鲁肃二张诸葛瑾,江东确已是人才济济。
  “所以即便瑜不在……”
  这江东的大好河川,锦绣江山,仍将稳固如山,令北疆、令天下胆寒!
  只要赢了这一战。
  必须赢了这一战。
  咳嗽声渐渐止住了,胸口的疼痛似乎也并不重要了。周瑜直起身,将鲜血藏入攥紧的拳头。那双美而不媚的双眸中,已无了痛色,无了疑惑,无了彷徨,只余下唯一的,灯火即将燃尽前孤注一掷的决然。
  想要全歼入局的曹军,再以此为开端重创曹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不能离开战场。为将,为谋,为友,马革裹尸,幸甚至哉。
  夜还很长,此战亦还很长。
  他必须撑到胜利的那一刻。
  然后,天地苍茫,山高水远,那策马天下的豪情,那青山白头的承诺,请恕他……再难相陪。
  伯符,
  非瑜背诺,
  但恨天不假年。
  ————————————————————
  曹植将那句话吼出口后,便死死的盯着杨修,想从他那里得到答案。可杨修也早已摸透了他选定的这位小公子的脾气秉性。木已成舟的情况下,他面对曹植指责的话,他坦然回视,沉默相对。
  正如他所料,曹植在甩帘离开前,终是连一句呵骂都没能对他说出口。
  “四公子那里……不要紧吗?”丁仪犹犹豫豫的开口道。方才曹植身上陡然迸现的戾气,竟让他觉得仿佛看到了盛怒之时的曹操。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后背居然已经一片冰凉。
  “无妨。”比起丁仪的心有余悸,杨修就显得极为淡然,“修就是故意让四公子听见的。他该长些心,知道点你死我亡的道理了。”
  然杨修亦未料到,曹植这一走,竟是彻底不见了踪影。等他劳心费力找了几个时辰后,才终于在一偏帐里找到了曹植。
  此时,已是子时三刻。
  “德祖,”曹植坐在帷帐垂下的阴影中,不许杨修点灯也不需杨修走近,只坐在黑暗里远远的和杨修说着话。许是帐中太过昏暗的缘故,就连曹植清软的声音也染上了几分不寻常阴沉,“你究竟为什么要那么做?”
  “子建,你先……”
  “不要拿你糊弄正礼的那套说辞糊弄植!”曹植呵道。继而又下意识的后悔,觉得自己的语气重了。他本就是这样的人,纵然自己气怒,也不想将自己的气撒给别人,哪怕是罪魁祸首,“德祖,你若真的把植当朋友,就清清楚楚告诉植,原因是什么?植了解你,你不会仅仅为了权势做出这种事。”
  杨修一时语塞。若是曹植指责他为了权势为了地位丧心病狂,他尚且有千百种方式可以故作而言它;可偏偏曹植却反其道而行,这话一说,反而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