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一瞧,虽然有些狼狈,但领军在前的,分明是曹丕与司马懿。
“惇叔?”曹丕咦了一声,加快马速跑到夏侯惇身前,“惇叔这是要领军去哪?是父亲又下了新的命令吗?”
“你的亲卫回营求救,我正打算带兵去救你!”夏侯惇与曹操情同兄弟,对曹丕亦视如己出,突然相见,只记得关心曹丕,“子桓,可有伤着哪里?”
曹丕不甚在意的摆摆手:“都是些皮肉伤,不打紧的。说起来,还多亏了郭先生的蟏蛸,否则丕和仲达可能还真没命等到竟陵的援军了。”
“蟏蛸?援军?”夏侯惇被曹丕的话说得发懵。
“惇叔不知道?”曹丕奇怪道,随即又释然,“看来果然如仲达所说,这次的计谋父亲和先生瞒了所有人。”说着,他微侧回头,看向身后的百名卫从,“这些人中共有三十二名蟏蛸,是郭先生秘密安插在丕军中的。方才孙策来攻,其势甚猛,不消片刻就已打到营帐。千钧一发之际,全靠蟏蛸保护丕与仲达。他们本有五十人,在与江东军交战时折损了一十八人。但在争取到的这段时间里,有自称竟陵守军的三千人马赶到渡口,他们还带着父亲的手书,让丕与仲达先带残兵回营,抵挡江东之事交给他们就可。”
曹丕语气十分轻快,这不仅是因为他保住了性命,更重要的是,蟏蛸的保护与援军的到来,让他意识到父亲并没有抛弃他。父亲仍旧在乎他的安危,甚至肯将蟏蛸这么精贵的暗卫派来保护他。
这已经足够让他雀跃了。
“夏侯将军,”这时,司马懿开口道,“既然二公子已经平安归来,那有什么话,不如我们先回营中再说。”
夏侯惇点点头,但很快又想到什么,说道:“就算有援军,东渡口仅有三千人,想要抵挡江东军仍有难度。子桓,不如你先回营休息,我率军赶去支援。”
“夏侯将军,”司马懿又一次先曹丕开了口,这让夏侯惇有些不喜,但曹丕却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司马懿的越俎代庖,反觉理所应当,“你调兵离营,是郭祭酒的意思吗?”
“郭嘉他……”
“那就不是了。”不用夏侯惇说完,司马懿已猜到了答案,“竟陵军送来的手书中说的很明确:‘由竟陵军三千人抵挡江东军’。既然如此,将军随意调兵离营,怕是画蛇添足。”
“司马议郎,你不知军中现状。现在孟德不知去向,这几日所有孟德笔迹的文书,恐怕都是郭嘉伪造的。”
“文书是郭嘉伪造的,但其中的意思却不会是。还是将军认为,郭嘉会背叛曹操?”
“惇叔,”曹丕也开口劝道,“这么多年你与父亲形影不离,你比丕更清楚,郭先生有没有背叛父亲的可能。”
夏侯惇沉默的甩了一下马鞭,无言反驳曹丕与司马懿的话。的确,这么多年,郭嘉随曹操征战南北,栉风沐雨,却不曾置办家产,连妻子都未再娶,甚至一度差点丢了性命。金银珠宝,名声地位,乃至性命,为了曹操郭嘉都能轻易舍弃,这天下怎么可能还有其他的事物,能让郭嘉背叛曹操呢?
他本该清楚的。可当时看到曹丕那名亲卫声泪俱下,又听到副将为他分析的话,一想到孟德下落不明,子桓危在旦夕,他就一股血全冲入脑,竟什么都无法分辨了。
看到夏侯惇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表情,曹丕与司马懿心中都有了数。他们对视一眼,由曹丕开口道:“惇叔也仅是担心父亲与丕的安危,所以才会关心则乱。郭先生并非小心眼的人,不会记恨惇叔的。为今之计,我们还是先回到军中,向郭先生问清楚一切如何?”
话说到此,也算给足了台阶。夏侯惇沉默的点点头,下令全军退军。
曹丕暗舒一口气,退到司马懿身边,与他并肩驾马跟在夏侯惇之后。
夏侯惇转头看了一眼曹丕与司马懿。从刚才起他就觉得奇怪,想不通曹丕对司马懿的态度为何突然亲近了不少,这并肩偕行的样子,竟让他觉得有几分看到曹操与郭嘉的熟稔。
回到大营中后,夏侯惇也没推脱,直接自己去找了郭嘉。用他的话说就是,既然做错了,就坦坦荡荡去认错,因为抹不下面子逃避,绝不是男儿该有的选择。曹丕与司马懿也觉这无关大雅,便没去管。二人走向议事帐,掀开帘子,正好看到独自在沙盘上排兵布阵的贾诩。
“二公子。”贾诩抬手作揖。
“贾先生不必多礼。”曹丕抬手止住贾诩,“先与丕说说当前局势吧。”
贾诩目光略微一扫曹丕与司马懿破掉的衣服与依稀可见的伤口,却没有多言,只是依着曹丕的话,边指沙盘边为曹丕解释局势。
刚讲了没几句,帐帘就被掀开,却仅有夏侯惇一人。
“惇叔,郭先生呢?”曹丕问道。
夏侯惇面上闪过一丝尴尬,但还是如实道:“郭祭酒说,他心情不虞,无心战事。战场交给司马议郎足矣。”
“这是什么意思?”曹丕诧异道。
司马懿虽然没有说话,但也同样感到奇怪。郭嘉虽然时常任性,但大多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现下战局紧张,以郭嘉的性格,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耍脾气?
“夏侯将军,可否将郭祭酒的话与懿原原本本重复一遍,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字。”
夏侯惇努力回忆了片刻,点头道:“当时郭祭酒说的是:‘嘉算计别人了一辈子
“惇叔?”曹丕咦了一声,加快马速跑到夏侯惇身前,“惇叔这是要领军去哪?是父亲又下了新的命令吗?”
“你的亲卫回营求救,我正打算带兵去救你!”夏侯惇与曹操情同兄弟,对曹丕亦视如己出,突然相见,只记得关心曹丕,“子桓,可有伤着哪里?”
曹丕不甚在意的摆摆手:“都是些皮肉伤,不打紧的。说起来,还多亏了郭先生的蟏蛸,否则丕和仲达可能还真没命等到竟陵的援军了。”
“蟏蛸?援军?”夏侯惇被曹丕的话说得发懵。
“惇叔不知道?”曹丕奇怪道,随即又释然,“看来果然如仲达所说,这次的计谋父亲和先生瞒了所有人。”说着,他微侧回头,看向身后的百名卫从,“这些人中共有三十二名蟏蛸,是郭先生秘密安插在丕军中的。方才孙策来攻,其势甚猛,不消片刻就已打到营帐。千钧一发之际,全靠蟏蛸保护丕与仲达。他们本有五十人,在与江东军交战时折损了一十八人。但在争取到的这段时间里,有自称竟陵守军的三千人马赶到渡口,他们还带着父亲的手书,让丕与仲达先带残兵回营,抵挡江东之事交给他们就可。”
曹丕语气十分轻快,这不仅是因为他保住了性命,更重要的是,蟏蛸的保护与援军的到来,让他意识到父亲并没有抛弃他。父亲仍旧在乎他的安危,甚至肯将蟏蛸这么精贵的暗卫派来保护他。
这已经足够让他雀跃了。
“夏侯将军,”这时,司马懿开口道,“既然二公子已经平安归来,那有什么话,不如我们先回营中再说。”
夏侯惇点点头,但很快又想到什么,说道:“就算有援军,东渡口仅有三千人,想要抵挡江东军仍有难度。子桓,不如你先回营休息,我率军赶去支援。”
“夏侯将军,”司马懿又一次先曹丕开了口,这让夏侯惇有些不喜,但曹丕却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司马懿的越俎代庖,反觉理所应当,“你调兵离营,是郭祭酒的意思吗?”
“郭嘉他……”
“那就不是了。”不用夏侯惇说完,司马懿已猜到了答案,“竟陵军送来的手书中说的很明确:‘由竟陵军三千人抵挡江东军’。既然如此,将军随意调兵离营,怕是画蛇添足。”
“司马议郎,你不知军中现状。现在孟德不知去向,这几日所有孟德笔迹的文书,恐怕都是郭嘉伪造的。”
“文书是郭嘉伪造的,但其中的意思却不会是。还是将军认为,郭嘉会背叛曹操?”
“惇叔,”曹丕也开口劝道,“这么多年你与父亲形影不离,你比丕更清楚,郭先生有没有背叛父亲的可能。”
夏侯惇沉默的甩了一下马鞭,无言反驳曹丕与司马懿的话。的确,这么多年,郭嘉随曹操征战南北,栉风沐雨,却不曾置办家产,连妻子都未再娶,甚至一度差点丢了性命。金银珠宝,名声地位,乃至性命,为了曹操郭嘉都能轻易舍弃,这天下怎么可能还有其他的事物,能让郭嘉背叛曹操呢?
他本该清楚的。可当时看到曹丕那名亲卫声泪俱下,又听到副将为他分析的话,一想到孟德下落不明,子桓危在旦夕,他就一股血全冲入脑,竟什么都无法分辨了。
看到夏侯惇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表情,曹丕与司马懿心中都有了数。他们对视一眼,由曹丕开口道:“惇叔也仅是担心父亲与丕的安危,所以才会关心则乱。郭先生并非小心眼的人,不会记恨惇叔的。为今之计,我们还是先回到军中,向郭先生问清楚一切如何?”
话说到此,也算给足了台阶。夏侯惇沉默的点点头,下令全军退军。
曹丕暗舒一口气,退到司马懿身边,与他并肩驾马跟在夏侯惇之后。
夏侯惇转头看了一眼曹丕与司马懿。从刚才起他就觉得奇怪,想不通曹丕对司马懿的态度为何突然亲近了不少,这并肩偕行的样子,竟让他觉得有几分看到曹操与郭嘉的熟稔。
回到大营中后,夏侯惇也没推脱,直接自己去找了郭嘉。用他的话说就是,既然做错了,就坦坦荡荡去认错,因为抹不下面子逃避,绝不是男儿该有的选择。曹丕与司马懿也觉这无关大雅,便没去管。二人走向议事帐,掀开帘子,正好看到独自在沙盘上排兵布阵的贾诩。
“二公子。”贾诩抬手作揖。
“贾先生不必多礼。”曹丕抬手止住贾诩,“先与丕说说当前局势吧。”
贾诩目光略微一扫曹丕与司马懿破掉的衣服与依稀可见的伤口,却没有多言,只是依着曹丕的话,边指沙盘边为曹丕解释局势。
刚讲了没几句,帐帘就被掀开,却仅有夏侯惇一人。
“惇叔,郭先生呢?”曹丕问道。
夏侯惇面上闪过一丝尴尬,但还是如实道:“郭祭酒说,他心情不虞,无心战事。战场交给司马议郎足矣。”
“这是什么意思?”曹丕诧异道。
司马懿虽然没有说话,但也同样感到奇怪。郭嘉虽然时常任性,但大多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现下战局紧张,以郭嘉的性格,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耍脾气?
“夏侯将军,可否将郭祭酒的话与懿原原本本重复一遍,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字。”
夏侯惇努力回忆了片刻,点头道:“当时郭祭酒说的是:‘嘉算计别人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