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主,困于一人之绊,绝无可能。
既已有了决定,一群人也不必深夜再在这里耗着。恰巧这时药已煮好端了上来,曹操便摆摆手,众人鱼贯而出。最后,帐中只留下曹操与为他诊脉的军医。
“孤的头早不疼了,把药倒了吧。”
跪坐的军医却坚定的无视了曹操的命令:“此药于主公头疾有益,还请主公喝药。”
瞧着这端到面前的泛着苦涩的药汁,曹操不禁失笑。前些年全是他在费尽心思逼着郭嘉喝药,如今竟全还了回来。每日的这碗药,无论他发怒也好,推脱也好,这位苍术小大夫都会坚决遵从郭嘉的命令,看着他一滴不拉的喝完,才肯罢休。
一个大夫的坚持自不会让曹操上心,但当这命令是郭嘉下的时候,睥睨天下的曹孟德也只能乖乖认命。不过说来,当年就是曹操顾及着郭嘉的心情,连哄带骗的让郭嘉喝药,现在又是因为郭嘉的坚持,他才谨遵医嘱为这在他看来无甚大碍的毛病日日喝药。怎么郭嘉无论是喝药还是要求别人喝药,都总是占足了主导权,让万人之上的曹丞相都只能心甘情愿的缴械投降。
刚将空的药碗放下,帐中灯影摇曳,无声息回到营中复命的蟏蛸,在案前跪地行礼。
“奉孝可有什么话要告诉孤?”早在郭嘉摔下山崖的半个时辰后,蟏蛸就已在崖下找到了郭嘉和那时尚处于昏迷状态的诸葛亮,二名蟏蛸卫留下隐于暗处随时保护郭嘉的安全,其余蟏蛸则回营复命。现在二名蟏蛸卫其中一人归营,应是郭嘉有话要告予他。
“先生叮嘱主公定要按时服药。”
“仅此?”
“先生还有手书交给主公。”
见蟏蛸将布帛从怀中拿出来,曹操唇边笑意敛了几分。若是计划之中的寻常事口头,由蟏蛸转达已经足够,郭嘉却亲笔写下手书给他,那帛上所书必是紧要无比的事。
他并不担心刘备那边出什么问题。现在他占尽优势,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让刘备毫发无损地入川。他担心的是,郭嘉又为了所谓的大局,要冒险做什么事情。因为生死未知,所以才提前留下帛书告予他后续的计划。这样的事,郭嘉实在是有太多前例了,容不得他不担心。
然而,当忧心渐浓的曹操看清帛笺上的内容后,蹙起的眉头瞬间舒展,面庞上肃穆之色一扫而空。他轻笑了一声,满眼无奈,而在无奈之下,点点温柔,若隐若现。
帛上不过八字,字迹如人性情一般张扬随性:
“今夜浩瀚星辰,极美。”
今夜,刘备的大营亦不安稳。
事前诸葛亮并没有将布置全盘告知刘备,出于绝对的信任,刘备也没有多问。所以当赵云带着诸葛亮坠崖的消息回到营中,并将全部计划告予刘备时,一句“太乱来了!”瞬间从刘备口中迸了出来。
既然早知会有地震,为何还要出兵?那山崖虽然不高,但以血肉之躯摔下去必定会受伤。而若是郭嘉先一步占据主动权,那孔明岂不身处险境……
而下一秒,他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运筹帷幄如诸葛亮,不得不兵行险着。
因为刘玄德想彻彻底底赢得一场大胜,想扬眉吐气,想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没有人比刘备更清楚,建安十二年时的他的处境多么窘迫。年岁渐长,髀肉横生,却一土未占,一功未成,莫谈兴复汉室,甚至身家性命都被刘表拿捏在手中。大汉皇叔刘玄德对于纷纷扰扰的天下不过是昙花一现,甚至连他都开始怀疑,自己究竟何德何能,可以如光武般成中兴之业。就在这时,如谪仙般的白衣青年来到了他身边。
诸葛孔明有着如林野清潭一般宁静温雅的眸子,但越是接近,就越能体察到那波澜不惊下的潋滟,如山间哪只尖耳灵兽搅乱了的一池春水。而立将至的年轻人,握着他的手为他讲三分天下,讲天下可定,汉室将兴。旷野清风,吹起人的白衫,星辰之下,他意气风发,指点天下江山。
这当是何等睿智,又是何等气魄?又让那时的刘备多么不安,每日每夜无时不刻不质问自己,若是孔明效忠的人不是他,而是其他人,诸葛孔明之名,会不会早就名扬天下?
他不是妄自菲薄的人,可越重视,就越患得患失,本也是人之常情。
当孔明询问自己时,自己为何要点头?!为什么要怀有一丝侥幸以为以孔明的智谋,哪怕局势再恶劣,也定能做到常人之所不能?!
多智近妖,卧龙之才,可孔明也仅是一介凡人。如果要满足他的愿望,孔明就必须牺牲自己的安全,为他屈心抑志,披荆斩棘。
可他不愿孔明如此。
马蹄踏过煦煦晨光,穿破朝时薄雾,湿了来人墨衫,亦将刘备从懊悔中惊醒。整整神态,他迎了上去,来人是为他前往川蜀与刘璋接洽的庞统。庞统翻身下马,草草行了个礼,开门见山:“计已成,刘将军可即刻率军入川。”
卧龙凤雏齐名于天下,然不同于诸葛亮的光伟,许是因为仅露出一只眼睛的缘故,庞统身上总是萦绕着沉闷到压抑的气息。并且,他到刘备营中的第一日就已明确告诉刘备,他肯留下并非是认为刘备乃明主,而只是因为诸葛亮,所以他从未称呼刘备“主公”,只称刘备为生疏客套的“刘将军”,将彼此界限划得一清二楚。
“士元此去辛苦,”对于庞统的态度,刘备早已习惯,因此并不介
既已有了决定,一群人也不必深夜再在这里耗着。恰巧这时药已煮好端了上来,曹操便摆摆手,众人鱼贯而出。最后,帐中只留下曹操与为他诊脉的军医。
“孤的头早不疼了,把药倒了吧。”
跪坐的军医却坚定的无视了曹操的命令:“此药于主公头疾有益,还请主公喝药。”
瞧着这端到面前的泛着苦涩的药汁,曹操不禁失笑。前些年全是他在费尽心思逼着郭嘉喝药,如今竟全还了回来。每日的这碗药,无论他发怒也好,推脱也好,这位苍术小大夫都会坚决遵从郭嘉的命令,看着他一滴不拉的喝完,才肯罢休。
一个大夫的坚持自不会让曹操上心,但当这命令是郭嘉下的时候,睥睨天下的曹孟德也只能乖乖认命。不过说来,当年就是曹操顾及着郭嘉的心情,连哄带骗的让郭嘉喝药,现在又是因为郭嘉的坚持,他才谨遵医嘱为这在他看来无甚大碍的毛病日日喝药。怎么郭嘉无论是喝药还是要求别人喝药,都总是占足了主导权,让万人之上的曹丞相都只能心甘情愿的缴械投降。
刚将空的药碗放下,帐中灯影摇曳,无声息回到营中复命的蟏蛸,在案前跪地行礼。
“奉孝可有什么话要告诉孤?”早在郭嘉摔下山崖的半个时辰后,蟏蛸就已在崖下找到了郭嘉和那时尚处于昏迷状态的诸葛亮,二名蟏蛸卫留下隐于暗处随时保护郭嘉的安全,其余蟏蛸则回营复命。现在二名蟏蛸卫其中一人归营,应是郭嘉有话要告予他。
“先生叮嘱主公定要按时服药。”
“仅此?”
“先生还有手书交给主公。”
见蟏蛸将布帛从怀中拿出来,曹操唇边笑意敛了几分。若是计划之中的寻常事口头,由蟏蛸转达已经足够,郭嘉却亲笔写下手书给他,那帛上所书必是紧要无比的事。
他并不担心刘备那边出什么问题。现在他占尽优势,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让刘备毫发无损地入川。他担心的是,郭嘉又为了所谓的大局,要冒险做什么事情。因为生死未知,所以才提前留下帛书告予他后续的计划。这样的事,郭嘉实在是有太多前例了,容不得他不担心。
然而,当忧心渐浓的曹操看清帛笺上的内容后,蹙起的眉头瞬间舒展,面庞上肃穆之色一扫而空。他轻笑了一声,满眼无奈,而在无奈之下,点点温柔,若隐若现。
帛上不过八字,字迹如人性情一般张扬随性:
“今夜浩瀚星辰,极美。”
今夜,刘备的大营亦不安稳。
事前诸葛亮并没有将布置全盘告知刘备,出于绝对的信任,刘备也没有多问。所以当赵云带着诸葛亮坠崖的消息回到营中,并将全部计划告予刘备时,一句“太乱来了!”瞬间从刘备口中迸了出来。
既然早知会有地震,为何还要出兵?那山崖虽然不高,但以血肉之躯摔下去必定会受伤。而若是郭嘉先一步占据主动权,那孔明岂不身处险境……
而下一秒,他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运筹帷幄如诸葛亮,不得不兵行险着。
因为刘玄德想彻彻底底赢得一场大胜,想扬眉吐气,想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没有人比刘备更清楚,建安十二年时的他的处境多么窘迫。年岁渐长,髀肉横生,却一土未占,一功未成,莫谈兴复汉室,甚至身家性命都被刘表拿捏在手中。大汉皇叔刘玄德对于纷纷扰扰的天下不过是昙花一现,甚至连他都开始怀疑,自己究竟何德何能,可以如光武般成中兴之业。就在这时,如谪仙般的白衣青年来到了他身边。
诸葛孔明有着如林野清潭一般宁静温雅的眸子,但越是接近,就越能体察到那波澜不惊下的潋滟,如山间哪只尖耳灵兽搅乱了的一池春水。而立将至的年轻人,握着他的手为他讲三分天下,讲天下可定,汉室将兴。旷野清风,吹起人的白衫,星辰之下,他意气风发,指点天下江山。
这当是何等睿智,又是何等气魄?又让那时的刘备多么不安,每日每夜无时不刻不质问自己,若是孔明效忠的人不是他,而是其他人,诸葛孔明之名,会不会早就名扬天下?
他不是妄自菲薄的人,可越重视,就越患得患失,本也是人之常情。
当孔明询问自己时,自己为何要点头?!为什么要怀有一丝侥幸以为以孔明的智谋,哪怕局势再恶劣,也定能做到常人之所不能?!
多智近妖,卧龙之才,可孔明也仅是一介凡人。如果要满足他的愿望,孔明就必须牺牲自己的安全,为他屈心抑志,披荆斩棘。
可他不愿孔明如此。
马蹄踏过煦煦晨光,穿破朝时薄雾,湿了来人墨衫,亦将刘备从懊悔中惊醒。整整神态,他迎了上去,来人是为他前往川蜀与刘璋接洽的庞统。庞统翻身下马,草草行了个礼,开门见山:“计已成,刘将军可即刻率军入川。”
卧龙凤雏齐名于天下,然不同于诸葛亮的光伟,许是因为仅露出一只眼睛的缘故,庞统身上总是萦绕着沉闷到压抑的气息。并且,他到刘备营中的第一日就已明确告诉刘备,他肯留下并非是认为刘备乃明主,而只是因为诸葛亮,所以他从未称呼刘备“主公”,只称刘备为生疏客套的“刘将军”,将彼此界限划得一清二楚。
“士元此去辛苦,”对于庞统的态度,刘备早已习惯,因此并不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