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放心,丕不会让你失望的,未来,丕不会输给任何人。”
“……你刻意不救张绣,不是因为公私难分,而是为了试探懿?”
“啊,这个……”曹丕脸上闪过一丝羞赧,他担心自己实话实说,司马懿定会因为他的不信任生气,“其实,仲达,丕……”
“这样郭嘉那里就好解释了。”司马懿却完全没有如曹丕所想的那样在意那些细枝末节,思维仍旧停留在如何为曹丕解决这场危机,“郭嘉一向防范于懿,只要子桓你将那日行为解释成为了试探懿的忠诚,而非报私怨,郭嘉应当就不会再因此低看你。不,子桓去特意解释太过虚假,此事最好还是由懿来引导,让郭嘉自己想到这一层……”
曹丕还未来得及打断司马懿的自言自语,已经想到万全应对之策的司马懿却先一步行礼离开。看着司马懿离开脚步匆匆的样子,曹丕将喉中的话又硬压了回去,不禁又轻笑了声,心中欢欣非常。
仲达自己都还没有发现吧,原本仅为逐利而来的他,如今却早已在潜意识中忘掉了利益二字。
从前,他就很羡慕父亲,能够得到郭祭酒这样的知己。而现在,或许,他也已经遇到了这样一个人,山河岁月,坎坷险阻,携手并行,再无所惧。
“二哥这是在想什么呢,如此开心?”帐帘突然被掀开,曹植走了进来,恰巧看到曹丕唇边的笑意,好奇问道。
“一些小事。”曹丕一语带过,稍微收敛了些笑容,向曹植问道,“阿植怎么未和父亲一起去攻打南郡吗?”
“父亲有那么多将领谋士,而且还有三哥在,不缺植一个人。正好还需要个人在襄阳接应,植就留下了,刚好可以在此等二哥回来。”曹植轻快的回答道,“二哥不知,德祖也跟着父亲去攻打南郡了,这几日植独自留在营中无聊极了,还好二哥很快就回来了。”
曹植的确是无聊坏了,因此攒了许多有趣的话题。而且他与曹丕关系素来亲厚,这一来一往随意闲聊,竟就聊了一个多时辰。最后,还是曹植看出来曹丕刚刚归来面色疲惫,才恋恋不舍的起身告别,并叮嘱了兄长几句早些休息。
曹植走出曹丕帐子没多远,遇到了正在专门寻他的郭嘉。
“四公子为何不愿与主公一起攻打南郡呢”几句寒暄后,郭嘉问曹植道。之所以用的是“不愿”而非“不能” 是因为他知道,曹操本应该是打算带曹植一起去攻袭南郡,来为曹植积攒军功的。
曹植沉默了一会儿,在郭嘉面前,最终没有冒险说谎话:“……植不适合,也不愿意,更不想因此与兄长有所隔阂。”
这不适合,不愿意,指的就不仅仅是随军攻打南郡了。以曹植的聪明,很容易就能猜到一些背后的意图。
“四公子若真不愿,谁都无法勉强公子。”郭嘉温和的劝慰他,“但是若是公子有心,也不过是事在人为。主公唯才是举,立嗣,终归是贤者为先。”
曹植又沉默了许久,久到郭嘉以为他不会回应时,从喉中卡出一句:“……郭祭酒认为,如此,真的最好吗?”
郭嘉眸光微闪。曹植这么问,就表明曹植已经猜到了他全部的意思,这份聪慧,实在是举世难得。
“是的,依嘉看来,的确,最好如此。”
“……那植,定不辜负父亲期望。”
第128章
晚夏六月, 正是江南梅子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时候,罕有几日晴天。即便有时幸运的遇到拨云见日,空气中也始终弥散着潮湿的味道。隐蔽的私宅后院中,池中莲花开得正好,几只白鹅踏着水前后结队, 在荷叶中缓缓游过, 拨起的水纹中跟着群群锦鲤。九曲回肠般的石板通往亭台水榭, 若运气再好些,抬眸时恰巧望向的是那风雅闲适处, 必会见到位翩翩少年坐在栏旁, 等得一脸不耐。不过,回回这种不耐,通常在看到人已经到来时, 就瞬间被喜笑颜开替代。那笑容,竟比夏日难得一见的阳光, 还要令人欣然。
清风缕缕, 吹皱一池碧水。
即便本不算是他姗姗而来,人也必要罚上他几杯酒, 再假托着大好风景,让他抚新谱的曲子予他听。他一直都怀疑,人根本就不喜欢听琴, 因为在他抚琴的大部分时候, 人总是用那骨节分明的手握着半盏清酒, 另一只手继续将糕点的碎屑往池子里扔, 直到哪一块碎屑太大激起了水花声,人才会在他的蹙眉中稍微收敛一点,端正坐回来。但没一会儿,又开始心不在焉。
伯牙子期,因琴曲结为知己,然知己却并不定要凭琴曲相交。他与人说了多次若觉无聊,不必强求,人却回回都眉眼弯勾,煞有其事的说着玩笑话:
“天下多少人千金求周郎一曲不得,策哪能放着大好机会不用,白白错过抚琴时周郎的风华。”
少年人说这话时,面庞随着年岁已然棱角分明,每一分都美得似画匠精描细抹,又谈不上一丝女气,只让人想到快马扬鞭,纵情江海的侠客当有的风流。明明是夸赞着他人的好姿色,可这星目中灼灼的目光,若是被他人看见,又不知会顷刻间羞得几家女儿暗许芳心。
他从未告诉过人,其实,回回当人扭头凭栏逗弄鱼儿时,自己的余光亦是会装作若无其事的轻飘过去,直到人坐转回身,他才会又不动声色的自然将余光移开。只是手下琴音,总会乱上几拍。
“……你刻意不救张绣,不是因为公私难分,而是为了试探懿?”
“啊,这个……”曹丕脸上闪过一丝羞赧,他担心自己实话实说,司马懿定会因为他的不信任生气,“其实,仲达,丕……”
“这样郭嘉那里就好解释了。”司马懿却完全没有如曹丕所想的那样在意那些细枝末节,思维仍旧停留在如何为曹丕解决这场危机,“郭嘉一向防范于懿,只要子桓你将那日行为解释成为了试探懿的忠诚,而非报私怨,郭嘉应当就不会再因此低看你。不,子桓去特意解释太过虚假,此事最好还是由懿来引导,让郭嘉自己想到这一层……”
曹丕还未来得及打断司马懿的自言自语,已经想到万全应对之策的司马懿却先一步行礼离开。看着司马懿离开脚步匆匆的样子,曹丕将喉中的话又硬压了回去,不禁又轻笑了声,心中欢欣非常。
仲达自己都还没有发现吧,原本仅为逐利而来的他,如今却早已在潜意识中忘掉了利益二字。
从前,他就很羡慕父亲,能够得到郭祭酒这样的知己。而现在,或许,他也已经遇到了这样一个人,山河岁月,坎坷险阻,携手并行,再无所惧。
“二哥这是在想什么呢,如此开心?”帐帘突然被掀开,曹植走了进来,恰巧看到曹丕唇边的笑意,好奇问道。
“一些小事。”曹丕一语带过,稍微收敛了些笑容,向曹植问道,“阿植怎么未和父亲一起去攻打南郡吗?”
“父亲有那么多将领谋士,而且还有三哥在,不缺植一个人。正好还需要个人在襄阳接应,植就留下了,刚好可以在此等二哥回来。”曹植轻快的回答道,“二哥不知,德祖也跟着父亲去攻打南郡了,这几日植独自留在营中无聊极了,还好二哥很快就回来了。”
曹植的确是无聊坏了,因此攒了许多有趣的话题。而且他与曹丕关系素来亲厚,这一来一往随意闲聊,竟就聊了一个多时辰。最后,还是曹植看出来曹丕刚刚归来面色疲惫,才恋恋不舍的起身告别,并叮嘱了兄长几句早些休息。
曹植走出曹丕帐子没多远,遇到了正在专门寻他的郭嘉。
“四公子为何不愿与主公一起攻打南郡呢”几句寒暄后,郭嘉问曹植道。之所以用的是“不愿”而非“不能” 是因为他知道,曹操本应该是打算带曹植一起去攻袭南郡,来为曹植积攒军功的。
曹植沉默了一会儿,在郭嘉面前,最终没有冒险说谎话:“……植不适合,也不愿意,更不想因此与兄长有所隔阂。”
这不适合,不愿意,指的就不仅仅是随军攻打南郡了。以曹植的聪明,很容易就能猜到一些背后的意图。
“四公子若真不愿,谁都无法勉强公子。”郭嘉温和的劝慰他,“但是若是公子有心,也不过是事在人为。主公唯才是举,立嗣,终归是贤者为先。”
曹植又沉默了许久,久到郭嘉以为他不会回应时,从喉中卡出一句:“……郭祭酒认为,如此,真的最好吗?”
郭嘉眸光微闪。曹植这么问,就表明曹植已经猜到了他全部的意思,这份聪慧,实在是举世难得。
“是的,依嘉看来,的确,最好如此。”
“……那植,定不辜负父亲期望。”
第128章
晚夏六月, 正是江南梅子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时候,罕有几日晴天。即便有时幸运的遇到拨云见日,空气中也始终弥散着潮湿的味道。隐蔽的私宅后院中,池中莲花开得正好,几只白鹅踏着水前后结队, 在荷叶中缓缓游过, 拨起的水纹中跟着群群锦鲤。九曲回肠般的石板通往亭台水榭, 若运气再好些,抬眸时恰巧望向的是那风雅闲适处, 必会见到位翩翩少年坐在栏旁, 等得一脸不耐。不过,回回这种不耐,通常在看到人已经到来时, 就瞬间被喜笑颜开替代。那笑容,竟比夏日难得一见的阳光, 还要令人欣然。
清风缕缕, 吹皱一池碧水。
即便本不算是他姗姗而来,人也必要罚上他几杯酒, 再假托着大好风景,让他抚新谱的曲子予他听。他一直都怀疑,人根本就不喜欢听琴, 因为在他抚琴的大部分时候, 人总是用那骨节分明的手握着半盏清酒, 另一只手继续将糕点的碎屑往池子里扔, 直到哪一块碎屑太大激起了水花声,人才会在他的蹙眉中稍微收敛一点,端正坐回来。但没一会儿,又开始心不在焉。
伯牙子期,因琴曲结为知己,然知己却并不定要凭琴曲相交。他与人说了多次若觉无聊,不必强求,人却回回都眉眼弯勾,煞有其事的说着玩笑话:
“天下多少人千金求周郎一曲不得,策哪能放着大好机会不用,白白错过抚琴时周郎的风华。”
少年人说这话时,面庞随着年岁已然棱角分明,每一分都美得似画匠精描细抹,又谈不上一丝女气,只让人想到快马扬鞭,纵情江海的侠客当有的风流。明明是夸赞着他人的好姿色,可这星目中灼灼的目光,若是被他人看见,又不知会顷刻间羞得几家女儿暗许芳心。
他从未告诉过人,其实,回回当人扭头凭栏逗弄鱼儿时,自己的余光亦是会装作若无其事的轻飘过去,直到人坐转回身,他才会又不动声色的自然将余光移开。只是手下琴音,总会乱上几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