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可以借此将涌上心头的酸涩冻住,“西陵虽然地势险要,但离江夏郡郡所极近,绝非最佳的埋伏地点。瑜以身涉险,郭先生仅带这些人就敢与瑜见面,又何尝不是以身诱虎。”
江东并非非刘备,他们人手充足。一旦有大批人马调动进入江夏郡,周瑜一定会第一时间就收到军报,可是并没有。更何况,郭嘉为了引他上钩,也不会带过多的人马让陷阱过于明显把他吓走。
虽然凶险,但和除掉他周公瑾对曹操大业的益处相比,周瑜很清楚郭嘉的选择。
“公瑾错了。”郭嘉摇摇头,“嘉会来以身当饵,是因为嘉很肯定,赢家是谁。”
周瑜没有回话,直接一挥手,身后亲兵纵骑而上,用行动给出郭嘉答案。
郭嘉带来的兵卒不过几十人,面对周瑜训练有素的亲兵,自然是不堪一击。不多时,周瑜手中的长剑就已指上郭嘉的脖颈,一切顺利的,就像预先安排好得一般。。
郭嘉瞟了眼似乎随时能夺去他生命的锋刃,轻一挑眉,未有一丝惧色:“公瑾不觉得,这未免太过简单了?”
“所以,瑜要先擒了你,才好以不变应万变。”
“那么,公瑾现在是不肯杀了嘉为孙伯符报仇了?”
“……国事为重。你活着,对江东更有用。”
“巧了,嘉也这么认为。”
话音刚落,周瑜看见郭嘉突然挑起一抹微笑,顿时大为警戒。可过了许久,也不见郭嘉有什么异常之举,仿佛此时郭嘉诡异的微笑,仅是穷途末路的虚张声势。
可不该是如此。
郭嘉没有理由处心积虑的送上门来,只为给周瑜当人质。
周瑜刚想到此,变故已经降临。
是在后方。
训练有素的铁骑身披肃杀冲入山谷,如同一柄利刃瞬间刺入了江东军,刀戢碰撞声,嘶吼惨叫声,接连迭起,立刻将谷中的静谧一扫而空。
这是张绣麾下来自西凉惯于杀戮的骑兵,可周瑜看得很清晰,此时,张绣只居于副将的位置,真正领兵的,是位英姿挺拔的贵家公子。江东人仅见过他的画像,今日见到真人,才不得不心中暗道,拙劣的画师真是连来人一分风华都未画出来。
那人正是,曹丕曹子桓。
第127章
低者为谷, 高者为崖。陷于谷者短兵相接,立于崖者冷眼观之。
“仲达与诩约定过,这段恩怨,只能由他们两个人独自了结。”贾诩将被风吹得飘起的衣袍裹得更紧了些, 佝偻着身躯站在司马懿身边,一同望向山谷。
山崖并不高,谷中西凉军与江东兵厮杀的兵戈交击声站在山崖上的人甚至都能听到些许,但也仅止于听到,看到,而难以插手一分一毫。
司马懿目不转睛的盯着谷中的战局, 或者更准确的说, 是目不转睛的盯着领军厮杀的曹丕。少年身形已完全长开, 身骑战马灵巧的游走于敌军之间, 剑走龙蛇,轻巧的将敌军斩杀。湿热的风在谷间吹过掠起他的长发,即便鲜血溅到脸上, 他也似全然不知般继续浴血奋战。这豪勇而坚毅的模样, 虽然仍带稚嫩, 但已与他早年率兵东征西讨的父亲如出一辙。
这样的人中龙凤,怎会被张绣伤到。
“懿当然记得约定。不过,以懿看来,贾先生当更担心才对。”司马懿将目光移向同样在厮杀的张绣。他与曹丕隔着一段距离, 暂时谁都防碍不到谁, “只要二公子愿意, 让张绣死在这里,不是难事。”
“老夫已经这把年纪了,自己的命都不知道哪天交代出去,担不担心都无济于事了。不过……”贾诩把手放到嘴边连咳了好几声,再开口时声音更加沙哑苍老,“他,也在那里。有他在,张将军的命便丢不了。”
司马懿当然知道贾诩指的人是谁。他看向一直在战场外旁观战局的周瑜,又进一步看向周瑜身后被挟持住的郭嘉。然而,虽说是被挟持,实际上郭嘉抱着臂骑在马上悠哉游哉的样子,似乎反倒比周瑜还围观的兴致勃勃。他知道郭嘉的计划,更清楚郭嘉的性子,听到贾诩的话,不由冷笑:“贾先生认为,在他眼里,张绣会比曹子桓重要?”
一个是随时都可以由其他人替代的武将,一个是曹操的嫡长子、未来的继承人,在郭嘉眼中哪一个更重要,显而易见。
“老夫只知道,在他眼里,一个连私怨公事都处理不好的人,不配成为丞相的继承人。”贾诩缓缓说道,“既难以撑起这份责任,又占着这份嫡长子的名义,这样的人,只会成为将来真正能继承丞相大业的公子的障碍。”说到此,贾诩轻笑了一声,“仲达跟在他身边那么多年,依仲达看来认为,对于影响到丞相大业的障碍,以他的性子,会怎么做?
丞相啊……还有很多儿子。”
司马懿呼吸滞了一下,他突然明白了制造谷中厮杀的真正意图。看似是为了引开江东兵的注意力,让郭嘉有机会动手;实际上,这也是一场给曹丕和张绣的考验:倘若曹丕还放不下曹昂的死,或者张绣记恨着被远征乌桓时被设计一事,都会欣然利用此次机会,借着战局混乱制造对方的死亡,再将一切推给江东。
原本司马懿认为,就算曹丕还是小孩子脾气,一定要置张绣于死地,虽然善后很麻烦,但总归算不得大事。而贾诩的话则切实的提醒了他,一旦曹丕显露出还想杀死张绣的
江东并非非刘备,他们人手充足。一旦有大批人马调动进入江夏郡,周瑜一定会第一时间就收到军报,可是并没有。更何况,郭嘉为了引他上钩,也不会带过多的人马让陷阱过于明显把他吓走。
虽然凶险,但和除掉他周公瑾对曹操大业的益处相比,周瑜很清楚郭嘉的选择。
“公瑾错了。”郭嘉摇摇头,“嘉会来以身当饵,是因为嘉很肯定,赢家是谁。”
周瑜没有回话,直接一挥手,身后亲兵纵骑而上,用行动给出郭嘉答案。
郭嘉带来的兵卒不过几十人,面对周瑜训练有素的亲兵,自然是不堪一击。不多时,周瑜手中的长剑就已指上郭嘉的脖颈,一切顺利的,就像预先安排好得一般。。
郭嘉瞟了眼似乎随时能夺去他生命的锋刃,轻一挑眉,未有一丝惧色:“公瑾不觉得,这未免太过简单了?”
“所以,瑜要先擒了你,才好以不变应万变。”
“那么,公瑾现在是不肯杀了嘉为孙伯符报仇了?”
“……国事为重。你活着,对江东更有用。”
“巧了,嘉也这么认为。”
话音刚落,周瑜看见郭嘉突然挑起一抹微笑,顿时大为警戒。可过了许久,也不见郭嘉有什么异常之举,仿佛此时郭嘉诡异的微笑,仅是穷途末路的虚张声势。
可不该是如此。
郭嘉没有理由处心积虑的送上门来,只为给周瑜当人质。
周瑜刚想到此,变故已经降临。
是在后方。
训练有素的铁骑身披肃杀冲入山谷,如同一柄利刃瞬间刺入了江东军,刀戢碰撞声,嘶吼惨叫声,接连迭起,立刻将谷中的静谧一扫而空。
这是张绣麾下来自西凉惯于杀戮的骑兵,可周瑜看得很清晰,此时,张绣只居于副将的位置,真正领兵的,是位英姿挺拔的贵家公子。江东人仅见过他的画像,今日见到真人,才不得不心中暗道,拙劣的画师真是连来人一分风华都未画出来。
那人正是,曹丕曹子桓。
第127章
低者为谷, 高者为崖。陷于谷者短兵相接,立于崖者冷眼观之。
“仲达与诩约定过,这段恩怨,只能由他们两个人独自了结。”贾诩将被风吹得飘起的衣袍裹得更紧了些, 佝偻着身躯站在司马懿身边,一同望向山谷。
山崖并不高,谷中西凉军与江东兵厮杀的兵戈交击声站在山崖上的人甚至都能听到些许,但也仅止于听到,看到,而难以插手一分一毫。
司马懿目不转睛的盯着谷中的战局, 或者更准确的说, 是目不转睛的盯着领军厮杀的曹丕。少年身形已完全长开, 身骑战马灵巧的游走于敌军之间, 剑走龙蛇,轻巧的将敌军斩杀。湿热的风在谷间吹过掠起他的长发,即便鲜血溅到脸上, 他也似全然不知般继续浴血奋战。这豪勇而坚毅的模样, 虽然仍带稚嫩, 但已与他早年率兵东征西讨的父亲如出一辙。
这样的人中龙凤,怎会被张绣伤到。
“懿当然记得约定。不过,以懿看来,贾先生当更担心才对。”司马懿将目光移向同样在厮杀的张绣。他与曹丕隔着一段距离, 暂时谁都防碍不到谁, “只要二公子愿意, 让张绣死在这里,不是难事。”
“老夫已经这把年纪了,自己的命都不知道哪天交代出去,担不担心都无济于事了。不过……”贾诩把手放到嘴边连咳了好几声,再开口时声音更加沙哑苍老,“他,也在那里。有他在,张将军的命便丢不了。”
司马懿当然知道贾诩指的人是谁。他看向一直在战场外旁观战局的周瑜,又进一步看向周瑜身后被挟持住的郭嘉。然而,虽说是被挟持,实际上郭嘉抱着臂骑在马上悠哉游哉的样子,似乎反倒比周瑜还围观的兴致勃勃。他知道郭嘉的计划,更清楚郭嘉的性子,听到贾诩的话,不由冷笑:“贾先生认为,在他眼里,张绣会比曹子桓重要?”
一个是随时都可以由其他人替代的武将,一个是曹操的嫡长子、未来的继承人,在郭嘉眼中哪一个更重要,显而易见。
“老夫只知道,在他眼里,一个连私怨公事都处理不好的人,不配成为丞相的继承人。”贾诩缓缓说道,“既难以撑起这份责任,又占着这份嫡长子的名义,这样的人,只会成为将来真正能继承丞相大业的公子的障碍。”说到此,贾诩轻笑了一声,“仲达跟在他身边那么多年,依仲达看来认为,对于影响到丞相大业的障碍,以他的性子,会怎么做?
丞相啊……还有很多儿子。”
司马懿呼吸滞了一下,他突然明白了制造谷中厮杀的真正意图。看似是为了引开江东兵的注意力,让郭嘉有机会动手;实际上,这也是一场给曹丕和张绣的考验:倘若曹丕还放不下曹昂的死,或者张绣记恨着被远征乌桓时被设计一事,都会欣然利用此次机会,借着战局混乱制造对方的死亡,再将一切推给江东。
原本司马懿认为,就算曹丕还是小孩子脾气,一定要置张绣于死地,虽然善后很麻烦,但总归算不得大事。而贾诩的话则切实的提醒了他,一旦曹丕显露出还想杀死张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