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了。那么,这个时候来找他,应该就是为了当初他们谈好的生意了。
果然,两个人一坐下,方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自由了。”
在面前这个男人曾经的提点下,她不断地在家里闹事,终于让所有人都受不了,也终于让她那个丈夫妥协了。
“谢谢你。”方兰对陆铭远一笑道,“之前我们说好的事情可以付诸行动了吧?”
“可以。”
他和方兰谈了一个时辰左右,最终确定等过完年开春的时候,就合作动工做布料绸缎生意。现如今,酒楼的生意稳定,这件事他可以放手一试。方兰手中掌握的技术确实难能可贵,而她这个人,从几次的接触中可以看的出,也同样是个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回到村子里后,偶尔有村民来来往往,面上都带着笑容。看来,在这个质朴的古代世界,年的氛围还是很浓的。
在经过了祭灶,扫尘,办年货等一系列事情后,就到了年三十了。
那天,陆铭远实实在在的体验了一把最传统的过年。一大早上起来,和叶笙沈云一起熬浆糊,先取少量的面倒进冷水里,再放在灶上用火熬,等它变得粘糊了就能当胶水用来贴春联了。
这春联是他和叶笙前两天去村里一位老秀才家里用几个鸡蛋换的,红纸黑墨,没有现代的花哨,那字却是顶顶的好看。刚拿回来的时候,那上联和下联还在一张纸上,还是叶笙熟练的用棉线给裁开的。
据说,每年村子里的人都爱找那位老秀才写春联,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写字。而他,虽然学会了写毛笔字,但想了想,还是把写春联这种事交给专业人士比较好。
那老先生也写的乐意,他不主动收费,但村里大部分人多多少少还是会带些东西给他作为交换,少有的几个人空手白拿,老人家也不会说什么。
这次过年,陆铭远是把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全了,桂圆瓜子花生红枣果干还有几块麻糖在盘子里摆的满满当当。沈云在一边看得咋舌,“这也太丰富了吧?!”
晚上,他和叶笙沈云一起洗菜剁馅包饺子。这大概是他第一次真正自己动手包饺子。馅儿是他来剁,直到在他看来那馅已经是碎的不能再碎了,叶笙才喊停,接着将案板上的饺子馅盛在一个盆子里,又撒了点香油,细盐和醢酱,然后随手拿筷子搅了搅,才对他道:“好了。”
面是叶笙早就和好的,只要再把它擀成面皮,就能开始包了。
第一次上手包饺子的陆铭远,包出来的饺子是真的不大好看,要么馅儿放的太少,包得饺子看起来干干瘪瘪,要么馅儿放的太多,不是捏不住就是漏了捏烂了。连一旁的沈云见了都忍不住偷笑。
反观他家叶笙,一双手不知是怎么做的,手指飞动,三两下就让一个饱满别致的饺子在他手上成型了。让陆铭远看得一阵赞叹,沈云在旁边擀面皮也擀得又快又好看。
看样子,包饺子这事他是不是能放心的甩手交给他们俩去完成呢。不过也就是想想,他是不可能真的什么都不做在一边干等着吃的。
认真观察着叶笙的手法,他一点一点地学着做,而叶笙见状后,十分开心地开始教他。终于,在一片其乐融融中,他在这一方面有了些许进步。
他们三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没过多长时间,那一盆的饺子馅就快用完了。这一过程比他想的要顺利简单些。
眼看着面皮快用完了,沈云忽而说道:“叶笙,你说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再包个红糖馅儿的饺子?”
“还有红糖馅儿的饺子吗?”陆铭远随口问道。
“你不会不知道吧?”沈云很惊奇,这不是每家人在过年包饺子的时候都会有的吗?
叶笙对于他相公这种比别人知道很多新奇的东西,但偶尔会在常识上犯迷糊的特性已经有几分很了解了,当即开口解释道:“就是在过年包饺子的时候包一个糖馅的饺子进去,看出锅后谁能吃到,就代表他很幸运,嗯……往后一年也会很有福气。”
沈云带着疑问补充道:“也不一定只能包一个吧?”顿了下,他兴冲冲地又说:“不然这次我们多包几个,这样大家就能一起吃到很多福气了……嗳,不行,这样就没啥意思了。”
陆铭远听明白了,这不就和抽奖差不多吗?在一大锅普通的饺子里,抢着吃那个糖馅的饺子。久远的记忆里,似乎他儿时也接触过类似的活动。
“家里有红糖吗?”他问道。
“有的,我去拿。”叶笙边回答他边向着厨房走去。
等叶笙把红糖拿过来准备包到面皮里时,陆铭远若有所思道:“我来包吧。”
叶笙乖乖地把东西给他,他接过后没有立刻动作,而是盯着看了会儿,心里想着,得包成什么样才能在下锅后还能认出来呢?
虽然这样做有作弊的嫌疑,但是他觉得让不知道的人吃得高兴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这代表福气的红糖饺子就在他的手上被故意挤来挤去,捏了半天最后成了个奇形怪状才让他满意,紧接着又包了第二个也是同样如此。
只是,他的这种做法似乎让本该是‘不知道的人’的叶笙看出了什么,在他包了两个准备停手时,叶笙对着他含笑道:“再包一个。”
等饺子下了锅煮好后,叶笙给他们三人一人盛了一碗,热腾腾的鲜肉饺子,味道是他没想到的好吃。
果然,两个人一坐下,方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自由了。”
在面前这个男人曾经的提点下,她不断地在家里闹事,终于让所有人都受不了,也终于让她那个丈夫妥协了。
“谢谢你。”方兰对陆铭远一笑道,“之前我们说好的事情可以付诸行动了吧?”
“可以。”
他和方兰谈了一个时辰左右,最终确定等过完年开春的时候,就合作动工做布料绸缎生意。现如今,酒楼的生意稳定,这件事他可以放手一试。方兰手中掌握的技术确实难能可贵,而她这个人,从几次的接触中可以看的出,也同样是个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回到村子里后,偶尔有村民来来往往,面上都带着笑容。看来,在这个质朴的古代世界,年的氛围还是很浓的。
在经过了祭灶,扫尘,办年货等一系列事情后,就到了年三十了。
那天,陆铭远实实在在的体验了一把最传统的过年。一大早上起来,和叶笙沈云一起熬浆糊,先取少量的面倒进冷水里,再放在灶上用火熬,等它变得粘糊了就能当胶水用来贴春联了。
这春联是他和叶笙前两天去村里一位老秀才家里用几个鸡蛋换的,红纸黑墨,没有现代的花哨,那字却是顶顶的好看。刚拿回来的时候,那上联和下联还在一张纸上,还是叶笙熟练的用棉线给裁开的。
据说,每年村子里的人都爱找那位老秀才写春联,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写字。而他,虽然学会了写毛笔字,但想了想,还是把写春联这种事交给专业人士比较好。
那老先生也写的乐意,他不主动收费,但村里大部分人多多少少还是会带些东西给他作为交换,少有的几个人空手白拿,老人家也不会说什么。
这次过年,陆铭远是把该买的东西都买齐全了,桂圆瓜子花生红枣果干还有几块麻糖在盘子里摆的满满当当。沈云在一边看得咋舌,“这也太丰富了吧?!”
晚上,他和叶笙沈云一起洗菜剁馅包饺子。这大概是他第一次真正自己动手包饺子。馅儿是他来剁,直到在他看来那馅已经是碎的不能再碎了,叶笙才喊停,接着将案板上的饺子馅盛在一个盆子里,又撒了点香油,细盐和醢酱,然后随手拿筷子搅了搅,才对他道:“好了。”
面是叶笙早就和好的,只要再把它擀成面皮,就能开始包了。
第一次上手包饺子的陆铭远,包出来的饺子是真的不大好看,要么馅儿放的太少,包得饺子看起来干干瘪瘪,要么馅儿放的太多,不是捏不住就是漏了捏烂了。连一旁的沈云见了都忍不住偷笑。
反观他家叶笙,一双手不知是怎么做的,手指飞动,三两下就让一个饱满别致的饺子在他手上成型了。让陆铭远看得一阵赞叹,沈云在旁边擀面皮也擀得又快又好看。
看样子,包饺子这事他是不是能放心的甩手交给他们俩去完成呢。不过也就是想想,他是不可能真的什么都不做在一边干等着吃的。
认真观察着叶笙的手法,他一点一点地学着做,而叶笙见状后,十分开心地开始教他。终于,在一片其乐融融中,他在这一方面有了些许进步。
他们三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没过多长时间,那一盆的饺子馅就快用完了。这一过程比他想的要顺利简单些。
眼看着面皮快用完了,沈云忽而说道:“叶笙,你说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再包个红糖馅儿的饺子?”
“还有红糖馅儿的饺子吗?”陆铭远随口问道。
“你不会不知道吧?”沈云很惊奇,这不是每家人在过年包饺子的时候都会有的吗?
叶笙对于他相公这种比别人知道很多新奇的东西,但偶尔会在常识上犯迷糊的特性已经有几分很了解了,当即开口解释道:“就是在过年包饺子的时候包一个糖馅的饺子进去,看出锅后谁能吃到,就代表他很幸运,嗯……往后一年也会很有福气。”
沈云带着疑问补充道:“也不一定只能包一个吧?”顿了下,他兴冲冲地又说:“不然这次我们多包几个,这样大家就能一起吃到很多福气了……嗳,不行,这样就没啥意思了。”
陆铭远听明白了,这不就和抽奖差不多吗?在一大锅普通的饺子里,抢着吃那个糖馅的饺子。久远的记忆里,似乎他儿时也接触过类似的活动。
“家里有红糖吗?”他问道。
“有的,我去拿。”叶笙边回答他边向着厨房走去。
等叶笙把红糖拿过来准备包到面皮里时,陆铭远若有所思道:“我来包吧。”
叶笙乖乖地把东西给他,他接过后没有立刻动作,而是盯着看了会儿,心里想着,得包成什么样才能在下锅后还能认出来呢?
虽然这样做有作弊的嫌疑,但是他觉得让不知道的人吃得高兴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这代表福气的红糖饺子就在他的手上被故意挤来挤去,捏了半天最后成了个奇形怪状才让他满意,紧接着又包了第二个也是同样如此。
只是,他的这种做法似乎让本该是‘不知道的人’的叶笙看出了什么,在他包了两个准备停手时,叶笙对着他含笑道:“再包一个。”
等饺子下了锅煮好后,叶笙给他们三人一人盛了一碗,热腾腾的鲜肉饺子,味道是他没想到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