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

没有问将军府的事情,捧手回应,“儿臣遵旨。”
  室内外听到的人皆是一惊。
  皇帝刚刚同荔王还说给他机会,此刻却将审判事交给太子。
  守在窗外的李元昆站在阴影处垂下眼皮。
  他五指收紧深深掐入掌心。
  帝王多疑、无情,杀伐果决。
  刚刚单留荔王在室内安抚,只为拖延时间等待太子归来。
  太子回归,无情的帝王便露出本来狠戾面目,将此案交给太子主审,这不是明着偏袒皇后,想要置荔王于死地吗?
  鲜红血液自掌心溢出。
  李元昆初觉疼痛,猛地松开手。
  他额角沁出细密汗珠,双唇启开一隙,深深吸一口复又吐出去。
  室内皇帝深沉的声音又传了出来。
  清晰且不容置疑。
  “朕在位二十有八载,险遭宫中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历数昭明,朕年迈历精之数既终,信可知矣,今退位,禅位于太子,望尔名播于无穷,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说完这话,他阖上眼,闭眼瞬间瞄了一眼皇后。
  “找礼部择吉日上天坛,登基即可。”他最后道。
  皇后一动不动,似乎已经成了雕像。
  太子没有立即应声,他眉头微微耸起,看着面前二人。
  皇后侧头看着他。
  太子目光幽暗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皇后不堪重负,避开目光,转过头看着皇帝闭上的眼和不再冷硬的面庞。
  皇帝呼吸渐匀,胸膛微微起伏。
  良久,太子跪在地上,深深叩了三个头。
  他似乎有了决定,抬起头,腰背挺直,低沉声音道:“儿臣,遵旨。”
  寒翠宫中无人敢动。
  外头小太监进来禀告,“皇上,受伤的宫人很多,太医院忙不过来,请旨问是否能将一位太医放回去帮忙。”
  皇帝沉着脸点一下头,“赵仲留下即可。”
  这静止局面被一语打破。
  许灼眼珠环视四周,告退回太医院。
  临走之际皇后看他一眼,那眼神许灼见过两次。
  一次是决定给皇帝用药之时,一次是赵仲不肯给皇帝服药,皇后威胁要他命时。
  然而赵仲妥协了,因此没有保下一条命。
  许灼也不知沾了什么霉运。
  简直毒奶一个,奶谁谁成功不了。
  他当即对着皇后重重一点头,眼中含义呼之欲出:娘娘放心,下官嘴很严!绝对不会透露半个字出去!
  皇后一眨眼,由他退了出去。
  此次宫变雷声大,雨点小。
  以暗杀关键人物为主,因此动乱被压下去的很快,没有在宫外掀起太大波澜。
  太子自出生便由无数德高望重的大师定下顺风顺水的命数,此次作为这场阴谋里最要紧的人物,刚一进宫,宫中一切却都已尘埃落定。
  再次应了顺风顺水的命。
  十分戏剧化。
  皇帝咳嗽两声,嗓子里似乎压着棉花,非常沉闷嘶哑。
  赵仲上前查看,皇帝闭着眼道:“太子先退下,我有话同你母后讲。”
  赵仲检查完毕,答:“气血上涌,冲击胸部、脑部,要万分小心调理。”
  皇后盯着太子,眼中之情非常不舍,口中含着千言万语要说。
  太子半垂着眼,余光瞟了一眼他二人交握的手。
  “父皇、母后,儿子先回去换身衣裳。”他告退道。
  皇后想了想,转头看着皇帝,嘴里交代:“叫太医处理一下伤口。”
  “儿子知道。”
  太子群人拥簇出了寒翠宫内室的门,转眼发现李元昆站在最靠边的阴影里。
  不知道晒了多久了,额头尽是汗珠。
  “将他抓起来,一并关到刑部大牢。”太子面无表情道。
  大太监悄悄对着太子解释:“皇上之前吩咐,只关荔王一个就行,小王爷就不必关了。”
  “荔王也解释了,此次进宫救驾行动全是他一意孤行,同小王爷没有关系。”大太监再次解释道,并加了一句:“皇上也应允了。”
  太子看着大太监。
  大太监也看着他。
  “有没有关系审过才知道,仅凭一张嘴怎么判定?”太子问。
  他说着话,伸出手来掸了一把自己的衣裳。
  态度十分随意,语气却十分沉甸甸。
  根本没有留出商量的余地。
  大太监立刻知道自己错在何处。
  皇帝金口玉言刚刚已经禅位于太子了!即便还没有行登基大典也未册封,不可即刻称呼为‘皇帝’。
  但是这称呼用来再喊别人也十分不妥当了。
  即便是一刻钟之前刚刚睡着的先帝也不成。
  他立刻附和:“正是正是!”
  挥手叫人来,将李元昆压住。
  李元昆不动不挣扎,任由他们将自己绑了,站在原地看着太子。
  太子一身血污,气势却不容忽视,坦然同他对视。
  李元昆咽下一口口水,湿润了一下干涩的嗓子。
  却什么都没有说,顺从跟着侍卫走了。
  太子看着他背影,眯了眯眼。
  “您去太医院吗?”大太监看了看他的伤口。
  太子:“不必跟着。”
  大太监跟着也不是,即刻停住脚步也不妥。
  便站在原地焦急望着他。
  太子一招手,乌达凑上前来,紧紧走在他身侧。
  大太监侧头望着,觉得这新皇喜怒无常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