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


  宋春景点了点头。
  沈欢只好去抓药。
  绞尽脑汁的想了想风寒该拿些什么。
  宋春景道:“不会的,可翻翻书。”
  沈欢赶紧跑去隔壁翻书。
  他连图带字对照着,好不容易拿齐了药材,又带着整棵药材去制药坊的小药格子里一一取出散药来,一起捧到了宋春景跟前。
  宋春景看了眼,点了点头,“粗粗是对上了,风寒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是季节更换,冷热交替。我是淋雨生病,受了寒凉气,便要多加一味祛湿的药材,去掉一味发热药材,本来就烧着,再继续发热,怕是要烤熟了。”
  说着,指了指其中一棵纤细枝干,不见叶子的枯草药。
  沈欢笑了笑。
  将那棵取了出来,放在一旁,“要多加哪一味呀?”
  “你先背背,祛湿的药材都有哪些?”宋春景问。
  沈欢立刻背道:“陈皮、藿香、佩兰、厚朴、苍术、芡实、还有……”他想了想,犹豫道:“茯苓?”
  宋春景点了点头,随意夸奖道:“不错。”
  “茯苓略微平和,有湿除湿,无湿健脾;藿香性温和,能及时排除体内湿气,同时能顺带治一治寒热头痛。”他道。
  沈欢想了想,“那今次用藿香吗?您说有些头痛。”
  宋春景摇了摇头,“用茯苓。”
  沈欢又想了想,试探着问:“是因为可以健脾吗?”
  宋春景顿了顿,坦然道:“……因为没那么涩苦。”


第25章
  他面色严肃,一本正经说完。
  沈欢哭笑不得。
  转眼见宋春景盯着他,于是把笑收了起来,赶紧问道:“那量的多少呢?”
  “药就是这些,风寒是常见病,没有什么相克的药材,因此量多量少无非就是好的快慢的问题,”宋春景扭头咳了咳,“你看着办吧。”
  沈欢:“……”
  宋春景示意他快去。
  沈欢掂了掂手里的药材,只好出了门,将小炉子搬到了宋春景门口。
  他开始生火,浓烟突突的冒。
  宋春景在屋内道:“小心些,别将房子点了。”
  “就是怕烧了房子,才将火炉抬了出来!”沈欢喊道。
  宋春景随意“唔”了一声,不再说话。
  虽然师父叫他自己看着办,沈欢并不敢真的看着办,拿着几本书,看了很多病例,才头大的添添减减几味药材的分量,扔到了圆肚子平底的锅里。
  他又往里砂锅里加了一半的水,喊道:“师父!加多少水呀?”
  “你看着办。”宋春景道。
  沈欢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师父!水!加多少?”
  这次里头的声音大了些,宋春景似乎站在了窗户旁边,“你看着办。”
  沈欢:“……”
  沈欢望了望锅里,觉得差不多。
  于是生火,他还想问要煎多久,想了想没问,自己翻了翻书。
  一刻钟。
  他查到答案,松了一口气。
  一刻钟时间过了三分之二,锅内冒起小泡,眼见着水越来越少,沈欢担心没熬成就干了,往里加了一大碗水。
  看着小泡不住转成大泡。
  吐出来一口气。
  宋春景坐在窗前的方桌旁,开了半扇窗。
  从窗户缝里,看他小徒忙碌的身影,出了一会儿神。
  沈欢煎完药,端进来一碗,双手捧着。
  床上没人,他环顾一圈,发现了窗边的宋春景。
  沈欢走过去,跟着他目光一起望了望外头。
  发现正对着自己的小药炉。
  ……手忙脚乱都被师父看到了。
  沈欢脸腾的红了,不好意思的端着药递到他手边,“师父,给。”
  宋春景接过来,抿了一口,“火候太大,扑点水。”
  沈欢点点头,往外走。
  出去后,又往砂锅里加了一碗水。
  刚加了一半,宋春景在身后道:“沈欢。”
  沈欢停住动作。
  宋春景没什么感情的说:“叫你往火上扑点水。”
  沈欢顿时像被人点了穴,僵在当场。
  不过也不是头一次出糗了。
  沈欢认命的点了点头。
  宋春景又交代,“切记,中途不可锅内加水,不然药的疗效就没了大半。”
  沈欢:“……”
  宋春景看他模样,便道:“若是加过了,重新再熬。”
  沈欢一上午,几乎将头磕成了啄木鸟,闻言飞快的用毛巾垫着手,端着锅去将汤药倒了。
  重来一遍。
  这次他有了经验,有条不紊操作着。
  将近晌午,那碗蒸腾热药姗姗来迟,终于又出现在了小方桌上。
  宋春景一手端起,尝了一口,皱了皱眉。
  沈欢心提到了嗓子眼。
  “火候不大够,水有些多,略微稀了些。”宋春景说。
  沈欢要接,宋春景摆了摆手。
  “这这么着吧,晚上再说。”
  端起汤药一饮而尽。
  沈欢接了空碗,“还有半锅,我去给您盛。”
  宋春景摆了摆手,“一碗就够。”
  沈欢点了点头,等着他后话。
  宋春景侧过头咳了一声,“照你这么个熬法,病人得喝半锅水,才能吃上一副药。”宋春景面无表情道:“胃口小的,都被撑破了肚皮。”
  沈欢老老实实站在一旁听训。
  “不过难能可贵的踏实。”最后,他这没半句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