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看着您不在,大胆的将养子送去宋府拜了师,如此算是暴露在众人视线里头了,微臣大着胆子问一句……”
  说到此,他停顿一下,看太子脸上并没有不悦,才继续下头的话。
  “当年事,除了当事人,还有谁知晓?”
  太子犹豫片刻,似乎仔细想了想涉事人。
  “虎威将军不必提,父皇母后也不必说,你、我、孙广、王斌,还有……”
  尚书等着他下文。
  他脸色如常,略一犹豫,改口道:“没了。”
  尚书敏感的听出了那一瞬间的停顿,做出一个疑问表情。
  太子缓了缓神色,叹了口气,“将军府一党,估计知道的人不少,荔王父子或许也知道。”
  “荔王同将军府一个窝里的,应当知道些,”尚书点点头,脑中转的飞快,“孙大人同下官一样,全身心为着太子着想,王大人可再瞧瞧。”
  随后,他话锋一转。
  “如此说,宋太医不知道沈欢的真实身份吗?”尚书疑惑且无奈道:“这宋太医……不是一向同您亲厚吗?怎么此番倒忤逆,全然不顾您的想法与处境?”
  太子沉默了。
  尚书提议道:“若是宋太医不堪用,微臣府中那位同太子一起去督查水患的老大夫,可常住东宫,为太子效劳。”
  “先不劳烦。”太子道。
  尚书观察着他的表情,觉得提起这宋太医,太子表情就凝重许多。
  “若是宋太医哪日站在将军府阵营里去,岂不是对太子不利啊?”尚书继续严肃道。
  “他不会。”太子闻言道。
  他回答的果断又不容置疑,尚书张了张嘴,仍要再劝。
  太子却道:“父皇派我继续南下,趁着大雨时节未到,巩固剩余堤坝。”
  尚书不固执,顺着话茬想了想。
  “剩余堤坝多不胜数,全都加固完成,少说也得几个月,”想到太子又要离京,便有些心中没底,尚书非常担忧,“皇上此举,不知是何意……”
  他总爱多疑,太子也习惯了,就道:“再久也有个头儿,进入梅雨季节之前,怎么也回来了。”
  尚书仍要再说。
  太子道:“上回那老大夫不错,这次仍旧随我去吧,也方便些。”
  他主动提起,尚书悬着的心,多少放下些来。
  侍女端着泡好的茶水上来,太子做了个请便的手势。
  尚书抿了一口,觉得不似京中常见的茶叶口味。
  于是提起三圈描金、中间刻画着拾花仕女图的瓷盖子看了一眼,发现并不是常见的茶叶卷儿。
  太子看着他举动一笑,“从南方带回来的早春茶,还未来得及晾干,所以味道不太足,喝个好看有趣。”
  说着,他吩咐道,“去装一盒,送去尚书府。”
  侍女应了声,去了。
  尚书起身拜谢。
  太子道:“还有一事,围猎场行刺一事,我总存着疑影。”
  尚书点了点头,“侍郎已经将经过复述给我听,可大理寺卿却不认同,说疑点很多。”
  “淑嫔到底身处后宫,我不好追究,”太子叹了口气,“诉呈我已经递了上去,看父皇怎么说吧。”
  门外有人禀告,“殿下,迎袖姑娘来请您与尚书大人,去茹萝殿吃点心。”
  “你去吧,”太子看了尚书一眼,“我处理些事,晚些再过去。”
  池尚书告退。
  由人带领着,前去茹萝殿。
  “乌达。”太子道。
  乌达腰间别着刀,自门边一脚迈进门内,“殿下。”
  “把大理寺卿找来。”
  “是。”
  乌达领命,出去提人。
  一炷香,东宫门外马蹄声骤然消失。
  大理寺卿何厚琮从马上哆嗦着下来,扶着柱子一顿吐。
  乌达拍了拍他,“大人还好吧?”
  何厚琮不敢说不好,虚弱的点了点头。
  因为皇室单薄,朝中官员也都谨慎,犯错极少。
  因此一直以来大理寺闲在很多,刑部担的事就显得多一些。
  几年下来,造就了重刑部,轻大理寺的现状。
  这从那日在刑部大牢表现可以窥见一二。
  侍郎万事做主,堂堂大理寺卿,贵为九卿之一,本该是主办事,竟然要看小小侍郎脸色,站在一旁插不上话。
  太子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行了个礼,开门见山道:
  “找你来,是想问问你对猎场行刺事件有什么看法。”
  何厚琮官当的憋屈。
  几番想调离大理寺,总也不成。
  太子诈然一找他,还以为是找麻烦的。
  想不到是问那事。
  何厚琮道:“侍郎被荔王搅和一通,也觉得幕后凶手就是淑嫔。”
  他这话表现的既看不上侍郎,觉得他小人得志,又看不上荔王,觉得自己身正体直。
  同时,又向太子表明了立场。
  太子不禁看了他一眼。
  “怎么,难道不是吗?”他状似随意的问。
  “淑嫔即便有孕,还在肚子里,男女未可知。现在就对太子动手,未免太早了!”
  “未雨绸缪。”太子说。
  何厚琮一顿。
  头低的更深了些,“后妃不得干政,淑嫔母家远在千里,没有道理知道您的行程,如何得知您那日归来一定会去猎场,算着时辰去刺杀您?”
  太子沉默不语,似乎听进了心里。
  何厚琮静静等着。
  “坐。”太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