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

热因自己的触碰而丧失,便不敢多碰,只轻轻拿锦帕托着,摆在手心里。
  他在山谷石洞间穿行,只见寻亲石上的光辉渐渐扩大晕散,他便顺着指引的方向,走进一处石洞,拂去地上青苔,撇去碎石细沙,挪开两片青石板,露出一只厚重的油布包。
  他心头微颤,捺着那层油布伸手抖开,紧接着就被晃了眼,失了神。
  只见那长长的羽衣映亮了幽暗的洞窟,铺散在潮湿的石板上,千百雪鹤翎泛着五彩晶莹的柔光,灿若明霞,熠熠生辉,其色洁白如新雪,其质柔软若霄云。因着以南海冰丝为引线,其质灵淳清澈,无丝毫鬼道污秽之气,洁净堪比瀛台山顶石上一泓清泉。
  萧无音知道,这雪鹤翎是雪鹤一族的护心翎,非诚心所托、不轻易易主,若要杀之夺羽,护心翎必会沾染血污,失却光泽。要想集得这千百根雪鹤翎,若非受雪鹤一族全族爱重,便得一根根、一缕缕,以同等贵重之物相换,非积年不可得。
  谢灵徵素来不怕麻烦,他会拿价值连城的宝剑换名曲,会拿一身仙骨去换酒,自然也不惧拿数年的奔波去换一颗心。
  萧无音静坐了片刻,轻轻将那雪衣披在肩头。
  羽翼一触身,他竟已觉得温热,不仅是肩背,连脖颈、额头乃至心口都烫了起来,那股热流像滚水一般,一抽一抽地灼烧着他的身体、他的呼吸。
  他怀疑这雪鹤翎上被施了咒文,又不愿解下,便指尖轻点,在空中幻化出一面水镜欲照,只是陡一看,他便生生止住了动作。
  他怔然看着镜中的自己,着一身洁白,披雪色鹤翎,一头长发未束,几落于地,遍染霜华。
  他有些不解地鞠一握发送至眼前,竟真是苍白如雪,他垂眸细看,却惊觉手背上落了一滴清透的水。
  他抬头,未见得洞顶涌泉,倒是觉得右眼眼角微冷,伸手去触,便沾湿了指尖。
  他不知为何自己眼角会染了水渍,忽地追想起灵徵常哭,才知晓自己是落了泪。
  瀛台仙君不解其意,右眼却泪流不止,泪珠顺着他的下颔滑下来,滴落在他莹白的发上、衣上、寻亲石上。
  只听咔嚓一声轻响,寻亲石碎开了。
  萧无音是天界至明至净的仙躯,其血为灵血,其泪为灵泣,而寻亲石乃是鬼道供奉之物,其质为浑浊,两者相触之刻,仿又重现了天地混沌时清浊交融之景,但见这石中花崩裂而出,花瓣火红如舌、花蕊摇曳如雾,大片大片从那裂开的石种间攀升而起、扶摇直上,一眨眼间便绚烂了整座洞窟,如一丛野火赤焰,点燃了青苔冷石,哗啦啦倾泻开去,直直烧尽淹没了清冷境、无情土。
  萧无音只觉双目一阵刺痛,如同挨了火烧,比当日神魂遭焚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想起来为什么寻亲石能访得雪鹤翎——千百年前这石生花依赖雪鹤衔种而扬撒,两者相伴相生相依相偎,故而有石生花处必有雪鹤舞,这而这成为了世间头一种姻缘瑞兆,所传得红花鹤翎者,此生相守,白首不离。
  他看向镜中的白发人,思及云台雪洞里那冰冷的尸身,又见得那烈焰情海似的红花,佳期幻梦似的鹤氅,忽觉如鲠在喉,连身躯都直不起来,只得跪坐于地,任由右眼的冰寒水迹蔓延着,修长的身形崩成了一张将折的弓。
  瀛台仙君阅籍百万,却忘记了他所读的仙界古名物鉴考一书中,曾淡淡一笔点过眼前的盛景,并附有小诗一首,古体古句,不遵韵律,不引典籍,只通俗概览了寻亲石此物,并以“石中花”为名。其诗曰:
  古有石中花,千载覆霜华。
  草木本有情,可叹不自知。


第16章 罗刹行
  白罗刹杀了地蛇王。
  泥下道众鬼听得此信,闭户不出,噤声不言。
  地蛇王属鬼道五老之首,长百米有余,宽七尺,刀枪不入,水火不侵,体态如山,獠牙如钩,剧毒无比,千年沉眠于北石溶洞,但凡苏醒捕猎,猎杀数必以整村为计。
  白罗刹却完好无损地回来了,那杆拂尘子幻化成丝绦,将小山般的蛇尸轻飘飘地拖拽进颉老人的庄子。
  颉老人听得人声,开门迎了那素衣白衫的“罗刹”进来,手下一众人将蛇尸抬到院落中,动作娴熟地剥皮放血,除去腑脏,二精壮汉子抬起那蛇头,撬开蛇口,以巨斧凿除那两颗锐利尖牙。
  蛇口开合之时,腥臭之气拂面,“白罗刹”面露嫌恶,神色冰冷,颉老人见状,便引他率先进了地下石室,点燃周遭一圈蜡烛,坐在了石台边缘。
  “白罗刹”却不曾坐,只是径直走到石台中央,凑**,轻轻摸了摸石台上躺着那青年的脸颊。
  颉老人发出一声嗤笑:“这都过了几十年了?你还不知道他会不会醒吗?”
  “一百三十七年零一十三天。”“白罗刹”忽然开口,声音清冷,“他总会醒的。”
  二人口中所提的“他”自然是谢灵徵,换言之,是谢灵徵的尸身。
  瀛台仙君亲自以仙术护佑,谢灵徵尸身百年不腐,只是任他萧无音本事再大,终是没有唤醒死人的法子。
  百年前谢灵徵于天火台前自刎,萧无音剑斩天火柱,天火柱倾倒,压死半数死囚,另有半数死囚趁乱逃离天庭,此中包括了那颉老人的爱子,故而二人有今次一谈。
  然而即便如此,他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步。
  夹道催魂香将谢灵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