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就看到常怀瑾推门进来,端了杯温水,零点要到了。
  李瑜光着脚坐在床上,朝他笑,“好慢。”
  常怀瑾看他喝了几口水,有些奇怪地站着,未等李瑜出口询问,韶园的草坪上突然亮起一注闪耀的金色花火,李瑜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身前的男人迎着窗外的光,朝他单膝跪了下来。
  那似乎有点滑稽,常怀瑾的表情过于郑重,却穿着灰色的睡袍,然而那道明灭的金光穿越万千白雪照在他脸上,又是这样神圣。
  他打开绒面戒指盒,似乎训练了上百遍,然而胸中的悸动却是人生中的仅此一次,他朝坐在床沿垂着白色脚丫的人道,
  “李瑜先生,请问你愿意和我结成伴侣吗?”
  窗外发出一声整齐的花火擦燃的声音,却没有李瑜预料到的爆响嗡鸣,他有些呆傻地点了点头,又重重点了两下,最后呜咽着哭了出来。
  “我愿意,”他起身踩到地板上,眼泪扑簌簌的像金色的命运之河汹涌溅出的碎滴,他说,“我愿意。”
  遥祝这一刻的圆满与欢喜,命运从此消失不见,因为它已无需再狡猾地设置任何苦难与欢欣,终于可以毫无遗憾地奔涌而去,席卷枯荣草木,春秋四季,皆是这对眷侣能携手走过的人间风景。
  常怀瑾起身把戒指套进了李瑜的无名指中,又等李瑜替自己套上,他们接了一个庄严而战栗的吻,似乎在许下新的咒语。
  李瑜被常怀瑾压倒在床上,窗外的亮光闪了眼,他侧过头去看,韶园草坪上由排列整齐的树状烟火静谧燃出一个金色圆圈,倒映在他泪光未尽的瞳孔里,那似乎是独属这个神圣夜晚的无名指环。
  常怀瑾随着他的目光望过去,他画地为牢的用心实在明显。
  “宝贝,谁也不逃出去。”


后记
  第二本了,差不多正好四个月完结,谢谢一直在追更的大家,头一次有人追着看,这种感觉还蛮奇妙的,也很有动力。互动比较多的ID基本上都记得啦,希望下一本还能再见。
  《潜逃》的灵感源自我去年十月份在寝室洗完澡搓衣服,厕所亮着圆形白炽灯,倒映在高高的有许多顽垢的窗户上,泡沫在我手上被冲走了,水很凉,就突然很想写一个和我一样——和许多人一样,一个十分平凡,但又努力生活着的角色。于是李瑜诞生了。现在想想,正文三十八章他在厕所呕吐,靠着门看月亮,其实就是我当时看到的白炽灯吧。还挺奇妙的。
  我那天想着后记该怎么写,要如何评价他,除了平凡和温吞外他还有什么更本质的特点吗?我的答案是,他是一个天生会爱的人。这个特质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但看完《潜逃》的话,我觉得还是能感到“爱人”其实是一种能力吧,是需要学习的,但他好像一直能够做得很好,看得清自己的内心,在后期甚至教会常怀瑾怎么爱自己。从这点来看,李瑜甚至是有一点得天独厚的伟大的。


正文的主线简单概括就是李瑜的自我被不断袭击,又不断在创口上重生的过程:暗恋终结,萌发臣服的性欲,自我的丧失与迷惘,极其精准地发觉了对常怀瑾的爱,最后为了爱的尊严毅然离开,以及后续将这份爱分享出去,构筑一段崭新的关系的过程。我自己对他整体的历程还是比较满意的,但节奏的确还不够好,以及一些表述方面的问题,希望下一本能有所完善。
  关于李瑜性格中自卑的问题在微博有说过,就不再赘述了。
  常怀瑾似乎没什么好讲的,独裁,严厉,自以为是,跟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比较想谈一谈在后续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小鱼的作用,那么常怀瑾的呢?他值得被爱吗?他的爱是怎样的呢?
  其实我写到后来是越来越喜欢他的,甚至他对“自己或许给不了李瑜幸福”这一点的懊恼与悲观都让我觉得尤为宝贵,因为这个目空一切的男人竟然开始如履薄冰,开始明目张胆地怯懦。他将目光极多地投向伴侣,我认为这一程度甚至比李瑜还要深,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怎么爱自己”,甚至关于家以及朋友的需求都有些少,夸张地说,他爱李瑜,李瑜就几乎成为他的世界中心,成为他所有温柔与眷恋的目的地。
  这样的爱或许并不完美,但一定十分盛大。
  最后一章其实是关于家的议题,以及常家的“命运”或者“诅咒”的一种破解,常怀馨也慢慢学着关心儿子了,肖明仪也有人喊她妈妈,都会越来越好的。
  但以家为源头来看常怀瑾,不难看出这个男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在争夺金钱与权力,是十五岁姐姐为了常家被迫嫁人,而产生的一种负罪感。他太小了,阳台上的那番对话也一直被他铭记在心,甚至让他笃信自己是姐姐悲剧的推手。
  在五十八章有暗示,那么其实这些年来他在做的很像一种赎罪,去成为足够强大的那一个,姐姐的爱情就能无忧无虑(虽然早就没了,但他的内心需要找寻这种安全感,好作为一种补偿),那么就与后来他觉得自己将永远对不起李瑜一样,要努力成为一个完美伴侣,那其实也是很像赎罪的。常怀瑾的这点还挺奇怪的,有点偏执,还有一种很深的胆怯,或许本质而言是因为人生中的重要角色在不断被掠夺吧(母亲、父亲和姐姐的幸福),于是其实根本不指望自己永远拥有李瑜,时刻准备失去。
  扯远了,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