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怕丢了小命,我还怕你们惹了陛下生闲气。”
小太监畏畏缩缩道:“幸亏有赵大人提点奴才们,这条狗命还能为大人多跑跑腿儿。”
赵高也不再多说,只让小太监去取了炭炉在这里暖着陛下服药需要的热水,才闭着眼睛开始调息。
章台宫。
是嬴政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的正殿。
嬴政坐在上方,缓缓开口道:“赵高已经下去,你也可以说明你的来意。”
苇白色袍袖的剑客慢慢上前,他的身影走出阴影,曝露在仙鹤长明灯的烛火中。
嬴政的目光中他手上扫过,看清楚那是一柄木剑,开口道:“难怪殿前的磁石阵没有任何动静。”
盖聂不说话。
嬴政在他身上没有感觉到杀气。
这这个距离,就算六剑奴刚刚就在殿外,如果盖聂真想杀他,也不是完全办不到。所以此刻,帝王反而有点心情和自己昔日的贴身侍卫叙旧。
“寡人赐予你的渊虹呢?”
盖聂这次总算有点回应:“在机关城。”
嬴政看着台阶下的人。
还是一样的人,但是却已经是自己和帝国的敌人:“你踏出咸阳宫的时候,就已经舍弃了在帝国土地上自由行走的权利。你来,是为了杀朕,还是向朕忏悔?”
盖聂放下剑,抬头看着上座的帝王:“神农氏尝百草,是为了更多人能够不惧伤痛;士兵们在战场牺牲,是为了家园能够不受人侵犯;有人放弃这光明下行走的权利,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得到这种机会。”
嬴政的目光陡然锐利,带着暴怒的先兆:“盖聂,你是在指责寡人?”
盖聂平静地迎视着,然后他忽然说:“陛下,你还记得十年前,我是为何来到咸阳宫?”
这次皇帝沉默了,他缓缓眯上眼,遮蔽锋利的目光。
皇帝想起了他此生那次惊心动魄的危机。
“你来,是因为燕国的那个刺客。”
沉默。
章台殿没人在说话,这里一坐一站的两个人。
他们各自都想起了一些人,一些事。
许久之后,还是帝王先开了口:“当年燕太子的刺客伏诛之后,寡人令廷尉与罗网盘查刺客在入宫前接触的所有人。你就是在那时被视作刺客同党,被捉拿下狱,后押解入咸阳的。”
说是捉拿也并不完全准确。
盖聂那时没有反抗,他只是平静地束手就擒,被捉拿下狱,然后一路从榆次来到咸阳。
帝王眯着眼,神情忽然开始有些放松下来:“那时你还只是不足弱冠的少年,却已经是天下人尽皆知的剑客了。”
荆轲在刺秦前四处游历与人比剑以证剑道,他自创的惊天十八剑险中求胜,几乎难遇敌手。只是做榆次上门找还是少年的盖聂挑战时才吃了闷亏。
那是盖聂小小年纪已经剑术有成,而且性子沉稳,对于荆轲的挑战并不应战。
荆轲最终迫使盖聂与他比剑的时候,盖聂却连剑也没出,单单凭借眼神和气势就让荆轲在比剑中收剑认负。
这些事情,是在荆轲伏诛之后,帝王设在民间的伏哨打听到的,由罗网层层上报。
一个比荆轲更加危险的剑客是帝王绝对无法容忍的威胁,加之他与大逆刺客曾有接触,在亲自见到盖聂之前,嬴政是打算杀掉这个男人的。
但是王翦却说,盖聂是六国第一剑客,曾经在乌金山上斩妖除魔,剑法已经出神入化世间罕有。
但是他却因为王翦对盖聂的称赞,对这个男人产生了兴趣,于是打算破例亲自见一下这个传说中的剑术高手。
只是那一次帝王偶然兴起的念头,让他改变了对方的命运。
帝王还在回忆,他的眼睛微微眯着,像是被仙鹤宫灯的烟火熏得难受。
盖聂慢慢说:“陛下却仿佛还和当年一样。”
嬴政被打断了思路,但是盖聂的话让他有了短暂的愉悦,仿佛刚刚服下一刻仙丹。帝王于是再度开口,语气已经如同昔日君臣在闲叙时那样:“那时,寡人还未曾称帝。初次见你,却似见到一柄剑。”
对,那个时候,未及弱冠的少年身负枷锁站在章台下,虽然长途奔波风尘仆仆,却难掩锋利的眼神。
就像是一柄即将出鞘的名剑。
嬴政当即生出爱惜之心。
嬴政出生在邯郸,从小随赵姬在赵国为质。质子的生活通常都不怎么好过,被赵国宗室子弟欺凌的事情时有发生。无论衣食,被挑衅与被欺侮,才是质子们该过的生活。
还只是赵政的年轻人,曾经无比向往着剑客游侠快意恩仇的人生。在做质子的岁月里,他靠着四处求师苦习剑术才护住了自己和母亲。
如今他已然身为九五至尊,却仍随身佩戴天下第一名剑天问,便是不忘昔日过往的意思。
盖聂微微动容:“陛下胸怀眼界世间唯一,当时力排众议解我枷锁。”
帝王亦是忆起昔日章台情形:“不仅解去爱卿枷锁,还赐座赐酒,与耳畅谈论剑。”
那一场论道切磋,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嬴政忽然生出一点许久不曾出现的兴致,对着盖聂道:“盖聂,不妨再陪朕把酒一叙。你仍旧是帝国的叛逆,但也确是我这剑术上唯一欣赏的知己。”
盖聂在台阶下一时不言。
帝王冷淡地笑起来:“怎么,你还是那样,滴酒不沾?”
这或许是他们
小太监畏畏缩缩道:“幸亏有赵大人提点奴才们,这条狗命还能为大人多跑跑腿儿。”
赵高也不再多说,只让小太监去取了炭炉在这里暖着陛下服药需要的热水,才闭着眼睛开始调息。
章台宫。
是嬴政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的正殿。
嬴政坐在上方,缓缓开口道:“赵高已经下去,你也可以说明你的来意。”
苇白色袍袖的剑客慢慢上前,他的身影走出阴影,曝露在仙鹤长明灯的烛火中。
嬴政的目光中他手上扫过,看清楚那是一柄木剑,开口道:“难怪殿前的磁石阵没有任何动静。”
盖聂不说话。
嬴政在他身上没有感觉到杀气。
这这个距离,就算六剑奴刚刚就在殿外,如果盖聂真想杀他,也不是完全办不到。所以此刻,帝王反而有点心情和自己昔日的贴身侍卫叙旧。
“寡人赐予你的渊虹呢?”
盖聂这次总算有点回应:“在机关城。”
嬴政看着台阶下的人。
还是一样的人,但是却已经是自己和帝国的敌人:“你踏出咸阳宫的时候,就已经舍弃了在帝国土地上自由行走的权利。你来,是为了杀朕,还是向朕忏悔?”
盖聂放下剑,抬头看着上座的帝王:“神农氏尝百草,是为了更多人能够不惧伤痛;士兵们在战场牺牲,是为了家园能够不受人侵犯;有人放弃这光明下行走的权利,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得到这种机会。”
嬴政的目光陡然锐利,带着暴怒的先兆:“盖聂,你是在指责寡人?”
盖聂平静地迎视着,然后他忽然说:“陛下,你还记得十年前,我是为何来到咸阳宫?”
这次皇帝沉默了,他缓缓眯上眼,遮蔽锋利的目光。
皇帝想起了他此生那次惊心动魄的危机。
“你来,是因为燕国的那个刺客。”
沉默。
章台殿没人在说话,这里一坐一站的两个人。
他们各自都想起了一些人,一些事。
许久之后,还是帝王先开了口:“当年燕太子的刺客伏诛之后,寡人令廷尉与罗网盘查刺客在入宫前接触的所有人。你就是在那时被视作刺客同党,被捉拿下狱,后押解入咸阳的。”
说是捉拿也并不完全准确。
盖聂那时没有反抗,他只是平静地束手就擒,被捉拿下狱,然后一路从榆次来到咸阳。
帝王眯着眼,神情忽然开始有些放松下来:“那时你还只是不足弱冠的少年,却已经是天下人尽皆知的剑客了。”
荆轲在刺秦前四处游历与人比剑以证剑道,他自创的惊天十八剑险中求胜,几乎难遇敌手。只是做榆次上门找还是少年的盖聂挑战时才吃了闷亏。
那是盖聂小小年纪已经剑术有成,而且性子沉稳,对于荆轲的挑战并不应战。
荆轲最终迫使盖聂与他比剑的时候,盖聂却连剑也没出,单单凭借眼神和气势就让荆轲在比剑中收剑认负。
这些事情,是在荆轲伏诛之后,帝王设在民间的伏哨打听到的,由罗网层层上报。
一个比荆轲更加危险的剑客是帝王绝对无法容忍的威胁,加之他与大逆刺客曾有接触,在亲自见到盖聂之前,嬴政是打算杀掉这个男人的。
但是王翦却说,盖聂是六国第一剑客,曾经在乌金山上斩妖除魔,剑法已经出神入化世间罕有。
但是他却因为王翦对盖聂的称赞,对这个男人产生了兴趣,于是打算破例亲自见一下这个传说中的剑术高手。
只是那一次帝王偶然兴起的念头,让他改变了对方的命运。
帝王还在回忆,他的眼睛微微眯着,像是被仙鹤宫灯的烟火熏得难受。
盖聂慢慢说:“陛下却仿佛还和当年一样。”
嬴政被打断了思路,但是盖聂的话让他有了短暂的愉悦,仿佛刚刚服下一刻仙丹。帝王于是再度开口,语气已经如同昔日君臣在闲叙时那样:“那时,寡人还未曾称帝。初次见你,却似见到一柄剑。”
对,那个时候,未及弱冠的少年身负枷锁站在章台下,虽然长途奔波风尘仆仆,却难掩锋利的眼神。
就像是一柄即将出鞘的名剑。
嬴政当即生出爱惜之心。
嬴政出生在邯郸,从小随赵姬在赵国为质。质子的生活通常都不怎么好过,被赵国宗室子弟欺凌的事情时有发生。无论衣食,被挑衅与被欺侮,才是质子们该过的生活。
还只是赵政的年轻人,曾经无比向往着剑客游侠快意恩仇的人生。在做质子的岁月里,他靠着四处求师苦习剑术才护住了自己和母亲。
如今他已然身为九五至尊,却仍随身佩戴天下第一名剑天问,便是不忘昔日过往的意思。
盖聂微微动容:“陛下胸怀眼界世间唯一,当时力排众议解我枷锁。”
帝王亦是忆起昔日章台情形:“不仅解去爱卿枷锁,还赐座赐酒,与耳畅谈论剑。”
那一场论道切磋,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嬴政忽然生出一点许久不曾出现的兴致,对着盖聂道:“盖聂,不妨再陪朕把酒一叙。你仍旧是帝国的叛逆,但也确是我这剑术上唯一欣赏的知己。”
盖聂在台阶下一时不言。
帝王冷淡地笑起来:“怎么,你还是那样,滴酒不沾?”
这或许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