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时常绕在她的梦里,往事总也和那水,那船有着关联。
  她与周载分析说:“从崖境线回白壁城中间绕了个大湾,但如果从通河水路往上,便要快上许多。”
  周载愕然无言,他不确定子桑的意思。
  子桑继续往下说她的计划和决定:“我们现在要争取时间,军中全员近七万多数,我们自领兵三万打前比马鸣领的军队先入白壁城,解王宫之围。”
  解了王宫之围,正名殿下的身份号令百官,重整朝纲,力肃奸佞。
  “可是景玄关若失,南凉将一片哀鸿。”周载不同意回把壁城。
  虽然周载心急如焚巴不得马上回王都把郎中将一干人等的脖子拧断,可在他眼里现在更重要的是守住景玄关。
  “但大家都说了不会胜的。”关于以少胜多这种假设,部将们也不是没有想过。
  可是无论如何,单单只在士气上便输了许多,这几万关内的南凉甲士等不到援军必然士气低落,拿什么与几十万东池士兵相抗。
  “至少我们还能守。”
  “能守多久,一年还是两年?”
  子桑也丝毫不让步,现下在的兵力即使是守也守不到那般长的时间。
  南凉内乱,且不说谁会占上风,即使占了上风会有驻兵来守,也必然不会容得她与周载在此,再一个,究竟要多久谁也不知道。
  留下来会畀,会败,与其死心伤无数,不如容后再作打算。
  驱兵回都,赶在方仲侯之前解了王都之围,先正名分,以仁礼召告天下,再作对抗方仲侯一干。
  周载坚决否定:“简直胡闹,从未有过此等退守之事。”
  弃了景玄关,东池兵入,南凉国土等于决堤,再收回来就难了。
  “死守顽抗只会损失更多,现在最好的方式便是退回关内,三万往王都,后续三万垫后,沿图加高各州府城墙,令各州府驻兵守城,囤粮坐镇,另据我所知马鸣将军原本也是忠良后人,临时起戈或而只是形势被迫,若能处理掉方仲侯兵权将重新到手,届时才有翻身的余的。”
  决不可以在景玄关这里死磕,两边不讨好,而且损失将更大。
  周载听完子桑的话沉默了许久,又问:“六万兵,还剩下一万多作何用?”
  “由况旬将军负责驻墙,拖延东池进城的速度。”子桑走到沙盘前,手太阿山谷的位置说:“这里山形复杂,我们军中多有甲士熟悉地形,到时候若防守不下,便从此处急退兵,东池不熟地形必有拖延追击不上。”
  如此,七万多兵将都可全身而退,东池入关后行军速度必然也比南凉要慢,沿途小的城镇将提前退至州府安顿。
  “还有,景玄关破,各州府必然提高警惕,下令就地征兵组织反抗。”
  在周载他们连日商议着援军到后如何分配期间,子桑便针对援军万一出了批漏这点可能性暗自作了诸多准备。
  她本也不希望用上这些计划的。
  可现在节骨眼上,不能让周载他们骨子里的傲气继续下去。
  死守虽能得勇士壮名,可牺牲太大,这是她不想看到的。
  十一年前三万壮勇以身殉死,换得了南凉边关十年安宁,十一年后,即使有八万壮勇死于景玄关也不能保得南凉不失国土。
  唯有后撤才是保全之计。
  周载不同意:“出来时便立誓死战守景玄,身死无畏。”
  “你虽死无畏,可让几万壮勇与你同死于敌下,无功无名,枉做孤魂,家人凄凉之余仍有可能受到外国侵扰又有何意义?”
  周载沉默,按着剑,面目的严肃,子桑恍才发觉他鬓角已然白了一片。
  他可是常胜将军,一生从未败过,让他不战弃退太难了。
  形势所迫,子桑认为现在最好的方式便是退。
  即使八万壮勇齐心协力,至多也只能稍挫东池士兵的锐气,结局不可逆转。
  “无论如何,我也还是世郡,虽然王爷爷没有给我实权,可我公子桑身上流的是王室的血,王印也在我身里的。”
  她顿了顿,以一种不容反驳的语气,一字一句:“周载,这次我希望你可以站在我这边。”
  不是早就说好,会站在我这边吗,如果我愿意接下王爷爷手中担子的话。
  子桑全然把平时那副处事随意的面容撕了去,此时她面上只有坚定。
  退兵回王都,赶在马鸣的军队入白壁城前率部三万于天子洪奇袭郎中将的二万禁卫联军。
  王宫内还有八千精兵,此战只要她等入了白壁城便能胜。
  她打定主意要这般做的。
  子桑步履坚定地走回自己帐中,原本还觉得一股正然之风使得她能昂首正步于天地间,见了白允沫整个人就突然变得无力。
  她抱着白允沫,整个重量都沉在白允沫肩上,这一刻她才知道。
  “允沫,我害怕的。”
  其实是怕极了,作出这样的决定,几万人的性命荣辱一下子就坎到了她的肩上。
  弃关回退,对于每一个前线上的军人来说都算是一种耻辱。
  勇者无畏,从来都是或身死,或功成荣归,不战便弃,懦者之行。
  白允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轻轻拍着子桑背,感受着她身上盔甲的冰凉:“没关系。”
  没关系,会过去的,至少我们还在一起。
  “嗯,帮我更衣罢,我的小医官。”子桑仍是紧拥着白允沫,闻着她身上淡淡的熏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